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 第116章 宁得罪小人,莫得罪凌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宁得罪小人,莫得罪凌游

“走,走,走!咱们这便进宫面见父皇,你得好好给他说道说道。”

李承乾言罢,便不由分说地拉起凌游,向着门外而去,李泰见状也只是笑着摇摇头跟在身后。

凌游虽心中略有犹豫,却也难拂李承乾的热情,只得顺从地跟随其步往皇宫行去。

三人边聊边走,来到太极殿前。

殿内庄严,龙椅之上,李世民端坐,威仪尽显。

李承乾将氏族志之事,详尽无遗地禀告于李世民。

“听尔等所言,是以朝廷之力,重编氏族之册,可对?”李世民目光深邃,缓缓问道。

“正是,陛下若下旨,择一德高望重之臣主持编纂,则天下氏族之序,皆由陛下定夺矣!”凌游应声答道,言辞间透着几分自信与激昂。

李世民心中暗自盘算,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暗想:“届时,皇族自当高居榜首,皇后之族紧随其后,亦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策一出,五姓七望之嚣张气焰,必受重挫,李氏皇族之威望,将更上一层楼。

李世民眉头舒展,满意之色溢于言表,笑道:“好!此计甚妙,朕心甚慰。凌游,你此番献策有功,朕自当论功行赏。不过,你尚年轻,不宜封赏太多。恰逢你家添丁进口,多了位妹妹,这赏,朕便赐予她,如何?”

“但凭陛下圣裁!”凌游拱手答道,态度谦恭。

“好,既如此,便这么定了。”李世民点头应允,话锋一转,“你虽有才情,然年岁尚轻,资历不足,编纂氏族志这等重任,确非你所能担。人选之事,还需朕细细斟酌。”

凌游连忙谦逊道:“陛下明鉴,臣年幼识浅,实难当此大任。且若由臣主持,恐氏族志之公信力大减,皆因臣出身卑微之故。臣只愿略尽绵薄之力,不敢贪功。”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主意虽好,但出头之鸟易遭风雨,若真由他编纂,定会成为世家大族之眼中钉,肉中刺。故而,他明智地选择了退让,将这份烫手山芋留给更为合适的人选。

氏族志之议,一旦传出,无异于投石入湖,必将激起千层浪,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

且论编纂氏族志之事,李世民胸中自有丘壑,断不会轻易将五姓七望置于高位,此举无异于逆鳞拂动,五姓七望又岂能轻易妥协?届时,执笔之人必陷两难之境:高抬则触怒龙颜,低贬则难平世族之怒,真乃左右为难之局也。

更兼他族虎视眈眈,氏族志上的一字一句,皆能掀起波澜,牵动无数家族的心弦。

凌游思及此,不禁抚额苦笑,心中暗忖,这种事情,傻子才会抢着干,反正他肯定不是傻子!

言毕,凌游以照料幼妹为由,巧妙脱身,离开了皇宫。

待凌游离去,李世民亦遣散二子,转而召来长孙无忌、杜如晦等肱股之臣。

殿内,群臣毕至,躬身行礼,齐声道:“臣等参见陛下!”

李世民轻挥衣袖,免了众人礼数,语带几分玩味:“朕闻卿等近来皆忙于为子嗣寻觅世家联姻,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微妙,众人面面相觑,皆缄口不言。

“哦?卿等皆欲攀附世家,为何无一人向朕提亲?莫非朕之公主,竟入不得尔等法眼?”李世民言语间,既有戏谑,亦含威严。

“臣等惶恐!”众人连忙再拜,以示恭敬。

房玄龄上前一步,缓缓道:“陛下此言差矣,能与皇家结亲,自是荣幸之至。然则,世家大族,历经数代,根深叶茂,其家族底蕴非我等新贵所能及。即便家道偶有波折,那份骨子里的骄傲与传统,仍是难以撼动。故,我等虽有心,却亦感力有不逮。”

李世民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如炬:“尔等随朕征战天下,今朝得此基业,竟还有人敢轻视?世人敬重,非因你等之功勋,反因你之姻亲乎?此理不通,荒谬至极!”

言罢,他轻叹一声,目光转向魏征:“魏卿,你亦未能免俗乎?”

魏征闻言,连忙摆手,苦笑不已,殿内一时陷入沉思。

“朕想了想,思绪飘回往昔并肩作战的岁月,不禁感慨,随朕披荆斩棘、共定江山的,多是出身寒微的英才。如今,四海归一,朕心念旧恩,欲以荣华相报,然实利易给,虚名朕却给不了,魏征你怎么看?”李世民将目光放到魏征身上。

魏征轻捋须髯,语带深意:“陛下所言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百‘姓’,却非帝王所专属啊。臣等身为臣子,自当以辅佐圣君、造福苍生为己任,只不过这虚名就只能为臣的自己想办法获取。”

李世民闻言,眼前一亮:“朕赐姓如何?让功臣之族,与我李氏共荣。”

魏征微微一笑,却带着几分无奈:“陛下赐姓,自是无上荣耀,可从今日起赐,然世间已有之姓,尤其是那些历经沧桑、根深叶茂的望族大姓,非一朝一夕所能更易。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只能让人心生敬仰,难以轻易攀附。”

一旁,房玄龄轻叹一声,接过话茬:“是啊,陛下,谈及联姻之事,欲娶得大姓之女,其难度有时甚至不亚于成为皇家乘龙快婿。这不仅仅是门第之见,更是文化、血脉与荣耀的传承交织。”

李世民闻言,龙颜微敛,随即豪气干云,朗声道:“哼,尔等所言,朕皆铭记在心。但须知,在这天下间,姓李者,已非一族一姓之象征,而是万民归心、四海一统的标志!朕既为天子,自当以李姓为傲,更要让这姓氏成为世间最坚实的依靠,最辉煌的荣耀!”

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在场之人肃立,衣袂轻扬间,皆躬身行礼,齐声颂扬:“陛下圣明!”

李世民龙袍加身,威严中不失温和,他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免礼,目光转向身旁的高士廉,语气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高爱卿,朕意编纂氏族志,欲以新视角审视天下姓氏,重排次序,以彰显时代之变,国家之新气象。此等重任,非卿莫属,爱卿意下如何?”

高士廉闻言,神色凝重转为激动,躬身一拜,声音坚定有力:“臣遵旨!必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语带温情却又不失威严:“诸位爱卿,今日之事已定,尔等可各自退下,各司其职。”

高士廉领命后,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此事关乎皇族颜面,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诸多麻烦。

于是,高士廉决定广纳贤才,召集一批博学之士共同参与编纂。

在众多应征者中,他选中了一位名叫郑仁基的青年才俊。郑仁基出身书香门第,对古今姓氏颇有研究。

在高士廉的指导下,郑仁基等人查阅大量典籍,深入民间调查各姓氏的渊源和发展。他们历时数月,终于完成了初稿。

然而,初稿在呈交给李世民审阅时,却遭到了李世民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