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老家
商贩们吃完了干粮,又歇息了一会儿,便挑着担子继续赶路。
山里面狼虫虎豹,什么都有,没有人敢在路上耽搁。
上坡下坡,小路曲径通幽。
陈小六儿跟着老王他们,又走了快一个时辰,才从山里走出来。
看见了眼前的大路,众人都松了口气。
于是,各自分头回家。
和老王在同一个镇子上的商贩,有五六个,此时大家的心情放松了,也有心情说笑了。嘻嘻哈哈的回到了镇上。
老王在镇上开了一间杂货铺子。门脸不大,三间瓦房。
老王进山的时候,铺子就由他媳妇儿和大儿子经管。
陈小六儿挑着担子跟在老王的后面进了铺子。
老王媳妇儿和大儿子见老王回来了,也是松了口气。
进山里面做点生意不容易。
“当家的回来了,快歇歇。”
老王媳妇儿给他端茶倒水,老王的大儿子给他搬板凳。
陈小六儿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陈小六儿,把担子放下,你也歇息一下。”
老王媳妇儿上下打量一下陈小六儿,这孩子,是山里的山民吧?穿的这就什么玩意儿?
陈小六儿脸红了,夹着腿儿站着,他怕鹌鹑蛋掉出来。
老王乐了,跟他媳妇儿说:“你去把我的旧衣服拿出来一套,给陈小六儿换上。”
陈小六儿更不好意思了,一套衣服可不便宜,虽然是旧的,他家也没有。
老王媳妇儿人不错,听了老王说的话,也没反驳,转身进屋,就把老王的旧衣服拿出来一套。
“给,去换了吧!”
陈小六儿拿了衣服,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换。
老王的大儿子说:“跟我来吧。”
陈小六儿跟着老王的大儿子,到了后院,把衣服换了。
老王大儿子把陈小六儿换下来的破布条子,划拉划拉给扔了,陈小六儿心疼的直抽抽。他的侄子侄女们,连这样的破布条子都没有。
人靠衣服马靠鞍,换了衣服的陈小六儿,看着不像是山民了,还有点小精神。
“陈小六儿,过来坐!跟叔说说,你有什么打算?”
有什么打算?陈小六儿现在就想回老家看看。
“王叔,我打算回老家去看看。”
老王点头,“你这么想是对的。小六儿啊!不是叔说不该说的话,你爹娘在大山里面生活不是个事儿啊!
吃没有吃,穿没有穿,一旦有个小病小灾的,只能扛着。
小六儿,你王叔我们一家子,也往山里面跑过。
不过,你王叔我胆子小,没敢往深山里面跑。就躲在这附近的山里面。”
陈小六儿眨巴眨巴眼睛,等着听下文。
“后来天下太平了,官府派人到山里说,大家都回家吧!皇帝陛下说,给你们分田,还免你们三年钱粮。
我们就信了,跟着官差回来了。
不信不行了,快要活不下去了。”
陈小六儿问:“那回来以后呢?真的分田了?”
“当然是真的分田了!不过,你叔我没要田地。”
“为什么?”
分田都不要?
“你叔我家是祖传的商户,靠经商为生。不会伺弄田地。”
陈小六儿睁大了眼睛,不种地吃啥?
“我们县有不少商户,大家都跟大老爷说,我们是商户,不会种地。
大老爷说商户就去经商。小商户也是三年免税。大商户不行,大商户占用国家资源,得缴税,这是大老爷说的。”
什么是国家资源,老王也不知道。
“只要登记成商户,官府就借给你一万个铜钱做本钱,还不要利钱。
商户的子弟,以后也可以进学、科举、做官!”
老王的脸上露出了迷醉的表情。商户子弟都读过书,识文断字。不然没法经商。
老王以前就进过学堂,先生都夸他,说是如果商户子弟能够参加科举,他一定会中秀才的!
不过没关系,他耽误了,他大儿子也耽误,但是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学堂读书呢!
老王的两个儿子,读书都读的好,说不定能有一个中举,光宗耀祖。要不然,老王也不会冒险进山做生意。
读书、科举、做官,离陈小六儿太遥远,不过,陈小六儿从老王的表情中知道,老王说的都是真的。
陈小六儿更想回老家看看了。万一老家也很好,他就回去劝他爹娘回老家。
陈小六儿是个孝顺孩子,他爹娘和老王岁数差不多大,你看看人家老王,大眼珠子白棱着,浑身上下都有精神,再看看他爹娘,身体佝偻着,老的都快要走不动了。
陈小六儿站起来,“叔,我走了!”
老王说给他二十文工钱,他不打算要了,人家都给他一身衣服了,够意思了。二十文钱可买不来一件衣服。
“傻小子,走什么?你往哪里走?天都快黑了!你认识路吗?
听叔的,你在叔这里存一宿,吃两顿饱饭,明天早上才有力气走。”
陈小六儿愣住了,他记得他大概有可能是七八九岁的时候,跟着爹娘进的山。
在他的记忆里,从来都没有人留别人在自己家里吃饭的。就是和他们家关系最好的老杨头儿,都没有留他吃过饭。
“吃饭!吃饭!”
老王媳妇儿端着一个大碗出来了,这一大碗饭,是特意给陈小六儿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
老王媳妇儿当年跟着老王一家人躲在山里面,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呐!
挖树根、抠树皮。有一口吃的,先紧着男人、后紧着儿子,轮到她和闺女了,常常毛都没得吃。
要不是她们娘俩命硬,早就远飏八万里了。
“谢谢婶子!”
陈小六儿搬着大碗,到店铺门外找了一个地方蹲着吃。
大米饭,炖豆腐,里面还有青菜,还有好几片大肥肉。
陈小六儿吃得上下翻飞,快如闪电。
吃了饭,老王的大儿子,领着陈小六儿,把他安排在厢房的床铺上。
有褥子,还有一个小薄被。
第二天早上,陈小六儿走在老王家吃了早饭。
“小六儿,这是你的二十文工钱,这是你背篓里面的两个竹鼠子卖的四十文钱,你揣好了。这是你昨天晚上睡觉用的被子和褥子。你带着。
老家好,你就留在老家。你觉得老家不行,你再回来。叔也能给你找碗饭吃。”
陈小六儿忍住眼泪,背着小行李卷,踏上了回老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