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四十六章 蔡泽说服范雎退位:能言善辩,晓之以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六章 蔡泽说服范雎退位:能言善辩,晓之以理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不断,秦国在秦孝公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翘楚。各国贤才纷纷西向入秦,以求在这片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抱负。在秦国的朝堂之上,范雎曾凭借其卓越的政治谋略登上权力的巅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位名叫蔡泽的谋士悄然登场,他将以其非凡的辩才和深刻的洞察力,试图说服范雎退位让贤,从而在秦国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一阵波澜。这一场智谋与口才的较量,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兴衰,更与秦国的政治走向息息相关,究竟蔡泽是如何步步为营,让权倾一时的范雎甘心退位?而这一事件又对秦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范雎的崛起与成就

早年经历与入秦契机

公元前 270 年左右,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范雎,本欲在魏国一展才华,却因遭须贾猜疑被污蔑出卖国家机密给齐国。魏国国相魏齐听信谗言,下令将范雎严刑拷打,几乎致死。范雎在生死边缘之际,凭借着顽强的求生欲望和过人的智谋,佯装死去,才得以逃过一劫。后在郑安平、王稽的暗中帮助下,范雎更名张禄,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逃亡之路。

初到秦国的范雎,并未立即得到秦昭襄王的召见。他在秦国耐心等待了一年有余,期间深入研究秦国的政治局势,洞察到秦国虽国力强盛,但在对外战略上存在着诸多弊端,尤其是穰侯魏冉主导的越过韩魏攻打齐国的军事行动,消耗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未能有效扩大秦国在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

提出“远交近攻”战略

公元前 266 年,范雎瞅准时机,向秦昭襄王上书一封,信中言辞恳切,深刻分析了秦国霸业受阻的内在原因,直言不讳地指出秦国当前外交策略的失误。他认为,秦国若想真正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应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即与远方的齐国等大国保持友好往来,避免过早与之发生大规模冲突,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攻打邻近的韩、赵、魏三国。先以礼相待,若三国不肯臣服,则果断出兵攻打,逐步蚕食其土地,扩充秦国疆域。如此一来,秦国既能避免多线作战的困境,又能稳步增强自身实力。

秦昭襄王读罢范雎的上书,大为赞赏,立即召见了他。范雎在秦王面前侃侃而谈,详细阐述了“远交近攻”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和长远意义。秦王被范雎的远见卓识所折服,当即封范雎为客卿,委以重任,让他参与秦国的军国大事。

拜为秦相及功绩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雎越发得到秦王的信任。他深知秦国朝政中存在的权力隐患,当时秦国太后及穰侯魏冉、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等人专权跋扈,严重威胁到秦王的王权统治。范雎以历史上诸多权臣擅权乱政、谋害君主的惨痛事例为鉴,委婉而又坚定地提醒秦王,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秦国的未来堪忧。

秦王在范雎的劝谏下,下定决心铲除内部的权力威胁。公元前 266 年,秦王果断免去穰侯魏冉的相位,将其驱逐出咸阳,并废除秦宣太后的干政权力,同时将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等权贵一并驱逐。在这场政治变革中,范雎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果敢的决断力,成为秦王最为倚重的谋士,被拜为秦相。

此后,范雎大力推行“远交近攻”战略。在他的谋划下,秦国对韩、赵、魏三国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先后攻占了魏国的怀邑、邢丘等地,又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余万,使赵国元气大伤。秦国的国力在范雎的辅佐下日益强盛,成为战国时代当之无愧的最强大国家,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蔡泽的登场

早年四处碰壁

蔡泽,燕国人,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大志,渴望在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丰功伟绩。早年的蔡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周游列国,四处拜师求学,学习各种治国安邦之术和纵横捭阖之策。他曾满怀希望地向各国诸侯谋求官职,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对他百般捉弄。

在赵国,蔡泽因直言进谏触怒了赵国权贵,被无情地驱逐出境。在前往韩国的途中,他又遭遇强盗打劫,连炊具都被抢走,可谓狼狈不堪。但蔡泽并未因此而气馁,他坚信自己的才华总有一天会得到赏识,始终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听闻秦国局势,决定入秦

公元前 255 年左右,蔡泽在游历各国的过程中,听闻了秦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他得知应侯范雎所举荐的郑安平和王稽,分别因叛国罪和其他罪行在秦国受到了严惩。范雎作为举荐人,在秦国朝堂之上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内心深感愧疚,威望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蔡泽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自己在秦国崭露头角的绝佳机会。他深知秦国在战国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若能在秦国施展才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蔡泽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去秦国的道路,怀揣着满心的壮志与抱负,准备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与范雎一较高下。

三、蔡泽说服范雎退位的过程

蔡泽的造势

蔡泽抵达秦国后,深知范雎在秦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若想直接面见秦王并取而代之,绝非易事。于是,他心生一计,先派人在咸阳城中四处扬言,宣称自己是天下见识最为超群、极富辩才的智谋之士。并且放出豪言壮语,只要自己能有幸一见秦王,必定能够让秦王看清当前秦国的局势,使范雎陷入困境,从而剥夺其权位,自己取而代之。

这些传言很快在咸阳城中传开,引起了众人的纷纷议论,也自然而然地传到了范雎的耳中。范雎听闻后,心中既恼怒又好奇,他倒要看看这个蔡泽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如此口出狂言。于是,范雎派人召蔡泽前来相见。

初次交锋

蔡泽得到召见后,昂首挺胸地走进了范雎的府邸。只见他举止傲慢,见到范雎后只是微微作了个揖,并未行大礼。范雎见此情形,心中不悦,当即斥责蔡泽道:“你就是那个四处扬言要取代我做秦相的人吗?你有何本事,竟敢如此狂妄?”蔡泽却毫不畏惧,坦然承认道:“正是在下。我听闻明主在位,贤能之士当仁不让,我自信有足够的才能,为何不能取代你呢?”范雎冷哼一声,说道:“你且说说看,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比我更胜任秦相之位?”

晓之以理

蔡泽见范雎发问,不慌不忙地开始了自己的长篇论述。他首先以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为喻,说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自然之理,不可违背。人生亦如四季,年少时努力学习,积累知识与经验;青壮年时则应积极入世,建功立业;而到了晚年,若仍贪恋权势,不知退隐,必将遭遇灾祸。就如同太阳在天空中运行,当它升至中天时最为耀眼,但过了中天之后,便会逐渐西斜,光芒渐弱。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若能适时退隐,既能保全自己的名声,又能安享晚年,这才是智者之举。”

接着,蔡泽又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的商鞅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吴起、越国大夫文种等人为例。他说道:“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由弱变强,其功绩不可磨灭。然而,最终却因得罪了秦国的旧贵族,被处以车裂之刑。吴起在楚国推行变法,富国强兵,南收扬越,北并陈蔡,却因触动了权贵的利益,惨遭杀害。越国大夫文种,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成就霸业。可勾践复国之后,文种却因功高震主,被赐死。这些人皆为一时之豪杰,他们在政治上的作为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却未能洞悉功成身退的道理,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如今您在秦国的地位,犹如他们当年一般显赫,但您所处的环境却未必比他们更为安全。您的君主秦昭襄王固然英明,但君王之心难以揣测,一旦君臣之间产生嫌隙,您又将何去何从?”

蔡泽进一步说道:“为臣子者,追求的应当是既能成就一番功业,又能保全自身性命与名声。若只知一味地贪恋权势,而不顾及自身安危,即使生前荣耀无比,但死后却留下骂名,又有何意义呢?您如今已位极人臣,功成名就,若能在此时激流勇退,将相位让贤,不仅能让秦王念及您的功绩,对您敬重有加,还能让您全身而退,享受荣华富贵。这岂不是比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贪恋权势更为明智的选择吗?”

范雎的反应与思考

范雎起初听到蔡泽的言论时,心中大为抵触,他认为自己为秦国鞠躬尽瘁,好不容易才登上相位,岂能轻易放弃。然而,随着蔡泽的深入剖析,范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回顾自己在秦国的政治生涯,虽成就斐然,但近年来确实遭遇了诸多困境。郑安平和王稽的事件让他在秦国朝堂上的威望大打折扣,秦王对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他在推行“远交近攻”战略的过程中,也得罪了不少秦国的贵族和大臣,他们对自己早已虎视眈眈。

范雎意识到,自己若继续贪恋相位,很可能会重蹈商鞅、吴起、文种等人的覆辙。蔡泽的话虽然尖锐,但却句句切中要害,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范雎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他开始认真考虑蔡泽的建议,意识到功成身退或许才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选择。

四、范雎退位与蔡泽拜相

范雎称病辞职

公元前 255 年,范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下定决心听从蔡泽的劝告。他向秦昭襄王称病请辞,在辞职信中,范雎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秦王的感激之情,回顾了自己在秦国多年的政治生涯,同时也表示自己因身体原因已无法继续胜任秦相之位,希望秦王能够批准自己的辞呈。

秦王接到范雎的辞职信后,心中虽有不舍,但也明白范雎的处境和苦衷。他对范雎多年来的功绩表示了肯定和感谢,同意了范雎的辞职请求,并赐予他丰厚的财物,让他安心养病。

推荐蔡泽为相

范雎在辞职之后,并未忘记蔡泽。他深知蔡泽的才能,认为蔡泽有足够的能力接替自己成为秦国丞相。于是,范雎向秦王举荐蔡泽,称赞他智谋过人、见识深远,对秦国的政治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若能拜为丞相,必能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秦王对范雎的举荐十分重视,他亲自召见了蔡泽,与蔡泽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蔡泽在秦王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对秦国当前的国内外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主张和战略构想。秦王对蔡泽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蔡泽拜相

不久之后,秦王正式任命蔡泽为秦国丞相。蔡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登上了秦国权力的巅峰。他上任后,继续推行秦国的既定国策,在外交上加强与远方国家的联系,在军事上积极筹备对韩、赵、魏等国的进一步进攻。同时,蔡泽也注重整顿秦国的吏治,选拔贤能之士,为秦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蔡泽说服范雎退位这一历史事件,在战国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展现了蔡泽非凡的智谋和卓越的口才,能够巧妙地运用自然规律、历史典故等多方面的知识,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最终说服权倾一时的范雎,更体现了范雎的明智与豁达。范雎在面对蔡泽的挑战时,能够摒弃个人的私欲和偏见,冷静思考,从秦国的大局出发,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毅然选择退位让贤,这种识人之能和高风亮节同样令人钦佩。

从秦国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为秦国的政权平稳过渡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避免了因权力斗争而引发的内乱,确保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强国地位得以延续。蔡泽拜相后,能够继承和发展秦国的既定国策,继续推动秦国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此外,这一事件也深刻地反映了“功成身退”这一人生哲理的重要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因未能领悟这一真谛而遭遇不幸。它提醒着人们,在追求成功与荣耀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适时收手,方能保全自身,善始善终。无论是在古代的政治舞台上,还是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这一哲理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