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我很满意的周老师
自己班上的学生的成绩,和全市其他高三年级的学生相比较究竟水平如何,周喻很快就会知晓。
就在濡须二中的成绩提交上去后的五天后,也就是下个礼拜的周一,有关这次市级联考的全部消息就已经全部传回了濡须二中。
其他学校的成绩有没有水分,周喻不清楚,但濡须二中这次的成绩是没有任何成绩的,所以很大概率,在这次的市级联考的成绩排名上,濡须二中的成绩可能并不占优。
当然,以上只是出于周喻个人的想法,当所有的成绩出来后,周喻惊讶的发现,这次濡须二中的成绩在市里还是属于差强人意的那种,居然还看得过去。
首先是理科。
理科的话,稍微差了一点,全市前十名,濡须二中这次一个都没有拿到。
这一次濡须二中理科成绩最高,全校第一的唐熙旺,也就是总分考了683分的那一个,在市里也就仅仅考到了全市第14名----全市第一名的,是皖省师大附中的一个学生,这一次总分考了712分。
而濡须二中的全校第二名,也就是对这个名次有些失望地李雷同学,在全市的名次为全市第38名,对于这个名次,周喻仅仅惊讶了几秒钟之后随即便释然了。
周喻惊讶于哪怕仅仅是在一个江城市,但仅仅只和全市第14名的唐熙旺相差了3分的李雷,名次之间却足足差了20多名,这让周喻有些无法理解,但周喻想到这是理科后,随即便是一阵了然。
理科嘛,分数咬的死一点也很正常。
周喻也是带理科才没带多久,对于理科的分数咬的这么死还不习惯,平时看文科,要是差这几分,特别还是680分这么高的分段,别说放在市里,哪怕放在省里,可能差的名次也就一两名左右。
为什么?因为文科分数的波动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而理科就不一样了。
理科不同于文科,理科分数的波动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文科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
但理科不一样,理科有。
理科除了语文之外,像是理综以及数学,它是有固定答案的,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它不会因为你不知道具体的答案和过程,随随便便拿了个公式,把过程写的漂漂亮亮的就给你打一半的分数----充其量也就给你个两分同情分,这还要看阅卷老师的心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企业搞了个全球数学竞赛,其中一名中专生异军突起,拿了个全球第12名的成绩后,坊间一片哗然,都在庆祝某校出了个人才,而只要上了点大学,真正了解数学,懂点数学的人都在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因为只要上了大学的人都知道,人在逼急了的情况下什么都做得出来,但数学不行,特别是一个还会写出‘主等于6’的中专生。
理科全市前100名的,濡须二中只占到了4名学生,至于前1000名,那就多了不少了,足足有40多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周喻只是对这个成绩感到差强人意而不是称心如意的原因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周喻心想。
不过周喻虽然只觉得差强人意,老王却是意外的感到非常满意了。
“周老师,要求不要订的太高嘛!”
老王在得知结果后,没有感觉到失望,反而转过头来劝说周喻,让周喻不要对这一次的成绩太过于介怀,“这个成绩我感觉就已经很好了!”
老王解释为什么他很满意的原因,“在你接手我们这个理科班之前,我们学校的理科一直都属于弱项!当然,文科在你接手之前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老王看来,真正有底蕴的高中学校,那都应该是理科的本科达线率大于文科的,特别是要体现在重本达线率这一方面的。
但濡须二中呢?
每年文科的本科达线率大于理科就不说了,特别是重本-----哦对了,在这之前,濡须二中虽说一本也有,但那最多也就是一些普通的一本,真正的重本根本就没两个。
文科都这样了,理科就更不用说了,一年比一年差,生源一年不如一年,在理科上面稍微有点想法的,都不会选择二中,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濡须二中的理科生源一年不如一年----濡须二中的理科二本以上达线率越来越低----好的理科生源越来越不愿意选择濡须二中......
这也是为什么,在周喻证明了他自己后,老王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让周喻多带一个理科班,试图让周喻在带好文科班的同时,也拯救一下濡须二中理科那苦不堪言的一本达线率。
实在是时不待我啊!
老王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如果有办法,他也不愿意在冒着周喻文科班成绩被拉低的风险,让周喻分散精力,多带一个理科班了。
但好在周喻确实给力,在带了那个精心挑选出来的60名理科学生所组成的高三(26)班后没多久,就在县级联考的考试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交出了一份在濡须二中的领导们看来还算是不错的答卷。
而这一次市级联考,虽然在周喻看来高三(26)班只是差强人意的表现,但在老王他们这些校领导看来,却是一次令人惊喜的成绩了。
“周老师你要知道,理科和文科不一样!”
老王笑着对周喻说道,“远的不说,就是咱们隔壁的濡须中学,濡须一中这两个学校,哪个不是以理科出名闻名的?!咱们二中还在想着多考几个二本的时候,人家光是重本录取的学生,就抵得上我们整个学校的本科达线人数了!”
汝阴中学:?????
我呢?
好好好,现在彻底不带我玩了是吧?!
“就濡须中学和濡须一中都这么厉害了,更别提市里面师资生源完全不亚于这俩学校,甚至于比这俩学校更好一点的皖省师大附属中学以及江城一中!”
“所以嘛,周老师,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咱们不能一下子吃成一个胖子啊!再说了,这次也不是没有收获啊!理科的前一百名,咱们不是拿到了四个名次嘛?!”
“你们班的唐熙旺同学这次甚至考到了全市第18名,这是我没想到的!还有那个李雷同学,虽然只是考了全市第四十多名,但他和第18名的唐熙旺同学相比,仅仅只差了3分而已,临门一脚加把油的事情,慢慢来嘛!”
说到最后,老王还在宽慰周喻,“再说了,咱们的自留地不是文科嘛!这次文科你的27班不就表现的很好?!这次全市前100名,你们班占了9个人!我的天,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差点没给我吓出心脏病来!”
老王确实没夸大其词,只是他的心脏病并不是吓的,而是激动的。
哪怕是做好了心理准备,默认了其他学校成绩会‘注水’的前提下,濡须二中文科班的成绩,依旧给老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出来。
别的不说,光是全市第3名的纪年平,就狠狠地给老王还有其他校领导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更别提还有第11名的欧阳明,第38名的......
这个成绩,实在是太棒了!
当看到这个成绩时,老王感觉整个人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感觉年轻了不少。
如果就这么保持下去的话,按照周老师这个火箭班的习性,不说别的,明年六月份的高考,一个京大或者清北的名额,至少就又有了。
妙啊,妙啊!
珠玉在前,老王看周喻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如果不是周喻有对象,而自己家又没有年龄合适的女性家眷,不然老王高低得跟周喻做个亲戚。
周老师真是福将啊!
这是老王不知道多少次这么感慨了。
好成绩摆在这里,老王的心情大好,大手一挥,也不要再等了,择日不如撞日,奖金我们就在当天下午全部发下去!
于是,就在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当天下午,在濡须二中的大会议室当中,塞进了一群校领导和与会的班主任老师,外加符合条件两百名的获奖学生。
这些学生和领导老师,将往常显得宽绰空荡的大会议室塞得满满当当,也将往常显得空旷安静的大会议室衬托的热闹无比,所有的学生看着主席台上堆得厚厚的一堆奖金,都不由兴奋的讨论了起来,纷纷在议论等会儿谁谁谁能拿到多少钱。
如果是以往学生们这么吵,不说在场的校领导们,恐怕首先各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就无法容忍了,率先会站出来维持纪律,呵斥学生们让其安静一点。
但很显然,今天在场的学生,那可都是校领导们的心头宝,看着这些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在下面讨论着,这些领导们也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并没有出声阻止。
周喻甚至有种错觉,他觉得如果有老师出言组织学生热议奖金事宜的话,可能首先就会被主席台上的校领导给呵斥。
“老班,老班!”
周喻正靠在墙边看着主席台上堆着的那堆奖品发呆呢,一阵轻微的呼唤声将他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周喻朝声音的源头看去,就看见以徐立为首的几个人凑成的一个小圈子,正集体的看着他,眼神中不知为何充斥着兴奋。
“怎么?”
周喻以为对方有什么事,便朝徐立他们走了过去,不过就这一个动作,让会议室内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周喻的身上。
这些目光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热切、有好奇、也有疑惑,但更多的,则是羡慕.......
嗯?
羡慕?
周喻有些不懂,要是那些老师们羡慕也就算了,但这些学生们为什么也会露出这样的眼神来?
不过周喻的眼角余光在瞥到主席台上堆放着的已经分包标记好的奖金后,随即便有些释然。
也是,要是在我高中时候,其他也有这么一个能力强,能像坐火箭似的把自己班的学生给拉上去,特别还是一个长得这么帅的班主任老师,我肯定也会羡慕的。
想到这里,周喻的嘴角有些绷不住了。
他强行忍住,来到徐立他们旁边,疑惑地问道,“怎么了?不好好安静坐着,好好等着吧,等下领导讲完话后把奖金发下来,你们就可以走了,最多也就不超过......嗯,半个小时吧!”
想到领导多半都是比较喜欢讲几句的,哪怕是一贯开明的老王也不能免俗,即便老王已经很开明的真的只是讲几句,而不是和其他领导那样,洋洋洒洒的讲上个把小时,所以周喻很果断的在将那个‘几分钟’说出来之前,改口为半小时。
“不是,不是,老班!”不知为何徐立显得很是兴奋,冲周喻说道,“等下发完奖金不就没事了嘛!正好后面也没课,我们就打算一人凑点钱出来,搞个庆功宴,庆祝庆祝大家这一次旗开得胜!”
“老师,你也来吧!我们能考的这么好,那都是有你带我们的啊!”
“是啊,老班,你也一起来吧!大家一起吃个饭嘛!”其他人也符合着。
周喻被徐立给整笑了。
“庆功宴?!小屁孩儿年纪不大,花样还不少!”
不过学生嘛,做出点成绩来想庆祝一下无可厚非,但这场合周喻就不太适合参与了,所以周喻就果断拒绝了,“我没空,你们去吧!”
想了想,周喻又叮嘱了一句,“记得别乱花钱!拿到钱后不给家长的话就大头存起来,小头冲到饭卡里面当你们自己的生活费,别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别拿去上网包夜!听到了没!”
气抖冷,冲网费都要管?!我们学生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啊!
不过班主任的权威不容侵犯,在周喻的叮嘱之下,这些学生还是纷纷回了一句好的、知道了之类的。
但话是这么说,具体做不做周喻就不知道了。
看到这些学生答应了下来,周喻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想到晚上吃饭,周喻突然想到了一点,随即又嘱咐道,“对了,还有吃饭就吃饭,喝点饮料得了,不准喝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