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小兕子:你系窝哒小囔君 > 第353章 就算朱家老四来了也保不住,我说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就算朱家老四来了也保不住,我说的

“朕刚才见周余那小子分享美食,刚好还没吃饭,就不请自来了。”

见李丽质上前,李渊不由乐呵呵地解释了一句。

说话间,张婕妤已经端着一个盘子从厨房走了出来,“陛下,周小郎君说这些是刚出锅的,您尝尝,香着呢~”

“好好好,快给朕拿来。”

面对美食,李渊哪里还顾得上李丽质,激动地搓了搓手,就朝着盘子里的炸鸡抓去。

只不过张婕妤盈盈一笑,就将手中的盘子转了个方向道:“陛下,此物甚是油腻,且让妾身来喂你。”

说话间,兰花指微翘,一块炸得金黄的炸鸡,就被她送到了李渊面前。

李渊闻言,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

一手轻轻捋着胡子,张开大嘴就咬了下去。

也不知是故意还是太着急,竟把张婕妤的手指都吮吸在了嘴里。

感受到手指上的温润,张婕妤的眉眼,瞬间就笑成了桃花。

旁边围观这一场景的李丽质见状,顿时忍不住一阵恶寒。

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竟要再次遭这份老罪。

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她后退两步,连忙小跑着朝厨房跑去。

“阿姐,你肿么介么着急吖?”

李丽质才刚刚跑进厨房,正在吃着一块油炸旗鱼的小奶团子,就含糊不清地询问出声。

就连正在收尾的周余,也不由疑惑地转过头道:“你阿耶在忙?”

“没……没有,阿耶说他待会儿就下来。”

李丽质连忙摆手,只不过说话间脸颊又开始变得绯红。

对于她的怪异表现,周余却并没有在意。

关掉燃气之后,就朝着小公主们道:“你们可别把肚子全都填满,否则待会儿就吃不下美味的饺子了。”

“哇~今天要七饺子吗?”

小奶团子闻言,先是一愣。

紧接着,就把手中的炸鱼块递到周余嘴边道:“窝现在不七了,窝要七香喷喷的饺子~”

“我也不吃了。”

城阳闻言,也跟着停下了咀嚼。

只不过她手中的鱼块,却递到了李丽质的面前。

见周余已经大口吞下了小兕子递来的鱼块,李丽质无奈,也只得伸手接了过去。

不过这会儿她已经打定主意,以后去楼上找阿耶阿娘的任务,还是交给城阳比较好。

没错,自己这是在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

青岚等几人虽然只是贴身侍女,但是在现代待了一段时间后,简单的和面剁馅还是可以做的。

周余洗过手,就把厨房留给了她们。

这些基础的工作,并不会影响饺子的口感。

只要调味的时候自己动手,就可以把控饺子的味道。

没错。

做其他饭菜,周余或许水平一般。

但包饺子这项,那可是他的拿手绝活。

从小家里就只有父母和他三个人,每次家里吃饺子,都会全员出动。

父亲负责和面,母亲负责调味,而他则负责擀饺子皮。

从小到大,耳闻目染之下,对于包饺子的流程,他早已经烂熟于心。

前几年独自一个人,春节可以没有大鱼大肉,但过年的饺子,他却从来都不会马虎。

“小子,春联是什么东西,还要朕御笔亲写?”

周余才刚刚走出厨房,楼梯上就传来了李二不满的声音。

只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客厅中正享受张婕妤投喂的李渊,就没好气地训斥起来。

“你还知道你是个皇帝?朕若不在此,还不知道你原来是这副德行呢!怎么着?此间乐,不思蜀了?要不让兕子送朕回去重掌朝政,你留在这里继续享乐?早知你如此惫懒,朕当初就不该把皇位传给你……”

李二:……

自己都忙碌了一整年,连春节都不能休息一下了?

况且朕又不似那纣王杨广之流,不过是想锻炼一下高明,难道还有错了?

另外,教训儿子前,您老人家能不能先让张婕妤从您怀里站起来?

……

李二很委屈。

但这些抱怨他也只敢在心里嘀咕嘀咕。

这话若是真敢当着阿耶的面说出来,别看自己已经是天可汗,搞不好还真得再挨上一通训斥。

就在李二宛如一个受气了的小媳妇时,装扮之后的长孙皇后也从楼梯上走了下来。

见到李渊之后,她连忙上前见礼。

看到长孙皇后,李渊这才熄了继续教训儿子的心思。

不过随即他也一脸好奇的看向周余道:“小子,二郎刚才说的春联到底是什么东西?”

周余:……

好吧!

忘记大唐那会儿还没有春联这个说法了。

他们这些人,来到现在并没有多长时间。

如果不是恰逢春节,还真没人去关注春联这玩意儿。

见所有人全都眼巴巴看着自己,周余微微一笑,就向众人讲述起了春联的起源和历史。

王安石那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中的“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

北宋时候还是桃符,大唐的人不知道春联也可以理解。

当然,桃符距离现代意义上的春联,其实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毕竟春联更多的是讲究文字。

现在公认最早的春联,是出自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手。

据说,这位老兄有一年春节突发奇想,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上,从此就成了春联,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

而孟昶也被称为春联的鼻祖。

不过,关于“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底是不是最早的春联,其实一直以来还是有争议的。

比如清代着名的楹联学者梁章钜,就持反对意见。

但是,梁章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模糊地说:“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意思是说,我也不知道在它之前还有没有,但并不代表就没有。

这就像外星人一样,虽然科学界一直公认没有外星人,也一直没有发现真正的外星人,但没有发现并不代表没有。

最早的春联究竟是源于哪个朝代,还有待考证。

但要问春联在何时鼎盛起来的,却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明朝。

推动春联发展的“功勋”,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不仅“春联”这一名词出于他手,他还专门颁布过强制推广春联的政令:“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听到春联居然是朱元璋开始推广并流传至今,李二眼珠子咕噜一转,当即朝着小奶团子道:“兕子,快送阿耶回去,这个春节推广大使阿耶抢定了,就算朱家老四来了也保不住,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