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11日,志愿军第九兵团陆续入朝,志愿军总兵力也随之达到三十八万人,敌军参战总兵力为三十五万人。
按志司部署,第九兵团与经历激战后的四十二军换防驻守东线,四十二军和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六十六军一并设伏与西线,五十军看住海岸线防止敌军海上登陆。
东西两线大规模设伏的战略,对付的正是联合国军的东西并进钳形攻势。
他们意图用钳形攻势将中间的志愿军进行合围,却不会知道志愿军的两条腿在朝鲜的山地中真的就能跑过美军的四个轮子,最终被分割包围的也会是他美军。
11月6日,联合国军进攻志愿军前沿阵地飞虎山,第二次战役进入蓄势阶段。
因为要为主力部队争取后撤部署时间,同时也要让敌军相信志愿军不是佯装败退,所以负责驻守飞虎山阻敌的三十八军335团还要在战略撤退前经历一场血战。
6号第一天,335团打退敌人进攻七次。
7号十六次。
8号,阻击的最后一天,却也是最难的一天。
敌机出动八十余架次,数百门大炮齐射,敌地面部队频繁组织进攻。
飞虎山生生被炸没了一层皮。
战士们打到弹药仅剩不多,只能放敌人进入阵地靠白刃战杀敌,以缴获敌人的弹药。
没有补给,没有吃喝,战士们将石头含在嘴里来产生更多的口水缓解饥饿,吃被灰尘玷污的脏雪来解渴,当然这样根本解不了饥和渴,但被逼得没办法。
最终艰难阻敌三天后,335团才根据诱敌深入计划撤出飞虎山阵地。
而在这场以阻击和诱敌为主的阻击战中,335团的将士们却打出了毙伤俘敌一千八百余人,自身伤亡仅七百余。
其它佯装溃逃的志愿军部队也陆续开始后撤。
后撤的过程中还故意在沿途丢弃枪支与沉重的弹药,并且分批释放俘虏,以达到诱敌深入的真正目的。
志愿军表现出的“节节后退”,终于让西线指挥沃克产生了错觉:
麦克阿瑟的轰炸切断了志愿军的后勤,强大的联合国军打得敌军失去了作战决心。
于是在11月21号时,志愿军终于等来了沃克抵达西线战场的进攻发起线。
联合国军的圣诞节攻势完全展开,志愿军的全线反攻围歼攻势也终于可以开始。
志愿军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五十、六十六共六个军二十三万人,已经提前对西线的二十四万敌军形成中间靠后两边压迫的口袋阵。
东线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十五万兵力,也已经抵达长津地区进入伏击状态。
只等东线十万敌军进入预设战场。
(东西两线战役在时间上算是并行的,所以分开讲,讲完一个再讲另一个,能理解地更完整。)
时间来到11月25日,志愿军全线即将总攻发起总攻前,却发生了一件遗憾的事。
四架美军轰炸机轰炸了志愿军在大榆洞的司令部,投下了上百枚凝固汽油弹。
两位志愿军战士为了保住作战室里的电文和大比例地图,不幸被炸牺牲,遗体被烧的面目全非。
事后从遗体佩戴的物件才确定了两位烈士的身份,他们一位是作战参谋高瑞欣,一位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国家主席的儿子志愿来到前线保家卫国,牺牲了,这件噩耗极大刺痛了志愿军和身为父亲的毛主席的心。
但毛岸英的牺牲,正是全体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分上下,不惜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
那时的新中国不负任何赞歌与褒扬,因为她的伟大与光荣早已在无数个事实中刻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
全体志愿军怀揣无比的愤怒,最终于同日黄昏,在西线正式发起战役反击。
第三十八、四十二军从翼侧攻击敌较为薄弱的南朝鲜军第二军团第七、第八师,发起德川宁远进攻战斗。
第四十军则向球场以北新兴洞、苏民洞地区的美军第二师进攻。
第五十、第六十六、第三十九军,分别在定州、泰川、云山地区从正面攻击美军第一军所属第二十四师、英军第二十七旅和南朝鲜军第一师部队。
其中三十八军113师的战士们,趁夜脱掉棉裤涉水暗渡大同江,成功打掉李伪军一个营。
敌人惊呆了,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在零下二十度的寒冬中,什么样的战士能在混杂着冰碴子的刺骨江水里跋涉,并在大腿都结了冰的情况下还能立即投入战斗。
不到一天时间里,第三十八、四十二军便歼灭南朝鲜军第七、第八师大部,占领德川、宁远地区,打开了战役缺口,使得志愿军可从此方向直插敌军侧后方形成合围。
联合国军急调土耳其旅、美骑兵第一师机动堵缺口。
志愿军派三十八、四十二军分别向军隅里、三所里和顺川、肃川攻击前进,实行双层战役迂回,切断美军第八集团军退路。
28日,三十八军第113师在十四个小时里靠双腿疾行七十二点五公里,在敌军南撤部队通过前赶到三所里,并立即投入战斗,切断了美军第九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通往顺川的退路。
29日晨,四十二军进至新仓里时被美军骑兵第一师所阻,三十八军主力进至凤鸣里,第113师又以急行军抢占龙源里,切断美军第九军另一条退路。
而位于龙源里东北、三所里西北的松骨峰,是军隅里通往平壤公路的咽喉要道。
美军一旦由此突破,被包围的美第九军等部就能经此南逃,从而使志愿军的围歼计划落空。
所以,志愿军必须在此阻击敌人,为围歼敌军创造条件,极为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由此打响。
这场战斗中,三十八军112师335团1营3连全体指战员,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巨大的牺牲,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最后全连仅幸存七人,毙伤美军五百余人,为主力部队聚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至此,美军第九军等部陷入志愿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1950年11月30日,松骨峰战斗结束的当天黄昏,西线全体志愿军在清川江以北整个西线的宽大正面上,自西至东,第五十军、第六十六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第三十八军、第四十二军等部队,对清川江北岸包括美军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四师和英军第二十七旅、南朝鲜军第一师以及土耳其旅残部在内的联合国军展开了全面围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