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藏闻言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大妈,用高句丽的话语问道“你为何出现在此?”。
大妈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眼前这几人给自己的压力着实是有些大,但是为了心中的公道终究是深吸一口气带着哭腔说道
“请王上与天朝上邦蜀王殿下为民妇做主,为家中死去的女儿做主吗,为我们附近村子几十户百姓做主”。
听着高藏的翻译,李恪皱眉看着眼前的妇女,他不明白,大军所过的所有府衙城池,皆已被不断从大唐派过来的官员接管。
这些新官员新接手府衙政事,按说不应该弄出冤案的,这妇女怎么会寻到此处呢。
“让这大妈接着说”。
高藏翻译之后,大妈叹息一声,将自己女儿的遭遇与附近几十户百姓家的遭遇,缓缓的说了出来。
原来他们附近村子有一恶霸,仗着自己的舅舅乃是城中县官,为祸乡里。
因为这层关系,县官也对他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帮忙善后了不少事情。
但是坏事干多了,县官需要帮忙掩盖的也就多了,最后不堪其扰,直接对外宣布自己这个外甥智力不全,不通人事。
这样以后他在干什么事情,他直接就能用一句话给搪塞掉了。
毕竟你谁也不能和一个傻子较真。
但坏就坏在这,仗着傻子的身份,恶霸更是肆无忌惮,附近村子基本都被他嚯嚯遍了。
大妈家的女儿只是出去买了些油, 便被这恶霸给盯上了,光天化日之下揪着他的女儿便朝着一边的地里拉。
他女儿奋力反抗,直接惹恼了这名恶霸,直接被这名恶霸掐死。
人死之后恶霸不以为意,如无事一般直接离开了。
附近村子的女孩不知有多少,都遭到了恶霸的毒手。
李恪听后牙齿咬的咯咯响,这和前世那些办个精神病人证明就为非作歹的坏人有什么区别。
“此人现在何处?”。
大妈指了指另一边“距离此地十五里地,翻过那个小山包就快到了”。
李恪点点头“老张,回去点五百人马,立即随我出发”。
老张“是,殿下”,随后上马快速朝着营地而去。
李恪当然也担心是不是敌人的计谋,将自己骗过去,所以让人回营点齐五百人,十几里地,就算有什么意外,五百人稍微抗上一会,援军便可到了。
不多时,众人已经跟着大妈快到了他们村,李恪左右看了看,村子很小,不似会有藏兵,便让五百随行军先等在了一边的山林中。
李恪几人则与大妈缓缓进入了村子,大妈在前方引路,李恪几人则坐于马上跟着大妈。
这村霸今日也不知是走运还是不走运,李恪几人刚进村便看到四名大汉向他们迎面而来,不等大妈开口介绍,李恪几人便已经猜到了这人是谁。
那嚣张的模样,邋里邋遢的形象,很快便便有一人凑到了朱宝义的马前,一边摸着马,一边摸着朱宝义脚上的短靴。
几人中朱宝义穿着是最随便的,也是几人中看起来最便宜的。
你说这人聪明吧,知道先拿朱宝义试试其他几人的态度,没敢一上来就冲着李恪去,你说他不聪明吧,五个大汉骑着马莫名出现在这,你就敢凑上来。
朱宝义皱眉看着几人,他只感觉自己的鞋都不想要了,但是一想自己要是脱了,以这几人的无耻程度,定会去摸自己的另一只鞋子。
朱宝义嫌弃的时候,这几人还以为李恪几人是好欺的,竟直接上手要将几人从马上拉下来。
这摆明了是要抢马了。
李恪没忍住直接从怀中掏出了短铳,对着其中一人便扣动了扳机。
枪声响起,那人应声倒下,半个脑壳已经不见了踪影,红的绿的流了一地。
剩下恶霸三人见状呆愣片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李恪“不是说一个人么,这怎么四个”。
那大妈回道“起先确实是一个人,这几人是附近村子的,一看装傻可以为非作歹,这才加入进来没几天”。
李恪点点头“那为首的是哪个?大傻”。
大妈指了指缩在最后边的那人。
李恪看着不由得轻笑一声“你看他哪里傻了,遇到危险了还知道躲后边”。
枪声很快吸引来众多村民,一看这几人跪下的模样,大概也看明白了七七八八,但是没有一人敢上前搭话。
主要怕这几人到最后没事,回头又报复自己。
突然一名妇女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哭着将大傻抱在了怀中,一边哭一边说着什么。
李恪看向高藏,高藏皱眉说道“这老太太应该是大傻的亲娘,正说他儿子是傻子,智力不正常,你不能和傻子较真.....”。
李恪不等高藏说完,直接摆了摆手:“呵,行,就算他是傻子,你作为他的母亲你也是么?”。
不等这名妇女回话,李恪大声说道“乡亲们,我乃大唐蜀王,此人的恶行已经声名远播,我今日前来就是给你们做主来的”。
“你们与此人的恩怨,尽可道来,不用担心被报复,大唐来了,百姓就太平了,大唐来了,青天就有了”。
李恪说完,看着围观的众人一脸懵逼,抬手用马鞭抽了一下高藏,后者猛地一缩,开始翻译起来。
不多时,在最先大妈的带领下,众人纷纷跪下开始诉说大傻的种种恶行,有的说到情深处,满眼通红,捶胸拍地。
大傻也明白,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县官舅舅怕是也救不了自己了。
附近村子的人听说了这边的情况,纷纷加入到了声讨中。
李恪都麻了,这大傻真是牛逼,这都一个时辰了,干的坏事都还没有说完。
这期间,李恪也早已经命人抓来了大傻的三族,包括他那县官舅舅。
此地已经有点像后世特殊时期的公审现场了。
两个时辰后,李恪端坐于某村民的院中,院子两边站着兵甲,院中跪着大傻三族,院外围着众多百姓。
由于临时搭建的地方,没有惊堂木,李恪只能拿着一把锤子,在桌上敲了敲后宣布道。
“大傻完全是一个具备认知能力的人,所犯劣行种种,本王就不再一一赘述,现判处,大傻与其帮众,斩立决”。
“大傻的亲眷,明知自己的孩子在智力有问题的情况下,还要让其出来为祸百姓,监管不利,现判处,夷三族”。
“无论是智力缺陷或者年龄尚小,都不能成为为非作歹的借口,今后,但凡有上述两种情况的人员触犯律法,全家获罪”。
虽然两条决定有所冲突,但是这也是众人希望看到的,李恪此举算是给后来的律法完善了一项。
自此之后,凡是有以上两种人员触犯律法,皆是三族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