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荆州叛军们收到了萧道云递来的文书。
不是降书,就是几句简单的话话。
大体意思是:萧道承在我手里,但我名正言顺,不信的话,今天中午在某某某空地前证明给你们看。
你们若是想看,那就放下武器排队过来看。
然后,萧道云就派人在地方搭了一个台子,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而周围,重兵把守,是萧道云手上所有的重步兵和火枪兵。
他们排成队列,面容严肃,目不斜视,很是威武。
人群窸窸窣窣地从远方慢慢走来。
为首的,是一些将军们,他们身着戎装,但是没有携带武器。
还有,便是昂首挺胸的文臣们。
他们素白文士长衫,迎着初冬的寒风,无所畏惧的前行着。
萧道云面色严肃,长身而立于台中,根本不怕有什么魑魅魍魉放他阴枪。
来人越来越多,太阳越来越大。
周三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列阵!”
一身整齐制服的火枪队劈枪立正。
——这还是周牧枫教他们的。
也许在周牧枫看来,这些人的动作十分的拙劣,也许随便去一个高中里面抓来正在军训的中学生都比他们整齐有力。
但是在其他人的眼里他们的这一套操作很有精神。
武将们心中百感交集,而谋士们心里却是很自信。
在他们看来,萧道云应该是要跟他们谈条件了。
很快,高台前挤满了人。
萧道云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诸位,本王乃陛下第九子,获封越王。”
“父皇之下,天朗气清...”
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没啥营养的话,大部分是歌颂元康帝,贬低叛军的。
终于,有一名谋士站了出来。
“越王殿下,臣斗胆,敢问荆王殿下现如今如何了。”
萧道云扫了他一眼,回答道:“三哥现在很安全。”
谋士乘胜追击:“敢问殿下,为何掳走荆王殿下?”
“你错了!本王并非掳走三哥,而是大大方方的请来他的,他也非常乐得通往,所以就没有通知尔等。”萧道云微笑回答。
“第一呢,是本王与三哥兄弟情深,自从本王就藩越州后,三哥就鲜少拜访,本王思念至极,特令人拜请三哥登门一叙。”
嗯,这话说得漂亮,但是在场的人没一个信的。
你跟他兄弟情深?
这谁特么信啊。
信你这话还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萧道云收敛起满脸的假笑,眼神冰冷:
“这第二嘛,那自然是父皇的圣命了。”
他招招手,旁边的侍从请来了元康帝的圣旨。
大红色的托盘上,正正方方地摆放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间噤声。
因为,那是一封圣旨。
圣旨是什么东西,是天子的命令!
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强制!
萧道云行亲王觐见礼:“臣萧道云拜见陛下。”
就了藩,有了藩国,那就与元康帝是上下级关系了。
先是上下级,再是父子...
还是那句话,哪怕只是一卷圣旨,萧道云也要行大礼。
然后,他捧起圣旨,双手展开,开始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
“天子诏曰:朕有一子,名唤...”
圣旨这东西有个特点,那就是咬文嚼字又臭又长。
不是肚子里有几斤墨水的根本听不懂这些有的没的。
但是,这些谋士,某些武将宁愿听不懂这些。
因为,这是一卷赞扬萧道云的勇气,承认萧道云那些南越国的土地作为扩张藩国领土,痛心疾首反思自己,贬斥萧道承为庶人,令萧道云监察对前者执行斩刑的圣旨。
说人话就是:你很不错,拿下的地盘你自个留着吧,爹教子无方,出了一个要杀父的逆子,你离得近,你去帮我把他抓了,然后一刀噶了吧,爹就不来了,你封存好,将他的脑袋送来临安就行了。
嗯,就这样。
台下哗然。
这些人都是听得懂圣旨里面的话的文士、武将们,他们自然知道了圣旨话里的意思。
这是要自己主子的命啊。
“不可能,我不信!”
一个谋士红着眼睛站了出来,他怒目圆睁,看起来很是愤怒。
“这一定是你假传圣旨,越王殿下,假传圣人旨意,该当何罪?”
萧道云满眼淡漠地看着这个面红耳赤,不愿意相信事实的自欺欺人者。
“假传圣旨之罪,本王还不敢犯,接下来,圣旨本王会放在此处,供所有人觐见。”
“本王要说的是,尔等...”
“大势已去!”萧道云一声咆哮:“尔等看似举事,实则造反。父皇将你们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尔等自以为大事将成,实际上脆弱不堪,连本王这一关都过不去。”
“如今,父皇开恩,赦令诸位即刻投降,父皇保证,尔等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
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被裹挟而起的底层士卒,他们的处理方式就一定是从轻发落了。
说完,萧道云招招手,请出了第二卷圣旨,当众宣读起来。
然后,展开,与第一封圣旨摆在显眼的位置。
这下子,尘埃落地。
两封圣旨,宣布他们已经大势已去了。
再造反已经无济于事了。
他们的主子在萧道云的手里,那他们在抵抗,也已经毫无意义了。
哪怕他们现在就将萧道云杀掉,那也没用。
如果萧道云不能回去,远在越王府里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
届时,他们造反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他们都是在萧道承的号召下聚在一起。
后者许以“大饼”规划了蓝图,这才让他们投身他的旗下。
如果萧道承死去,那么他们如果想要强行推进这个事情,那也一定会失败的。
因为,萧道承只有一个,但是想要坐这个位置的人有一堆!
谁都愿意争当龙头,那么,这期间免不了明争暗斗,勾心斗角。
说人话就是:没人能够将这些人团结起来。
这是一个死局,萧道云知道,元康帝知道,萧道承的幕僚、武将们都知道。
所以,元康帝这才敢在圣旨里开出看似优厚的条件。
必输之局加上怀柔之策。
此乃攻心为上!
所以,华夏古代除了朱棣以外为什么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
那是因为,只要当朝皇帝想办法做掉反贼头子,那么,他的团队就会分崩离析。
那是因为他们与农民起义的诉求不一样。
藩王造反那是想要争夺大宝,他手下的人也是一些为了某些利益才聚集在一起的人。
比如地位,比如财富,比如蒙荫子孙后代。
农民起义就不一样,他们就想的很简单——那就是推翻这个封建王朝。
至于推翻之后他们该何去何从,不好意思,他们也不知道。
因为,虽然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农民起义的成功率更低!
古往今来,只有寥寥几例成功,而总数,却也是数也数不清了。
到现在,还有一个事儿没干。
那就是处理萧道承。
当塞住嘴的萧道承被周牧云这彪形大汉抓上高台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陷入了高潮。
萧道云义正言辞地宣读了元康帝的圣旨,并拿给他看。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他喃喃自语,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父皇反应那么的快。
直接剥夺了他的身份,将其打为反贼,并且还让跟他完全不对付的萧道云监斩。
就某像着名电影里的一句话:杀人,还要诛心。
萧道云眼里露出讥讽:“三哥,黄泉路上走慢点,汝妻子吾养之~”
萧道承瞪大了眼,撕心裂肺地咆哮:“贼人!本王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本王?”萧道承嗤笑道:“你已经不是萧氏皇族的人了,还真当你是皇族呢?”
他打了个眼色,周牧云嘿嘿一笑,随便一脚将萧道承踢倒在地。
“仓”
刀出鞘,寒光闪。
萧道承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