陈武让蜀王攻打楚国,蜀王命令手下大将彭有亮领兵,带着十万舟师攻打楚国。
蜀王将兵符交到彭有亮手中,说道:“彭将军,攻打楚国的事就全部交给你了。”
彭有亮道:“大王请放心,我一定得胜归来。”
蜀王拿着酒杯,太监将酒倒入酒杯之中,蜀王说道:“我以这杯酒为你壮行。”说完一饮而尽。
太监又为彭有亮倒了一杯酒,彭有亮也没有迟疑,将酒灌入腹中。
彭有亮告别了蜀王,带着十万大军出发了,他顺流而下来到了渝州城。
此时坐镇渝州城的,正是蜀王幼弟章泽,他看到了彭有亮来到渝州城,命令手下打开城门,欢迎他的到来。
彭有亮对此感到很高兴,他来到了城门口,此时章泽也来到了城门口,彭有亮道:“公子好久不见。”
章泽道:“彭将军,我王兄怎么样了?”
彭有亮道:“大王身体很不错,时常挂念公子,希望能够再与公子相见。”
章泽道:“我们很快就能见面的。”
彭有亮道:“公子,你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你能再说一遍吗?”
章泽道:“没有说什么,将军一路辛苦了,我已经为你准备了酒宴,咱们吃饭吧。”
彭有亮道:“你还别说我肚子确实饿了。”
章泽为彭有亮准备了丰富的菜肴,这时从外面走来一群美丽的女子,她们身穿薄纱,体态纤细,步伐轻盈。
这时乐师弹奏起舞蹈,舞女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看的彭有亮舍不得眨眼睛。
看到这一幕章泽道:“既然将军如此喜爱,不如带几个回去,让他们每天为将军演奏。”
彭有亮道:“你怎么好意思了。”话虽如此,但是章泽的舞女还是全部收下了。
彭有亮酒足饭饱之后,就回到了军营休息,第二日带着十万大军继续行军,他来到了巫山县。
彭有亮命令手下将船只藏好,然后带着十万大军步卒进攻楚国的巴东县。
彭有亮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道:“你们给我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如果不想死的话,那就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看到乌压压的一片,守将胆怯了,说道:“将军,不要攻城,我们这就打开城门。”
守将命令手下打开城门,彭有亮率领大军进入城内,受到了守将的热烈欢迎。
在城内休养了几天后,彭有亮留下三千士卒协助守将管理城池,然后带着近十万大军来到了秭归县。
彭有亮道:“城内的人给我听着,如果不想死的话,那就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秭归县守将不仅没有打开城门,反而命令手下对彭有亮射箭,铺天盖地的箭矢迎面而来,好在彭有亮距离城池较远,保住了性命。
守将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彭有亮,彭有亮命令手下攻城,大军搭起云梯,架起攻城锤,就对城池展开进攻。
城内只有一万守将,面对十万大军的进攻城楼很快被攻占,然后打开了城门,放大军入城。
大军入城之后,彭有亮命令手下血洗三日,大军陷入狂欢,他们肆意屠戮城内的百姓,抢夺他们的财物。
三日过后,城内只剩下彭有亮的士卒,彭有亮带着满载而归的士卒,准备顺流而下拿下楚国夷陵城。
楚王收到手下来报,蜀军接连拿下巴东县和秭归县,被吓得六神无主。
楚王知道现在只能召回远在潼关的士卒,不然的话楚国的江山可能不保了,他让手下向王明报信。
王明接到消息后,命令大军即刻班师回朝,回楚国抵抗蜀国的进攻。
如今燕国、齐国、越国和楚国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蒙武为了平息这些日子的憋闷,带着三万大军出城,攻打晋国的地盘。
司马洪死后,晋国被四国瓜分,四国离开之后,山贼林立、盗贼四起,他们选择在晋国占山为王。
占据上洛之地的是一个名叫周武的土匪头子,他有几千个土匪啸聚山林。
蒙武带着三万大军来到了他们的山寨,道:“你们这群土匪给我听着,你们如果愿意投降的话,我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但是如果你们执迷不悟,那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周武道:“虽然你人多势众,但是作为我只臣服比我强的人,如果你武艺不行,我也绝对不可能臣服你的,哪怕我会死。”
蒙武道:“那我们就一局定胜负吧。”
周武道:“好。”
蒙武手持一杆长枪,枪尖长一尺,杆长九尺,结合处有一缕红缨,枪重三十斤。
周武手持一杆长槊,尖端有长一尺的剑刃,后面有一排排钉子,就像狼牙棒似的,杆长八尺,槊重四十斤。
蒙武手持长枪刺向周武,周武将长枪打到一边,然后准备刺向蒙武,蒙武躺在马背上,躲过了周武的进攻。
周武往下一排,准备砸死蒙武,蒙武翻身一跃躲在马肚子下。
周武准备刺马肚子,被蒙武飞身一跃跳到周武的马背上,然后掏出匕首,抵在周武的脖颈之处。
蒙武道:“你服不服。”
周武知道自己败,虽然蒙武胜之不武,但是败了就是败了,没有什么需要狡辩的。
周武道:“我服了,我愿意投降将军,请放过我的这群兄弟。”
蒙武道:“既然你愿意投降,从今以后咱们就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这几千人依旧交由你率领,我任命你为校尉。”
看到蒙武并没有瞧不起他,反而将自己视为兄弟,眼中泛起泪光,彻底的归顺了蒙武。
周武道:“将军是不是想要攻打洛阳城?”
蒙武道:“我正有此意,难道你有什么办法?”
周武道:“将军对我恩重如山,我愿意将敌人引出来,不知道将军是否愿意?”
蒙武道:“你既然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引出敌人,我又怎么会阻止,你要注意安全啊。”
周武道:“我知道了,我去了。”
蒙武道:“你去吧。”
周武道:“里面的人给我听着,我是周武,我要向你们大当家借粮食,你们还不快快向他禀报。”
里面的人面露嫌弃之色,周武没有粮食总会向他们借,但是借了却从来不还,将军向他们讨要。
周武道:“我凭本事借的,凭什么要还,有本事打过一场,胜了粮食就加倍奉还就。”
守将不愿意与周武结怨,也就没有逼迫他,这次再看到周武,他不想这么窝囊,他决定主动出击,让周武尝尝自己的厉害。
他带着近万精锐来到了城外,没想到周武打都不打就直接跑了,让守将罗阳一肚子火发不出来。
罗阳命令手下追上敌人,给予他们迎头痛击,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
看到周武在前面不动了,罗阳道:“跑不动了吧,如果你跪在地上向我求饶,我可以放过你。”
周武道:“跪地求饶?你是痴心妄想,你向我跪地求饶才对。”
罗阳道:“你疯了吗?想要自寻死路。”
周武道:“谁胜谁负,还不一定了。”
罗阳道:“你觉得你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周武道:“怎么没有,你睁眼好好看看。”
罗阳道:“我不管是睁眼还是闭眼,都改变不了你的结局。”
蒙武道:“是吗?”蒙武从树林之中走了出来,将罗阳和他的手下包围。
罗阳知道败局已定,他不想自己的兄弟白白牺牲,说道:“我愿意投降,你不要杀我的兄弟。”
蒙武道:“既然你都愿意投降了,他们自然是自己人,难道我还会滥杀无辜不成。”
罗阳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代我的兄弟们谢谢你了。”
蒙武摆了摆手道:“你不必谢我,他们真正应该谢谢的人是你才对,如果不愿意投降,我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罗阳道:“恭请将军入城一叙。”
蒙武带着自己的三万余人进入了城内,罗阳并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他对蒙武是真心诚意的。
蒙武道:“我现在任命你为将军,这一万交给你了。”
本来以为自己会被解除兵权,如果被囚禁在监狱中聊此余生,没想到还能领兵打仗,可谓是意外之喜。
周武看到罗阳被任命为将军,他决定努力奋斗,也成为将军,只要也能在罗阳面前扬眉吐气了。
周武道:“将军,我愿意率领手下进攻荥阳城,请将军成全。”
蒙武道:“你去吧,注意自己的安全。”
周武道:“将军放心,我会注意的。”他带着手下几千人到了荥阳城,他命令手下假扮成商贩,在城外搜集情报。
在得知守将是个酒囊饭袋,城内却有几千士卒后,他决定杀死守将,然后吞并守将的部众。
他的手下很快混入城内,他们等到了晚上,偷偷打开了城门,放周武的手下进入城内。
周武在手下的指引下,来到了他们驻扎的地方,他将他们的武器统统拿走,然后命令自己的手下叫醒他们。
看到周武的那一刻,他们本能的抓向身边的武器,可是一无所获。
周武道:“你们的武器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你们不想死的话,那就投降吧,不然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们知道自己不可能战胜周武,纷纷向周武投降,周武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兵力达到了一万人。
周武来到了蒙武面前,说道:“将军我已经被荥阳城拿下了,这是城内的兵马。”
蒙武对周武大加赞赏,并且任命周武为将军,这时周武与罗阳平起平坐了,周武得意的看着罗阳,颇带一丝挑衅的意味。
蒙武的兵力达到了五万,手下有两个将军,分别是周武和罗阳两人,他们各自率领一万人。
蒙武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梁城,这座历经风霜的城池。
蒙武道:“你们谁愿意拿下大梁城?”
周武和罗阳异口同声道:“我我我。”
蒙武道“既然你们都想要攻打大梁城,那么我就随了你们的心愿。”两人眉开眼笑,觉得自己就是攻打大梁城的不二人选。
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蒙武道:“你们两个一起去吧,也能有一个照应。”
两人嫌弃的看着对方,可是也不敢反对蒙武的意见。
两人来到了大梁城,对城池发动了进攻,可是两人并不齐心,导致被守将抓住机会打的大败而归。
为了明正典刑,蒙武道:“因为你们的矛盾,导致数千人无辜惨死,我打你们三十大板,你们可服气。”
两人此时也知道错了,低下了头,道“我知道错了,我愿意受罚,请将军责罚。”
蒙武道:“既然你们知道错了,为了不影响战事,这次我就记下来,再有下次数罪并罚,决不轻饶,你们两个继续进攻大梁城吧。”
两人道:“我们知道了。”
两人带着几千人来到城外,他们抛下了往日的过节,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大梁城。
两人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们不再给对方使绊子,很顺利的爬上了城楼。
他们开始大杀四方,将城楼上的士卒屠戮殆尽,然后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蒙武的三万大军一拥而入,守将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拔剑自刎,手下看到主将已死,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蒙武道:“你们俩人将功折罪,我就不惩罚你们了。”
两人异口同声道:“谢谢将军。”
蒙武道:“你们兵力受损严重,我允许你们在大梁城募兵,你们去吧。”
本来以为哪怕攻破城池,也会元气大伤,沦落为一个校尉,蒙武的话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
两人的英勇行为,吸引了很多的老百姓,他们纷纷选择进入两人的队伍,两人的兵力不减反增,各自达到了两万人,因为大梁城是魏国的都城,人口十分的多。
对此两人心满意足,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