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这一点对于敌我双方都是真理。
即使我们拥有技术优势,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仍可能被对手抓住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片戈壁上集结,进行适应性训练,确保每位同志都能快速掌握新的战术和技术。”
随着讲解员的话语,ppt切换到了下一张幻灯片,展示了一架看似普通的歼轰7;
只是它换上了黑色雷达罩和整体式座舱前风挡,与最新的歼8c相匹配,同时也能注意到天线布局和机翼设计上的细微变化,以及取消了航炮。
这种专门为整个飞行编队提供电磁掩护的电子战机,王致以前只在国外军事文献中读到过。
作为去年年初对抗行动的一员,他清楚记得当时并没有这些先进装备。
如果有,就不会被对方几架EA-6b弄得手忙脚乱了。
“嘶……”
王致轻轻挠头,难以置信这些先进装备竟然在过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出来。
这一刻,他对人民军队的进步速度感到惊讶不已。
会议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后半部分着重于任务分配和技术培训。
尽管日程紧张,但飞行员们的安全始终放在首位。
于是,在完成所有议程之后,安排了一场带有动员性质的晚宴,让来自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军种的指战员们得以交流互动。
即便如此,刚刚接收大量信息的大家,自然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到来的任务之上。
赵毅在散会后轻声对王致说,这次任务的设计让人精神一振,不管最终能否成功,光是听就让人热血沸腾。
“海浪97”行动的新闻前几天才播出,赵毅原本以为像以往一样,航空兵只能在一旁观战,主力还是交给水面舰艇部队。
然而,师长唐亦臻却打断了他们的低语。
“过去的日子,你以为我们甘心当旁观者吗?”
唐亦臻转过头来,尽管语气依然严厉,但脸上洋溢着自豪:“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歼6战斗机连飞到指定地点的油都不够;
后来有了歼8II,也只能在靠近琼省的几个岛屿周围巡逻。而现在,只要一次空中加油,我们的航程就能超过4500公里。
你们要争气,在接下来的两周内练好空中加油技能,这对完成任务至关重要。”
“是!”飞行员们齐声回应:“保证完成任务!”
在前往食堂的路上,王致向唐亦臻申请后,和另外两位飞行员特意绕道参观了停放伊尔78加油机和歼轰-7战斗轰炸机的机库。
拥有十年飞行经验的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如此庞大的飞机。
他轻轻触摸驾驶舱下的雷达罩,感叹于为了适应前线机场条件而保留的领航员舱设计,以及因此下移的雷达位置。
“真壮观啊。”
赵毅抬头望着垂直尾翼,不禁赞叹:“一架这样的飞机应该能为整个大队提供燃油吧。”
地勤人员笑着回答:“这架伊尔78可以装载最多65吨燃油,对于一个12架飞机的大队来说,确实差不多足够了。
不过,空中加油不像地面那样可以加满油箱,每架飞机平均5吨燃料已经足够。”
王致看着忙碌的地勤人员,心中涌起一丝感慨:“要是这些飞机都是国产的就好了。”
郑良群之前的报告指出,虽然国产飞机可能在纸面性能上不如进口型号,但在维护保障和出动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它们仍然有着独特的优势。
战争归根结底是资源和耐力的较量,自主生产能力确保了在对抗中不会因物资短缺而受制于人。
“这算什么。”
一位地勤人员走过来喝水,边扶正帽子边插话道:“我刚入伍时,负责的是c46运输机,现在你们大概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有一次我检查一架飞机,发现它的铭牌显示是1943年出厂的,我们的机务大队长告诉我,那架飞机曾经飞越驼峰航线。”
王致几人转过头,看到一名有着二十年军龄、佩戴着三级士官标志的老兵。
尽管士官再资深也需遵循指挥链,但由于他们不属于同一军种,且王致等人较为年轻,彼此间的礼节自然就少了些。
“后来我调到了其他部队,开始维护国产运7,接着是运8,直到前两年换装伊尔76。这期间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
“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我认为在你们退役之前,我们国家应该能够制造出类似的运输机了!”
……
与此同时,在海空军紧锣密鼓筹备对英行动之际,许宁与611所的团队正紧张完成歼10战斗机首版喘振预测系统的开发。
由于无法临时改装AL31FN发动机,当前策略是在检测到喘振预兆时,通过减油门和强制改平来减少供油和进气问题,防止进入危险的喘振状态。
虽然系统还不完善,但在试飞阶段,它已是一道关键的安全保障。
华夏航空工业在过去试飞过程中,许多事故都是由发动机喘振引起的。
因此,在实现了基本控制逻辑后,许宁的工作重心又回到了咏都,准备将该系统整合进歼10的飞行控制系统中。
几个月后,他在132厂总装车间再次见到了1001号原型机。
这次它已经接近完工,但因为尚未进入飞行测试阶段,机体仍保留着原始的银白色结构漆面,而非外场常见的黄色涂装。
“小杨,小许。”
宋闻聪副总师迎上来打招呼,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凌乱的头发显示出这段时间的辛劳。
自从副总设计师杨未被许宁“借走”协助项目以来,他的工作量显着增加。
“真的很感谢宋总,借用杨总这么久。”
车间里的同事们被许宁的到来逗笑了。
“没关系。”
宋闻聪握着许宁的手笑道:“我们只是担心你把十号工程给忘了。”
玩笑过后,大家很快回到了正题。
“飞机下线后,我们已经测试了电力和液压系统。按计划,下周要进行发动机启动测试,但如果你们需要时间,我们可以稍作延后。
十号工程对我们来说是头等大事,安全比速度更重要。”宋闻聪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