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承乾看着颓废的颉利,心中冷笑。

一战就能活捉颉利,后面的阴山之战就不会再有了,这样省去了很多事情。

接下来该解决的就是如何平定草原了。

“带下去,好生看管。”李靖这个时候挥手道。

其实他此刻的内心极其的复杂,看了眼李承乾,又看了眼李承乾。

名义上的学生,没想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颉利恐怕此时已经逃进了阴山。

可没想到在李承乾的安排下,便抓到了颉利。本来李承乾停止行军,李靖还以为是爱兵如子,看来是早有胜算。

出动精锐的玄甲军,堵截残军,完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殿下英明。”

营帐内的将领们纷纷给李承乾拱手行礼,以示敬佩。

李承乾却谦虚的摆了摆手道:“不是孤英明,而是老师的功劳,突袭定襄才有的结果,要是定襄城不破,孤的谋划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话毕,他看向李靖。

行了一个礼。

“老师,学生如此谋划,还望老师莫要生气。”

李靖顿时有些脸红,上前搀扶起李承乾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太子殿下无须过谦。此次能够生擒颉利,本就是殿下之功,臣是大唐臣子,也为殿下而高兴。”

顿了顿,他又说道:“只是,殿下下次如有什么计划,可否事先通知一声。”

嗯,害他追了一晚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最后落得一场空。

要是知道李承乾的计划,他也不必紧赶慢赶的追上去了,做做样子即可。

李承乾笑了。

“老师请放心,下次一定事先与诸位商量。”客气完,李承乾看了眼沙盘道:“老师,这仗还未打完,接下来突厥群龙无首,还要诸位将军一起出力,拿下整个草原,成为大唐的养马场。”

闻言,将领们也是哈哈一笑。

特别是尉迟敬德,看着功劳都被太子拿走了,接下来他们再不立点功劳岂不是白出来一趟:“太子殿下请放心,接下来的仗俺肯定是先锋。”

“哈哈。”

在场之人哄堂大笑起来。

李承乾也没去打扰他们讨论接下来的计划,而是带着翟长孙、卫规、纥干承基退出了营帐。

跟在最后面的纥干承基眼神有些忧郁。

如果还不明白事情,他就是傻子了。

原来这一切李靖和尉迟敬德他们并不知情,而是太子殿下故意将功劳让给玄甲军。

是他们猛虎营不配吗?

李承乾不知道纥干承基的想法,而是回到了营帐后,开始写折子。

刚才已经跟李靖通过气了,这一次的功劳少提他,多提玄甲军即可。

老谋深算的李靖立马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更加佩服之至,爽快的便答应了李承乾的请求。

而李承乾在折子上也写了翟长孙的功劳,但主要写的内容是关于大唐府兵的制度有很大的问题,就近几个月发现的很多事情,削弱了府兵的大部分战斗力。

不止是装备问题,更多的是归属感。

府兵对大唐的归属感都来自于亲人,而不是大唐朝堂。

所以李承乾在折子上再次请求朝廷把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另外还要增加装备,哪怕开始的时候人数少一些, 慢慢往上增加也好。

第二个就是关于战俘的问题。

这一次定襄城之战,还有之前的朔方城之战,俘虏了三万余人。

按照大唐以往的规矩,三万余人是需要放回原籍的。

但李承乾却是要求朝廷审判,开一个军事法庭专门对战犯进行审理。

一是告诉这些俘虏,他们犯下的罪行。

二是利用这些俘虏来建设大唐,如今的大唐太缺少人力了。

就光李承乾自己想要干的一些事情,有钱都难以招到人。

第三点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减少徭役,让百姓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耕种土地,或者是开荒。

写完之后,李承乾便将折子交给了卫规,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同时还有李靖那边的折子也是一同送往。

。。。。。。

长安城。

太极宫,立政殿

八百里加急的急报是半夜送入太极宫的。

李世民正在立政殿,听见了八百里加急,觉都不睡了,连忙爬了起来。

正在立政殿看折子。

看的入了神,旁边长孙皇后又是端茶又是倒水都没注意到。

越看笑容越甚,最后李世民直接拍案而起:“好,好啊,哈哈。”

砰!

这一声直接把长孙皇后吓了一跳,可看李世民如此开心,她也反应过来,肯定是前线大捷。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前线大捷,陛下这下能安心了吧?”长孙皇后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给李世民庆贺。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几声,连忙扶起了长孙皇后。

“观音婢,大捷,大捷,李靖突袭定襄城,两日便攻破定襄城,玄甲军在碛口必经之路上设伏,生擒了颉利,哈哈哈,朕实在是太开心了,巴不得现在就设宴宴请......不,不止要宴请百官,还要宴请鸿胪寺那些使臣,把这消息传遍天下,哈哈。”

听见生擒颉利,长孙皇后也是开心至极。

这么多年了,渭水之盟在李世民心中就是一根刺,谁也碰不得。

如今好了,生擒了颉利,这刺也该拔了。

突然,长孙皇后皱起了眉头。

李世民开心之余察觉到了长孙皇后皱眉动作,有些疑惑:“观音婢,有什么问题吗?朕看你怎么有些不开心啊?”

“陛下,刚才您说是玄甲军生擒的颉利?”长孙皇后不确定的问道。

“是......是啊。”

被这么一问,李世民也拿起了折子再看一遍,上面确确实实写着玄甲军三个字啊。

长孙皇后眉头皱的更紧了:“陛下,难道玄甲军不是去保护承乾的吗?”

额......

李世民愣住了。

是啊,玄甲军不是保护李承乾的吗?

怎么去生擒颉利了?

两人对视一眼,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承乾私自行动了。

可折子内也没有写关于李承乾的事情。

想到了什么,李世民连忙道:“不急,这份是太子八百里加急的折子,看看太子怎么说。”

“嗯。”长孙皇后担忧的轻应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