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这事,还真在桑喆心里压了一点分量。
不过也就是一点而已。
婆婆一辈子没提的人,她才懒得多管闲事。
就算那真是婆婆的亲生女儿……反正也已经死了。
不过,婆婆知道吗?
算了,不管他!
以婆婆的性格,真要放不下的话,去世前会和她说的,没说那就是不重要。
她就不信,连糊涂了都这么自私的人渣,年轻时候能是什么好玩意儿。
接下来的日子非常和平,和平到许多人都开始觉得生活会不会就此恢复正常。
不过基地广播和论坛,都在一直强调让大家时刻保持应对大灾大难的警惕和决心。
官方已经出面正式宣布了海平面上升的事,上面特地强调,这才是基地、乃至人类将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
这件事就像一把时刻悬在众人头上的剑,让基地所有居民都时刻提着一口气。
基地甚至还计划举行逃生演习,不过还在计划中,还处于在论坛里征询意见的阶段。
桑喆也时刻注意着天气预报系统的情况——仍然是明年二月份会有一场大地震,但是和之前一样,有着微妙的不准确和变动。
时间变动、震级变动,甚至具体地震的天数也不确定。
能确定的只有明年二月这个大体时间段。
到时候,海水会侵入到萧山一带。
虽然如此这般地刻意将紧张气氛保留在萧山基地,但那种欣欣向荣一切向好的气氛却挡不住。
如今基地正在12区前头那段山坡上安装紧急避险防护锁,确保大量难民来这边躲避地震的时候不会跌入河道。
据说还会修避险指示灯和呼救铃、消防栓之类的。
从最近开始,12区山坡那边一直都有基地的工程人员在勘探和工作。
下头各区也没闲着,沿途的山壁都增加了两层防护网。之前连望在这边被“山上落石”砸死的时候,光文特地加过防护网,但那之后各种天灾侵蚀,早就腐朽得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各区住宅区毗邻山壁的防护工作,全都紧锣密鼓地推展开来。
甚至不止这里,还有虎卫峰和杞虞山那边,基地也都派了工作人员,提前过去排查地形,防止大地震和海水入侵时会有额外的风险。
总之一句话,靠谱。
难民们虽然还是每天俩饼子和一瓶过滤水的基础待遇,但眼看着基地的诚意摆出来,一个个也都满足得很,闹事的抢劫的当街侮辱妇女的,一夜之间减少了百分之八十。
12区这几户,也在一门心思地放在工作和种菜上,在于凡他们紧密巡逻下,没有再生过其它幺蛾子。
桑喆家,因为有何洋和陈夏帮忙张罗空间和暖房的农活,桑喆本人闲下来很多时间,搬出之前陈夏修好的榨油机,哐哐榨了好几桶花生油和菜籽油。
还有之前用黄豆做的酱和酱油。
用空间产的辣椒做的辣椒酱。
用纯面粉和杂粮面粉研磨的面条。
——都是曾经和平时候在农家集市上能在作坊里买到的手作产品。
如今放在基地,可是妥妥的奢侈品。
然后桑喆在9区办事大厅挂出广告。
反正现在有公交,因此有了不少有余力的居民,搭着公交跑到12区来排队买,四十度的天气,一排能排个把小时,生意好得惊人。
至于这些东西的来源,桑喆也不怕他们打听——现在谁还不知道12区各家各户都种菜呢?
特别是桑喆家,那个高出小院的玻璃暖房早就被人在论坛上说烂了。
不止暖房,包括桑喆和桑喆家小院,甚至是12区各家本身,都是论坛里被八卦的重点对象。
没办法,12区太特别了。
上个月桑喆没在的时候,论坛里还曾经出来过这么个帖子——【为什么12区还保留那几户?】
其中内容很明确:既然12区已经整个定为了避险区域,那留着这几户的房子就是浪费公共财产,乃至威胁公众生命。你拆了,没准还能多些难民落脚,不拆,就是这几户在搞特权。
大约这么个内容。
下头响应的人还不少。
当时何洋、谢岩他们都气了个够呛。
还是后来论坛管理员出来把帖子封了,并在张可为他们的强烈主张下出来做了解释:承诺这几户在灾难时会服从上面一切指令,但在平时,这边的土地反正也没用,让他们迁走反而需要投入大量补偿,没必要。
如果再有人对这事有意见,可以在论坛后台反应,并附带相关补偿措施。
原本就是基地一些有钱人们闲的没事在眼红,自然也没有人认真想要为这事想其它解决路子。
于是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如今看着一堆人在外头排队买东西,何洋在西厢房这边窗口前一边张罗,一边跟桑喆偷偷翻白眼:“看吧,之前在论坛眼红咱的,还有现在在外头排队买花生油的,肯定就是一拨人。”
桑喆笑,那是肯定的,穷人们都忙着做任务攒积分谋活路呢:“没事,咱给他们贵点,报复回来。”
桑喆这些产品的定价不可谓不贵,150ml的花生油能卖出50斤粮食去。
但即使如此,仍然大量的人在排队买。
只能说,天灾七年,贫富差距问题还是没解决。
夏天越发热了,八月时候白天最高气温已经到了四十后半。
人们总觉得山上高、能凉快些,但其实紫外线也会更强,光中午晒的那一会儿,余温能一直把屋子里的温度捂到晚上去,相当难熬。
然而大家都是经历过五六十度时期的,如今区区四十多度,完全挡不住大家该干啥干啥。
不过桑喆他们这边倒是很快猫了起来。
桑喆卖的那些东西,大多都是消耗空间存货的,卖完了也就完了。现在每天还会通过以货换货现给客人榨些油,也就是客人拎来几斤花生,他们给榨了,然后收些手续费——类似的活计,除此之外也就没了,相当清闲。
这一清闲,桑喆便发现了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