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二十五章 触龙说赵太后:循循善诱,以情动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五章 触龙说赵太后:循循善诱,以情动人

(公元前265年)

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公元前265年,秦国趁赵国新旧交替之际,大举进攻赵国。赵国形势危急,不得不向齐国求救。然而,齐国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肯出兵相助。

赵太后对长安君极为溺爱,坚决不同意这一要求。大臣们纷纷劝谏,但赵太后却愤怒地表示:“谁要是再敢提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事,我就吐他一脸口水!”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局势愈发严峻,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触龙的老臣挺身而出,他决定尝试说服赵太后。触龙深知,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为了赵国的安危,他愿意冒险一试。那么,触龙究竟能否成功说服赵太后呢?他又会采用怎样的策略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历史故事。

一、赵太后拒谏的背景(公元前265年)

1. 秦国进攻赵国

公元前265年,秦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向赵国边境。秦军来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赵国的许多城池相继沦陷。赵国的军队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赵国的百姓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他们纷纷逃离家园,四处避难。

2. 赵国向齐国求救

面对秦国的强大攻势,赵国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于是,赵国决定向齐国求救。齐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齐国能够出兵相助,赵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3. 齐国提出苛刻条件

然而,齐国并不是一个轻易会伸出援手的国家。齐国的国君深知,赵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趁机从赵国获取一些利益,那么对齐国来说将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齐国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肯出兵相助。

4. 赵太后溺爱长安君,坚决拒绝

赵太后对长安君极为溺爱,她视长安君为自己的心头肉,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他去齐国做人质。在赵太后看来,长安君年纪还小,而且是赵国的贵族,不应该去遭受那样的苦难。她认为,大臣们提出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建议是对长安君的不尊重,也是对她的不尊重。因此,赵太后坚决拒绝了齐国的要求,并对大臣们的劝谏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二、触龙登场(公元前265年)

1. 触龙的身份和地位

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他在赵国朝廷中担任左师一职。触龙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深受赵国国君的信任和尊重。然而,由于触龙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他已经很久没有参与朝政了。

2. 触龙决定进宫劝谏赵太后

尽管触龙已经很久没有参与朝政了,但他对赵国的局势一直非常关注。当他得知赵国面临的危机以及赵太后拒谏的情况后,他深感忧虑。触龙认为,如果赵太后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赵国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他决定进宫劝谏赵太后,希望能够说服她改变主意。

3. 触龙面临的挑战和可能采取的策略

触龙深知,要想说服赵太后改变主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太后对长安君的溺爱已经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而且她对大臣们的劝谏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因此,触龙必须采取一种非常巧妙的策略,才有可能成功说服赵太后。

触龙可能采取的策略是:首先,他要通过寒暄问候,缓解紧张气氛,让赵太后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然后,他要以子为喻,引发赵太后的共鸣,让她认识到自己对长安君的疼爱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接着,他要分析利弊,晓之以理,让赵太后明白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对赵国和长安君本人都有好处。最后,他要以情动人,打动赵太后,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出于对长安君的真正爱护。

三、触龙的劝谏技巧(公元前265年)

1. 寒暄问候,缓解紧张气氛

触龙步履蹒跚地走进了赵太后的宫殿。他先向赵太后道歉,说自己身体不好,很久没有来拜见太后了。然后,他关心地询问赵太后的身体状况,说自己听说太后最近身体不太好,非常担心。赵太后见触龙如此关心自己,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

接着,触龙又和赵太后聊起了家常。他说自己的儿子最近不太听话,让他很头疼。赵太后听了触龙的话,不禁笑了起来。她觉得触龙和自己一样,都是为了子女的事情而烦恼。通过这样的寒暄问候,触龙成功地缓解了紧张气氛,让赵太后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

2. 以子为喻,引发共鸣

触龙见赵太后的情绪已经有所放松,便开始切入正题。他说自己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希望能够为他谋求一份安稳的职位。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所以希望能够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儿子安排好一切。赵太后听了触龙的话,心中产生了共鸣。她想起了自己对长安君的疼爱,也希望能够为他安排好一切。

触龙见赵太后已经产生了共鸣,便趁热打铁。他说自己虽然疼爱儿子,但也知道不能过分溺爱。他说自己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位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结果,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却什么都不会做,最终沦为了一个乞丐。触龙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变成那样,所以他希望能够让儿子学会一些本领,以便将来能够独立生活。赵太后听了触龙的话,心中不禁一动。她开始反思自己对长安君的疼爱是否正确。

3. 分析利弊,晓之以理

触龙见赵太后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便进一步分析利弊,晓之以理。他说,赵国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果不能得到齐国的帮助,那么赵国将会灭亡。而齐国提出的条件是让长安君去做人质,这虽然看起来有些苛刻,但实际上对长安君来说是一个机会。

触龙说,长安君作为赵国的贵族,应该为国家做出贡献。如果他能够去齐国做人质,为赵国换来齐国的帮助,那么他将成为赵国的英雄。将来,当他回到赵国后,将会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且,通过这次经历,长安君也能够学会一些本领,增长一些见识,这对他的未来发展将非常有帮助。

触龙还说,如果赵太后继续坚持不让长安君去做人质,那么齐国很可能会拒绝出兵相助。到那时,赵国将会陷入绝境,而长安君也将失去一切。赵太后听了触龙的话,心中开始动摇。她知道触龙说的话有道理,但她还是无法割舍对长安君的疼爱。

4. 以情动人,打动太后

触龙见赵太后心中仍然有所顾虑,便决定以情动人,打动她。他说,自己作为赵国的臣子,一直都非常关心赵国的安危。他说,他深知赵太后对长安君的疼爱,但他也希望赵太后能够为赵国的未来着想。

触龙说,长安君是赵国的未来希望,如果他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么赵国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如果赵太后因为一时的溺爱而拒绝让长安君去做人质,那么赵国将会失去这个机会,而长安君也将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触龙还说,他相信赵太后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她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他说,他愿意和赵太后一起为赵国的未来努力,为长安君的未来祝福。赵太后听了触龙的话,心中深受感动。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

四、赵太后的转变(公元前265年)

1. 赵太后被触龙的言辞所打动,态度逐渐发生转变

赵太后听了触龙的话后,心中深受感动。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对长安君的溺爱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她想起了赵国的安危,想起了长安君的未来,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在触龙的劝说下,赵太后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她开始意识到,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虽然有些冒险,但却是为了赵国的未来着想。她相信触龙的话,相信长安君能够在齐国平安无事,也相信他能够为赵国做出贡献。

2. 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太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她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为赵国换来齐国的帮助。她对触龙说:“你说得对,我不能因为一时的溺爱而不顾赵国的安危。长安君是赵国的未来希望,他应该为国家做出贡献。我相信他能够在齐国平安无事,也相信他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触龙见赵太后终于改变了主意,心中非常高兴。他对赵太后说:“太后英明,赵国幸甚!长安君一定会为赵国做出贡献,他也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五、故事的结局和影响(公元前265年)

1. 长安君前往齐国做人质,齐国出兵救援赵国,化解了赵国的危机

赵太后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后,长安君便立即启程前往齐国。齐国见赵国已经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便出兵救援赵国。在齐国的帮助下,赵国成功地击退了秦国的军队,化解了赵国的危机。

2.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着名的劝谏案例,展示了语言艺术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性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着名的劝谏案例,被后人广泛传颂。这个故事展示了触龙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情感沟通能力,他通过循循善诱、以情动人的方式,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化解了赵国的危机。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

(公元前265年)

1. 总结触龙说赵太后的成功之处,强调循循善诱、以情动人的劝谏方式的有效性

触龙说赵太后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洞察赵太后的心理,采用循循善诱、以情动人的方式进行劝谏。他通过寒暄问候、以子为喻、分析利弊、以情动人等一系列步骤,逐渐消除了赵太后的抵触情绪,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劝谏他人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我们不能强行灌输自己的观点,也不能使用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只有通过循循善诱、以情动人的方式,才能够真正打动他人,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建议。

2. 探讨这一历史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如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如何处理亲情与责任的关系等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沟通技巧,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而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处理亲情与责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亲情与责任的冲突。我们应该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情和责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在履行自己的责任的同时,也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