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虽爱财,小兵明大义
梁山伯伸手从自己袖袋里,摸出二两银子递给长庆道:“这是州府,不可造次,你拿着这块银子去问问去。”
长庆年纪是四人里面最长的,人也稳当一些。
拿着银子去那凉亭里,先给那两个拱手打个尖,随后掏出银子,捧了上去。
笑道:“二位门官,这点银子请二位喝碗茶,小的请二位门官的安。”
那二人斜眼见他掏出银子,接过手里,揣在怀里道:“门外这位大人到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非要今日见太守?
这外面的日头毒,让这位大人进这门房歇一歇罢。”起身拿手挑着帘子,招手让梁山伯进来。
几人见了,忙把梁山伯搀扶进了门房,年长的门头又拿着碗给梁山伯倒了碗水。
一手递给他一边问:“我说这位县令,你县上既无天灾又人祸。您不在自己的地界待着,您来这州府衙门做什么。
既然来这州府衙门口,您又不打听规矩,难为我兄弟两个还在其次。
我们就是把您的拜帖递进去,那拜帖也到不了太守的面前,你说您这事何苦呢。
我劝大人一句好心的话,想见咱们太守,你倒是准备齐全点啊。”
梁山伯见二人收了银子说了实话,喘着气客气道:“小官真是有急事要见齐大人,匆匆日夜兼程赶来。
着急未及时准备花红彩礼,还请二位门头通融让我进去。改日下官再来奉上。”
年轻的门头见他没钱,冷笑道:“我们今日为破规矩,可不是造次了。”
年纪大的门头,见他执拗,好生劝他道:“这位大人,不是我们兄弟二人不让你进。
我们二人让您进了去,您也见不着齐大人。
我说你也没有忒急的事,今日还是先回去,改日带了表礼再来,也是一样的。”
梁山伯还要说,那年轻的瞪道:“你这小官,我大哥好生劝你。你却听不见。里面还有两层,你就使你这二两银子去。
刚才看你拜帖上写你是乐同县知县。
乐同县可是给肥县。怎么你这个县官竟只穿麻衣布鞋,弄得如此狼狈,我看你是冒充的才是。”
西河听了这话,喷口道:“你去乐同县打听打听,我们梁知县,是有名的清官,怎么清官也是过错了呢。”
那年轻的门头听他这样说,撇着嘴轻笑道;“既然要当清官,就回你们县里好好当你的清官,来这府衙凑什么趣。
你们这样的嘴脸,我见得多了,喝完茶就走,别在这里赖着。”
梁山伯挡着西河道:“不瞒二位,我是来齐太守面前告状的。”
那年轻双手一拍道:“你来告状,就该更要见太守了,回去预备着再来。”
几人正还待要说,就听得远处哒哒的马蹄由远及近。
那年轻的门头本就烦躁,见有人骑马来掀开门帘,出去叫道:“下马下马,不知道这是府衙门前啊,这里不让骑马。”
马上一人,从口袋里掏出一锭银子抛给那年轻门头,门头抬手一接,见手心里是块银锭。
立马换了笑脸道:“敢问这位公子有何贵干?这道巷子不让骑马,还请公子下马。”
那位年长的门头见状,也从凉亭里出来询问。
隔着竹帘,梁山伯分明见来人就是臣福寿和韦秋竹。
长庆低声道:“大人,他们怎么赶来了?”
梁山伯低声道:“咱们不要出声,看看再说。”
二人也是风尘仆仆骑马而来,梁山伯见二人只和自己相隔两个时辰而来,料定他是听自己要来州府告状,紧跟跟在其后,意欲阻止。
一帘之隔,梁山伯心中有些发怵,昨日韦秋竹还放话出来,让自己随意告,今日他们就赶来了。
想必是找自己没错。
就见他二人下马拱手道:“两位门官好,我们是豫州太守的手下,想问两位门官可见乐同县的知县前来。”
那年轻的门头刚要说话,却被年长的门头一把摁住。那年轻的会意也闭口不说了。
年长的门头笑着道:“原来二位是豫州马太守麾下的公子啊,我们在这里守了一日,没见什么乐同县的人来。
想必是二位公子要找的那人还没到,二位公子可有什么要吩咐的么?”
陈福寿笑道:“我们有事找乐同县的知县,可他县衙的人说他往州府里来了,我们也就找来了。
没什么大事,他既然没来,我们等着就是。”
年长的门头笑道:“想必两位公子找的那位知县还没走到,要不两位公子坐门房里喝点茶等一等。”
陈福寿往那凉亭里望了一眼,影影绰绰看那凉亭里有几个人坐着。
因那门房有帘子挡着,他只能看清李面坐着几人,却看不清坐的是谁。
对那门头问:“门房里有人坐着啊,敢问两位,那门房里面坐的是何人?”
年长的门头转头看了看笑道:“哎~府里面几个弟兄,出来找我兄弟二人赌两把,不想让两位公子碰上。
还请两位公子不要太守告状才是,否则太守可是要罚我们兄弟二人的。”
那年轻的听了这话,跟着嘬牙道:“大哥,你要不想太守知道,不告诉二位就是,这让里面的弟兄怎么办啊~”
年长的笑道:“两位公子是贵人,我不跟两位说明了,好像那屋里藏人似的。”
陈福寿听了这话,摆手道:“门头说笑了,这是江州府衙,我们兄弟岂敢造次。”
说着又从口袋里拿出两块银子,递在二人手上。
对二人道:“劳烦二位门官,若是碰见乐同县知县,挡住就好,我们晚上再来。”
他二人收了钱,连连点头躬身那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看见这人,我们就留下他。”
陈福寿听了点头,韦秋竹见他们没到,口中骂道:“奶奶的,他们上哪去了?跑得比我们还慢?”
说罢二人上马着拽住缰绳,骑马走了。
见他们走后,年长的在他们身后啐一口,拉着年轻的门头就往门房里来。
掀开草帘,就见梁山伯起身拱手拜道:“多谢二位门官替我遮掩。”
年长的上去扶起他道:“大人不必多礼,我们兄弟虽然敛财,可我们也是江州的人。
方才梁知县说是要告状,可否告诉小人是要告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