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意思。”许宁自语道,并拿起一张打印纸开始总结要点。

首先,要选取适当的空间正交基函数,并利用时空分离技术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分解成时间和空间两部分。

然后,结合非线性伽辽金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一个小时后,草稿纸上布满了他的笔记。

尽管文章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抛物型系统作为例子,但两个应用实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比摘要所承诺的还要出色。

这篇文章原本可以在更高影响力的期刊发表,可能是出于人情关系才出现在当前刊物上。

更让许宁惊讶的是,他发现了作者未提及的应用潜力——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热和流体流动计算,经过调整后还可以用于质量传递问题和化学反应过程。

这意味着化工生产中涉及的“三传一反”(即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都能被此方法涵盖。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万能。尽管其适用范围广泛,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许宁看着满桌的草稿纸,意识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面对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科学家们尝试通过简化的方式来理解它们。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空间基函数和权重残差法,将复杂系统的无限维度缩减为有限的常微分方程,从而更容易处理。

不过,这种方法本质上还是基于线性的假设,对于那些高度非线性的现象来说,可能并不完全适用。

而且,选择不同的基函数可能会导致结果与实际系统的特性不符。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隔壁房间里那台正在运转的强大计算机。

理论上,直接按照文献中的方法进行计算是可行的,但考虑到目前计算中心刚刚启动,这台超级计算机已经承担了不少项目,如果再加上这个,负担会更加沉重。

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即便是简单的相控阵雷达研发,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力热电耦合分析,更不用说这样复杂的计算了。

显然,这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或许可以考虑平衡截断或最优化方法?”

他自言自语道,并再次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地书写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深人静,月亮升起又落下,黎明的曙光逐渐照亮了房间。

终于,在用尽最后一张打印纸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至关重要的线索。

当他回顾整个过程时,意识到大部分的想法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幸运的是,他成为了那个把所有碎片拼接在一起的人。

尽管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看,他的理论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将其应用于实践。

毕竟,在计算机科学的世界里,速度往往比绝对的准确性更为重要。

因此,即使存在风险,也值得先将这些初步的想法付诸实施,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进。

这岂不是美事一桩?

编程世界里,问题和错误是家常便饭,遇到bug就解决它们吧。

有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意外发现创新点。

A站就是这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毕竟,许宁所在的领域是应用科学,不像基础科学那样追求理论突破。

这次他的成就,如果能充分发展,几乎可以为工程计算开辟一片新天地。

放松下来后,困意如潮水般涌来。即便之前有过充足的睡眠储备,但连续的工作加上这一晚上的熬夜,还是让他感到体力不支。

一般人这时会选择休息,再以饱满的精神继续工作。

然而,许宁却有不同的选择。

因为一个完整的思路已经在他脑海中成形——这意味着他可以采取特别手段。

他打开系统面板,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变化……

【科研点数:1000

理论水平:LV3(8800\/)

工程经验:LV2(4000\/)

管理能力:LV2(3000\/)

综合能力:LV2

进行中的项目:0

可启动的新项目:2】

停滞在LV2长达一年的理论水平,在一夜之间悄然升级。

更惊人的是,升级后他还积累了8800点经验值。换句话说,刚才那场思维风暴直接给他带来了超过一万点的理论经验值。

或许,这就是他在某个瞬间灵感乍现的原因。

许宁的想法还在酝酿阶段,尚未对外界产生显着影响,因此他的科研积分只增加了100分。不过他并不着急。

带着初步的构思,许宁向系统提出了一个项目建议。

他并未打算立刻着手开发复杂的仿真建模软件,因为这超出了个人能力范围,即便是借助系统的帮助,手动编写代码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反,他选择先优化方法,使其能更好地处理多种类型的偏微分方程组。

不出所料,这个改进方案得到了系统的认可,并且只需要支付50个科研点数。

这是因为当许宁提交给系统的思路越完善,系统需要补充的工作就越少,从而消耗的点数也就越低。

50点的花费表明后续工作虽然繁琐,但主要集中在技术实现而非创新研发上。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当许宁终于走出实验室时,计算中心的同事们都被他那凌乱的发型、满脸胡茬和苍白的脸色惊到了。

特别是唐正林,他正巧在这里等待项目的进展报告。

唐正林深知许宁的研究对军工学院发展的重要性,看到他如此疲惫,心中满是担忧。

“小许,你这是怎么了?”唐正林快步上前,扶住摇晃的许宁问道。

“没怎么,这两天研究了个问题,有点入迷了。”

许宁轻描淡写地回答,揉了揉酸痛的脖子。

事实上,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全身都感到酸痛。

唐正林见状不放心,叫来一位助手,两人一起将许宁送回家,并从食堂取了些食物给他留下。

确保这位关键人物得到适当的照顾,对于整个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