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许宁自语道,并拿起一张打印纸开始总结要点。
首先,要选取适当的空间正交基函数,并利用时空分离技术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分解成时间和空间两部分。
然后,结合非线性伽辽金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一个小时后,草稿纸上布满了他的笔记。
尽管文章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抛物型系统作为例子,但两个应用实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比摘要所承诺的还要出色。
这篇文章原本可以在更高影响力的期刊发表,可能是出于人情关系才出现在当前刊物上。
更让许宁惊讶的是,他发现了作者未提及的应用潜力——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热和流体流动计算,经过调整后还可以用于质量传递问题和化学反应过程。
这意味着化工生产中涉及的“三传一反”(即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都能被此方法涵盖。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万能。尽管其适用范围广泛,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许宁看着满桌的草稿纸,意识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面对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科学家们尝试通过简化的方式来理解它们。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空间基函数和权重残差法,将复杂系统的无限维度缩减为有限的常微分方程,从而更容易处理。
不过,这种方法本质上还是基于线性的假设,对于那些高度非线性的现象来说,可能并不完全适用。
而且,选择不同的基函数可能会导致结果与实际系统的特性不符。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隔壁房间里那台正在运转的强大计算机。
理论上,直接按照文献中的方法进行计算是可行的,但考虑到目前计算中心刚刚启动,这台超级计算机已经承担了不少项目,如果再加上这个,负担会更加沉重。
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即便是简单的相控阵雷达研发,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力热电耦合分析,更不用说这样复杂的计算了。
显然,这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或许可以考虑平衡截断或最优化方法?”
他自言自语道,并再次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地书写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深人静,月亮升起又落下,黎明的曙光逐渐照亮了房间。
终于,在用尽最后一张打印纸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至关重要的线索。
当他回顾整个过程时,意识到大部分的想法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幸运的是,他成为了那个把所有碎片拼接在一起的人。
尽管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看,他的理论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将其应用于实践。
毕竟,在计算机科学的世界里,速度往往比绝对的准确性更为重要。
因此,即使存在风险,也值得先将这些初步的想法付诸实施,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进。
这岂不是美事一桩?
编程世界里,问题和错误是家常便饭,遇到bug就解决它们吧。
有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意外发现创新点。
A站就是这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毕竟,许宁所在的领域是应用科学,不像基础科学那样追求理论突破。
这次他的成就,如果能充分发展,几乎可以为工程计算开辟一片新天地。
放松下来后,困意如潮水般涌来。即便之前有过充足的睡眠储备,但连续的工作加上这一晚上的熬夜,还是让他感到体力不支。
一般人这时会选择休息,再以饱满的精神继续工作。
然而,许宁却有不同的选择。
因为一个完整的思路已经在他脑海中成形——这意味着他可以采取特别手段。
他打开系统面板,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变化……
【科研点数:1000
理论水平:LV3(8800\/)
工程经验:LV2(4000\/)
管理能力:LV2(3000\/)
综合能力:LV2
进行中的项目:0
可启动的新项目:2】
停滞在LV2长达一年的理论水平,在一夜之间悄然升级。
更惊人的是,升级后他还积累了8800点经验值。换句话说,刚才那场思维风暴直接给他带来了超过一万点的理论经验值。
或许,这就是他在某个瞬间灵感乍现的原因。
许宁的想法还在酝酿阶段,尚未对外界产生显着影响,因此他的科研积分只增加了100分。不过他并不着急。
带着初步的构思,许宁向系统提出了一个项目建议。
他并未打算立刻着手开发复杂的仿真建模软件,因为这超出了个人能力范围,即便是借助系统的帮助,手动编写代码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反,他选择先优化方法,使其能更好地处理多种类型的偏微分方程组。
不出所料,这个改进方案得到了系统的认可,并且只需要支付50个科研点数。
这是因为当许宁提交给系统的思路越完善,系统需要补充的工作就越少,从而消耗的点数也就越低。
50点的花费表明后续工作虽然繁琐,但主要集中在技术实现而非创新研发上。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当许宁终于走出实验室时,计算中心的同事们都被他那凌乱的发型、满脸胡茬和苍白的脸色惊到了。
特别是唐正林,他正巧在这里等待项目的进展报告。
唐正林深知许宁的研究对军工学院发展的重要性,看到他如此疲惫,心中满是担忧。
“小许,你这是怎么了?”唐正林快步上前,扶住摇晃的许宁问道。
“没怎么,这两天研究了个问题,有点入迷了。”
许宁轻描淡写地回答,揉了揉酸痛的脖子。
事实上,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全身都感到酸痛。
唐正林见状不放心,叫来一位助手,两人一起将许宁送回家,并从食堂取了些食物给他留下。
确保这位关键人物得到适当的照顾,对于整个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