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1661年,康熙二年五月初,大江以南天气渐暖,草木旺盛花团锦簇,处处都是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南京城皇宫的御花园,朱慈炯正一脸轻松和郑经闲聊着,还不时逗弄着刚出生月余的好大儿“朱和塳”。

这就是朱慈炯最大的“收获”,他的成就感甚至比取得一场大战的胜利还要高,一颗心有了坚实的寄托。

朱和塳小朋友刚喝饱奶水正心满意足,在朱慈炯的轻摇中,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开始昏昏欲睡。

在稍远处,凌锦在两个侄女儿陪伴下,正和“郑夫人”一起逗弄着郑经的好大儿,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凌锦不时偷眼瞟一眼朱慈炯,非常担心大老爷们行动粗疏,不能照看好娇嫩的好大儿。

朱慈炯浑不在意,经过月余的艰苦训练,他已然是个熟练的“奶爸”了,时刻都要和好大儿培养感情。

郑经在南京呆了几个月,喜欢上了轻松自在的生活,不复当初的拘束和惶恐,他正和朱慈炯谈着南方的大战:

“太子殿下,闽王确实精于海战之道,从此以后在浩瀚的南部海疆之上,只有我大明海军横行啦。”

“不过那施琅呐,微臣却觉得情有可原,并不是非杀不可的!殿下你想想,闽王甚至要杀掉我和我娘亲呐。”

“他啊,是当世最刚愎、最无情的人了,我娘亲竟还舍不得他,不愿一起来南京生活。呵呵。”

郑经的两句话里,把他和郑成功的疏离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话里话外仍饱含不少愤懑之情。

朱慈炯也不在意,他觉得在华夏大地上,父与子的关系甚至比所谓的“婆媳”关系更加奇怪。

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传承,更是一种奇怪的竞争和对立关系,直至父亲老去,儿子彻底成为一家之主,关系才再度成为至亲模样。

朱慈炯略微沉思,便开口说道:“孤王亦认同爱卿所说,施琅有可恨之处,也是个可怜之人啊。”

“孤王亲自和他谈了谈,已然决定不再杀他了,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希望他不要令人失望。”

“福建、广东的战局,现下正在对峙阶段,自有他出力的地方。”

郑经闻言一喜,很为郑家曾经的老臣子高兴,能活着总归是好的,死了可就万事皆空了。

他高兴了一会,又轻松的开口问道:“当今天下大势,微臣觉得大明定能再现往日辉煌,必能再度一统天下。”

“殿下呐,您将来打算如何安置他们郑家呐?天下一统,总不能让他们在割据一方成为军阀吧。”

郑经的话语,总算把朱慈炯弄得一头黑线了,“他们郑家”这个词啊,从郑经口中说出来,真是怪异万分。

朱慈炯无奈的看了看一脸无所谓的郑经,语气轻松的说道:“闽王的想法,似乎是领着郑家下南洋,占据一地建个小王国。”

“孤王亦觉可行,并不反对闽王的想法!华夏之人能勇敢的闯出去,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建立王国,孤王乐见其成。”

郑经闻言一愣,咬牙切齿的冷哼道:“他真敢想,这个选择倒是很符合他的性子,情愿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厮混。”

“他也不想想,郑家的根可是在闽地的,在大明治下不好么,非要背井离乡做孤魂野鬼?哼。”

郑经这货怨气未消,只要他老爹选择的,他必然是要反对和诋毁一下的,不管任何事情。

朱慈炯却来了兴致,他看向有些情绪的郑经,轻笑着说:

“不管爱卿如何不满闽王,郑家家业必然由你继承的,无论是孤王还是闽王,都是如此认为的。”

“孤王很好奇,不知爱卿继承家业之后,又会作何选择?是留在大明治下安享富贵,还是去海外闯出一片天地?”

郑经听了朱慈炯所言的闽王亦认为必由他继承家业,颇有些百感交集的表情,沉默了好一会才继续开口:

“微臣如果继承家业,绝不令郑家出海,必须扎根在福建之地,列祖列宗的宗祠都在呢。”

“届时殿下派人把海陆军队都整编了,再给微臣一个高爵厚禄,给郑家的那些将领一个出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出海立国么,微臣也读过史书,觉得除非能由华夏直接统治,否则反而会比蛮夷更能给中央王朝带来伤害。”

朱慈炯被郑经的话惊呆了,没想到这家伙心中自有一套见识,似乎也有一些道理。

他思忖了一会,也不知道郑经所言是对是错,便很快将之抛之脑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吧。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朱慈炯也劝慰了郑经一番,让他多多与父亲郑成功通信,缓和父子间紧张关系。

郑经默然不语,一时之间心结仍未打开,这也令朱慈炯无可奈何,只能想着时间久了后,应当会好些。

朱慈炯见郑经言语之中,颇为想念母亲,便答应写信给郑成功,令其同意夫人董酉姑至南京暂住。

郑经大喜过望,连连感恩称谢,一直有些郁郁的心情,瞬间转变成喜气洋洋的样子。

不久之后,郑经便领着“夫人”昭娘抱着儿子告辞而去,兴冲冲的赶回去准备迎接母亲的到来。

凌锦也来接过了熟睡的好大儿,在两个侄女叽叽喳喳的低声笑谈中,回了寝宫。

朱慈炯又独坐了片刻,这才起身返回了御书房,去处理那些永远弄不完的政务去了。

另有一件大事,也需要他认真琢磨一番,新年后大明又新招募了一些新兵已训练完毕,加之之前留守的共有五万人了。

他要谋划好,把这五万人分派好,或是派去湖北战场或是派去福广战场,尽早在某一方向底定大局。

他得到了来自北方的密报,建奴朝廷已深感危机深重,已经在筹谋着全力反击之事,这必将是明清间的绝世大战,须早做应对。

科学院也要专程去一趟的,听说那边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想必会有惊喜给自己,当然自己的内帑看来又得破费了。

宋应星老院长近期身体状况不佳,也许好好探望一番,决不能把老人家累坏了,必须安排一个“休息监督者”了。

还有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要斟酌,大明的吏治终是出了问题,也需要和张煌言商议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