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我这里到是有很多资料和文献,可以培养出符合当前时代的官吏。”
“武将的培养却是有些麻烦。”
想到这里鹏举也有些苦恼,武将的培养,不是给两本兵书便能的培养出来的。
武将大多都是用大量的实战经验喂出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鹏举才让蔡琰亲自上战场,培养她的武将属性。
不过,随着蔡琰的地盘越来越大,
有很多时候,她将无法亲临战场,必须要有的一个拿的出手的武将,为蔡琰征讨四方。
“草原诸部中倒是有些好苗子。”
“可惜,草原诸部并无恩义之说,即使用传统的办法,将他们的家人扣押为人质,也不管用。”
扣押人质是这个时代常用的办法,不但是将领的家人,便是士卒的家眷,也一并要留在城池中。
这样既可以让士卒安心出战,也可让士卒不会轻易背叛。
当初,刘备的徐州被吕布偷袭,其士族家眷皆在城中,
刘备本想带兵救援,可没想到返回的路上,听闻城池陷落刘备军士气瞬间崩溃。
瓢泊无依靠的军中,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场景。《三国志·先主传》
只可惜,扣押家眷对草原诸部并不管用。
……
而也就在鹏举与蔡琰商议什么的时候,外面的脚步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主公,公孙攒之女公孙婷请见!”
“公孙攒!”
听到这个名字,蔡琰眉头微蹙。
公孙攒她自然听说过,只不过传入她耳中的皆是些恶名罢了。
“是那奸恶之人。”
虽说,鹏举在这段时间给蔡琰灌输了不少来自未来的思想,
但蔡琰毕竟在这汉朝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一些时代的痕迹,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灵魂中,即使是鹏举也难以擦除。
蔡琰的父亲乃是当世大儒蔡邕。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
儒家所提出的天人感应理论,便一直是维护的汉朝统治的理论基础。
作为当代的理论解释者,蔡邕的思想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蔡琰,
相较于那些士族,她对公孙瓒的恶感更盛。
……
“文姬,你或许可以接纳公孙瓒。”
登陆返回舱内,观察到蔡琰神色变化的鹏举,忍不住劝诫了一句。
作为来自后世的他,可以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公孙瓒与刘虞的关系。
刘虞的名望在他第二次拒绝皇位,并派人去迎接汉帝时已经达到了顶峰。
刘虞距离皇位仅仅只有一步之遥,杀了刘虞,公孙瓒必遭天下士人唾弃。
但作为后世的人,他不得不怀疑,刘虞所作所为是不是存在其他心思,
尤其用百姓手中钱粮去交好胡人的行为,在后人看来,更是他身上的污点,
可惜随着刘虞的死亡,
一切都盖棺定论了,刘虞究竟是要成为周公,还是说霍光,亦或者是王莽,已经无从得知。
“鹏举,若我接纳公孙瓒恐怕……”
蔡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说接纳吕布担心的是他是不是会认自己做义父,作为主公只需要担心自身的安危。
那接纳公孙瓒便意味着与天下士族决裂。
“不如先见一见公孙婷,看她怎么说。”
“也好!”
……
此时的公孙婷在忐忑中等待着蔡琰的接见。
想到这一路上所遭遇的事情,公孙婷心中更是有种不安,她不知道这蔡琰是否愿意帮助她。
“父亲,他快要坚持不住了啊!”
原本躲在父亲羽翼下的她根本不明白父亲面对的是什么。
但当他从易城突围,向着并州而来,一路上所见所闻,都冲击着她。
在前往并州的路上,
她遇到了一只从北方逃来的胡人,那只胡人似乎经历了战败,急需补充粮草,
因此在劫掠周围的村庄,
公孙婷出于朴素的道德观给与了百姓帮助,而让她惊讶的是,那只胡人看出她所带之兵为公孙攒的部下,
竟然放弃了劫掠村庄,直接向他们攻来。
在将这只胡人击败后,她这才明白。
这只胡人从北而来,因不服蔡琰,而逃离了部落。
而之所以对公孙攒仇恨,也是因为他们当年劫掠幽州时,有不少族人死在了公孙瓒的兵锋下。
见胡人对父亲如此仇恨,公孙婷倒也不觉得什么,甚至还有些骄傲。
可直到她遇到了村长这样的骄傲被打破了,
那村长面对救了他们的公孙婷原本还十分感激,可在听闻她是公孙瓒的女儿后竟当场翻脸。
那村长直言,就算是全村死光,也不愿因公孙瓒而得救。
如此言论,自然引得公孙婷部下不满,可还没等士卒动手,这村长竟自戕于公孙婷的面前。
后来她听闻,这村长曾得到刘虞救济,才活过了灾荒之年。
回想那血溅于面前的场景,公孙婷此时的手还有些发颤。
“难怪父亲会变的如此。”
……
就在公孙婷胡思乱想的时候,蔡琰从里面走了出来,
她看了一眼脸上苍白的公孙婷,脑袋中还回想着鹏举的话:
“这天下已无公孙瓒的容身之处,若你愿意接纳,他几乎不会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