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杀青后,我到戏里装钱一麻袋 > 第302章 事情渐渐水落石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知道真正历史上是什么原因,因为电视剧这个世界经过改编了,反正以现在的所有线索来分析。

真正死在土木堡的人并不多,加上前期驸马都尉带去的人应该只有5万人。

朱祁镇当初是因为得知宋瑛和总兵朱冕战死的消息才着急带兵去的。

宋瑛是开国功臣西宁侯宋晟的儿子,也是咸宁公主的丈夫,是朱棣的女婿!

朱冕是山东兖州府人(今临沂),其父亲在靖难的时候因为军功,被朱棣封为武进伯。

朱冕是在十年前袭爵五进伯的,这两人都不是庸才,对于军事非常精通。

竟然突然就死在了大同,唯独石亨逃出来了!

摆在刘长青面前的是一大堆的奏折和文件,

他冷哼一声“六月十七日才刚刚把这两位勋贵派过去,七月十五日就死了,唯一活的这个还是你们西北的人!”

他又拿起一份奏折,上面赫然是石亨奏请朱祁镇效仿汉唐制度恢复保举制的内容。

保举制是什么,是地方门阀世家大族,控制朝堂的手段。

时间一久朝堂上都是他们的人了,他从汉朝就想消灭那些世家门阀,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

顺着这一点,他忽然想到,于谦也是保举制的拥护者,

他吩咐道“把所有奏请恢复保举制的奏折都给我找出来!”

一群太监紧张有序的开始在一堆堆的奏折中寻找。

他则根据线索继续往下调查。

根据资料说,在八月初二的时候,

朱祁镇到达大同后,兵部尚书邝埜冒死闯进朱祁镇的行在劝他回来,户部尚书王佐也整日跪在地上请求他回来。

看到这里刘长青记起前两天调查到的资料,福建那62个被俘虏的土匪。

他发现兵部尚书邝埜是湖南人,在朱祁镇登基第二年奏请武官采用保举制!

这一年文官推保举制,武官也在推保举制确实很离谱!

明朝前期武力充沛,按说不缺少武将的!

另外户部尚书王佐是山东德州人,为人正直是个好官。

“皇上,这些都是奏请保举制的奏折!”

这时三个太监,抱着一大摞的奏折来到他的面前。

他仔细的翻阅了一下几乎都是文官一派的人。

“好家伙,正统元年内阁就开始推行官员保举制了,一个七岁的孩子懂什么,看来这内阁的人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插手官员选拔了。”

他叹息一声,

这事越调查越让人心惊肉跳。

他甚至都怀疑,朱祁钰的便宜老爹朱瞻基的死因了!

从朱祁镇登基,五个托孤大臣,

杨士奇,江西吉安人在浙江王叔英的推举下入仕;

而王叔英是谁,他是被朱棣屠了十族方孝孺的至交好友。

同时他也是建文帝的忠实追随者,为了给建文帝表忠心而自杀的主。

按说他推举的人,应该在朱棣这一派系被打压才是,离谱的是在短短几十年竟然成了内阁人员,简直是匪夷所思。

另一内阁成员杨荣,福建建宁人。

杨荣的爷爷杨达卿年轻的时候就是当地富裕上百年的大地主,可见这一个家族贯穿了整个元朝。

杨溥湖广人、礼部尚书胡滢江苏人,五大托孤大臣只有英国公张辅是功勋出身。

从这开始,明朝就向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

军权渐渐的向文官集团移交,开始推行废除已久的官员保举制。

卫所兵的粮税也开始从卫所转移到了地方政府,也就是说本来是一个独立体系的卫所兵也要看文官的脸色了。

刘长青以为明朝以后的党挣这么激烈就是从现在开始埋下的种子。

朱祁镇登基第二个月,三杨就暂停了西洋贸易。

刘长青换了一个姿势,蹲坐在地上看着这份资料,叹息了一下。

郑和下西洋,他从初中就学,知道下西洋的好处。

为什么突然就停了呢!

按照文官们的说法是下西洋人多船多,花费极大得不偿失!

“郑和下西洋赔钱吗?”他随口问了一句身边的太监。

兴安没想很多,下意识的就回答“怎么可能赔钱,每次回来都能带来数之不尽的宝物。”

“我听说,洪武皇帝时期出去一次就能给朝廷带来上千万两白银的利润呢!”

“那为什么停了?”他问道。

“额……这个女婢不敢说!”兴安有些害怕。

“尽管说,朕赐你无罪!”

“陛下,奴婢一开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停了。后来奴婢听到一些消息,渐渐的就有了一些猜疑,不知道对不对!”

兴安谨慎的回答。

他给对方一个眼神,让对方说下去。

兴安继续道“奴婢豁出去了,哪怕死也值了!”

“奴婢以为这是那些当官的看不到的咱们宫里过得好,以前只有咱们皇家可以下西洋。

自从朝廷停了下西洋后,南方那些士族商贾,就开始频频的出海了!”

“皇上,他们这是抢咱们的宫里的钱袋子啊!”

“这些文官,一个个嘴上仁义廉耻,背后里却干……!”

兴安连忙跪下给自己一巴掌“奴婢该死,奴婢不该多嘴的!”

“起来吧!朕说了赐你无罪!”

刘长青知道这下西洋牵扯到的利用巨大,三杨这是硬生生的把属于皇家垄断的远洋贸易给转移到了南方士绅集团那边了。

后面明朝为什么衰败,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朝廷没钱。

再往后看,本来从朱元璋时期就规定的三年一次的京察,竟然在朱祁镇登基三杨掌权后,就给停了!!!

刘长青心想“妈的,后世中央巡视组不停的查,贪官都没听过,你直接给停了十多年,这简直就是乱政啊!”

三杨才执掌内阁不到一年,就把官员人士任免、财权、军权掌控在了文官集团手里。

再往后就是朱祁镇和文官的斗争,慢慢的在回收权利,只是在这过程中有些冒进,估计和年龄有关。

他对前期朱祁镇的作为还是很满意的,作为一个皇帝确实很称职。

还是那句话,他不看轻朱祁镇,杀他只是政治斗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