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听风雨轩

首页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之最强纨绔 晚唐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西明离火 红楼群芳谱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 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听风雨轩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文阅读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txt下载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17章 灵堂肃穆送忠魂,蜀道辞行赴江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黄忠病逝后,众人悲痛不已,议定将其厚葬于定军山,并为其拟追封“壮侯”,并同时着手筹备葬礼。灵堂内外,吊唁者络绎不绝,众人各司其职,妥善处理各项事宜。

天光渐亮时,黄忠府邸的灯笼仍悬在檐下,昏黄的光晕漫过窗棂,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凝的肃穆。

关羽与诸葛亮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的沉重如出一辙——黄老将军终究还是走了。这身后事,唯有办得妥帖周全,方能告慰他一生忠勇。

两人不多言语,默契地分了工:关羽性子沉稳,便主理接待吊唁宾客;诸葛亮心思缜密,便统筹灵堂布置、送葬流程等细务,务求处处周全。

此时,灵堂已布置完毕。杨再兴将灵堂设在了府中正厅,正中悬着黄忠的遗像。画中老将身披铠甲,手握长刀,目光依旧炯炯如炬,一如生前那副随时能提刀奔赴战场的模样。

画像前的香炉里,青烟正袅袅升起,两侧素烛摇曳,白花静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伤。来往仆从将脚步放得极轻,仿佛生怕脚步声惊扰了这位刚刚歇下的老将军。

吊唁的长队从清晨便蜿蜒在府外。朝中百官、军中将领自不必说,益州的乡绅父老、曾受他庇佑的百姓也捧着香烛赶来,灵堂内外不时响起低低的啜泣,混着烛火噼啪声,更显肃穆。

关羽一身素服守在灵堂左侧,见人前来便拱手还礼,动作间带着沉沉的敬意;张飞则守在灵柩旁,双手按在棺木上,任谁上前慰问,都只瓮声瓮气地应一声,粗粝的嗓音里压着难掩的悲恸。

另一边,诸葛亮正忙着敲定各项事宜:从拟定抚恤章程,到排定送葬队伍的序列,与匠人细细商议墓碑碑文。

间隙,还要提笔撰写奏文。笔下罗列着黄忠的生平功绩,尤其是定军山斩夏侯渊、江上截杀护君主等大事,字字句句都透着敬重。

杨再兴里外奔忙,这边刚指挥人手完善好灵堂布置,便又吩咐人快马赶去定军山选址,确保葬礼能依时顺遂。

而李彦则陪在关索身边,一边劝他节哀,一边偶尔指点几招武艺,欲借此转移些心神,好让他稍稍纾解悲戚。

黄月英带着诸葛瞻默默打理府内杂事,安排仆从备下丧宴,招待前来帮忙的亲友,凡事都井井有条,只是眉宇间那抹愁绪,始终未曾散去。

出殡前夜,月色如纱,朦胧地笼着整座府邸。灵堂内,几盏长明灯在微风中摇曳,昏黄的光晕映着黄忠的灵柩,更添几分肃穆。

忽闻府外传来轻叩声,仆从低眉通报:“宫中来人了。”众人正自诧异,只见刘谌母子一身素缟,在两名内侍的陪同下,悄无声息地步入灵堂。

年方十岁的刘谌,身形尚显稚嫩,虽面带哀戚却难掩眉宇间的贵气;身旁的李贵人一袭素裙,鬓边仅簪一朵白花,神色沉静肃穆。

母子二人缓步走到灵前,恭恭敬敬地奉上香烛,对着灵柩深深叩拜。

“黄将军,当日叛军破宫之际,若非您派重兵护佑,我与母妃怕是早已性命难保。这份恩情,谌永世不忘。”

刘谌的声音尚带着童声的清亮,字字却掷地有声,透着远超年龄的郑重。李贵人则垂首默默拭泪,对着灵柩缓缓福身三次,每一个动作都浸透着真切的敬意。

暗处的诸葛亮见此情景,心头猛地一沉,面色不由一凝。他目光紧锁着母子二人,思绪飞速翻涌:“照古制,李贵人身为陛下眷属,当深居后宫,行动素来受‘后宫不得干政’的礼制约束,寻常出宫已属罕见。”

“而吊唁大臣本是外朝事务,她却公开露面,全然违背了嫔妃‘深居简出’的规范。即便黄老将军功勋卓着,她大可差内侍或女官代为慰问,何必亲自前来?”

“再说蜀王,成都虽是他的封地,但皇家礼仪岂容轻废?况且这母子二人前来,竟未提前知会云长、翼德或是自己,这般行事,实在不合规矩。”

“此事传扬若出去,难免引人非议,甚至可能被有心之人曲解为‘后宫干政’、‘皇子私结外臣’,届时怕是要生出无数风波。”

关羽与张飞也注意到了这边,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讶异。张飞性子急,刚要迈腿上前问话,却被关羽悄悄拉住——此刻并非问话的时机,只能暂且静观其变。

刘谌母子行完礼,并未多留。李贵人只是对着守在灵旁的关索道:“关索贤兄,还望节哀。黄老将军的后事,若有需我母子效力之处,尽管开口。”关索哽咽着道谢,目送二人的身影消失在沉沉夜色中。

待脚步声远去,张飞才忍不住低声道:“他们怎地这般悄无声息便来了?连个招呼都不打。”

关羽沉声应道:“许是怕惊扰了老将军,又或是不愿麻烦旁人吧。”

诸葛亮走上前,眉头紧锁:“此事还需多加留意,莫要让外人嚼了舌根。”

回宫的马车上,帘外风光渐退,李贵人望着身侧端坐的刘谌,眸光微转,轻声考较道:“皇儿,你可知此番前来吊唁黄老将军,藏得是何深意?”

刘谌闻言,稚嫩的脸上露出几分思索之色,眉头微蹙片刻,才朗声应道:“儿臣以为,算是……亮明了我等的态度。二位叔祖父与振武伯父皆是忠义之辈,我等这番心意,纵有些刻意,总能在他们心里留些分量。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我等如此作为,怕也是已入了诸葛司徒的眼。”

李贵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旋即敛去,声音压得更轻:“皇儿,你与母妃说实话,你对那张皇位,可曾有过半分念想?”

刘谌闻言慌忙摆手,小脸上满是郑重:“自然没有!儿臣能得这蜀王之位,便已是泼天之幸,怎还敢有那非分之想!”

“那便最好。”李贵人指尖拂过他的发顶,语气带着几分释然,“为了这蜀王之位,你振武伯父不知费了多少心力,你可得记在心里,莫要辜负了他。你既无那份心思,母妃便帮你稳稳坐实这贤王的名声。”

说着,她话锋一转,眼神沉了沉:“皇儿,你须时刻谨记,诸葛司徒是个通透之人。你若事事缩手缩脚,反倒容易招他疑心。唯有将一切摆到明面上,方能让他宽心些。只是……母妃往后怕是……再也不能常伴你左右了。”

“母妃!”刘谌猛地攥住她的衣袖,小脸上满是焦急,“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贵人轻叹一声,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诸葛司徒前往临淄后,定会向你父皇谏言,将我召回长安皇宫。昔日陛下封你为蜀王时,原是念你年幼,才留我在身边照料。”

“如今……我的谌儿都长成小大人了,我也该回去陪你父皇了。说起来,这两三年未见,心里头也怪想念他的。”

见刘谌眼圈泛红,她忙强扯出笑意,指尖拭过他的眼角:“谌儿莫哭!我已得了信儿,诸葛司徒一行过几日便要启程赶赴江东,到时你随我一同出宫送行。”

“有些话……也该与你振武伯父好生托付一番了。你给我记住了,只要抓牢他这棵大树,往后这朝堂上,便无人可扳得倒你。”

刘谌用力点头,小手紧紧攥着李氏的衣袖,眼眶里的水光却怎么也忍不住,簌簌地落了下来。

次日,天色微阴,铅灰色的云絮低垂在成都上空,带着几分沉郁的肃穆。

黄忠的灵柩由八名精壮士卒稳稳抬着,关羽、张飞、诸葛亮、杨再兴四人亲自扶着棺木两侧,缓步走在最前,玄色丧服在阴风中微微飘动,每一步都似坠着千斤重。

后面则跟着关索、诸葛瞻等晚辈,再往后是成都百官、军中将领,最后是自发前来送行的百姓,队伍绵延数里,哭声、哀乐声交织在一起,听得人心头发沉。

送葬队伍行至成都城门时,路边早已跪满了百姓。百姓们不断捧着纸钱往火盆里添,火光跳跃间,纸灰纷飞如蝶,口中反复念着“黄将军一路走好”,声音哽咽,断断续续。

关羽望着这满城哀恸的景象,喉头重重滚动了几下,粗粝的手掌在棺木上轻轻按了按,对身旁的诸葛亮叹道:“汉升老哥戎马一生,能得百姓这般真心敬重,这辈子也算值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扫过路边哭红了眼的百姓,又落回灵柩上,眼中满是感慨。

待灵柩送上前往定军山的马车,关羽将廊下取来的那几张旧弓,亲自用素布仔细裹好,郑重地放进车厢:“这些物件,得陪老将军归葬定军山。将来入了公祠,也好让后人都好生瞻仰一番。”

话落,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送行的人望着车队渐渐远去,直到身影缩成黑点,才慢慢散去。风卷起地上的纸灰,打着旋儿飞向天际,像是在为这位老将军,送上最后一程。

头七过后,成都城中那浸骨的哀戚总算淡了几分,街巷间的素白幡旗渐少,只是往来行人的脚步仍带着几分沉缓。

众人也开始收拾起行装,将先前拟定的行程重新拾掇起来——先赴江东,再转道前往临淄前线。

待到出发那日,天色微亮时,关羽一行人便已来到了成都城门处。城门下,蒋琬与关索早已等候多时,两人皆是一身常服,见众人到来,忙上前见礼。

“公琰、索儿,勿须多礼!”关羽抬手示意,目光扫过两人,“益州诸事,便托付于尔等了。”

蒋琬拱手道:“大司马放心,琬与小关将军定当尽心竭力。”

正说着,远处传来车马声,众人转头望去,只见刘谌母子的车驾正缓缓驶来。车停稳后,李贵人携刘谌下车,母子二人皆是便服打扮,显然是刚从宫中赶来。

“谌儿拜见二叔祖、三叔祖、伯父、司徒大人。”刘谌规规矩矩地上前见礼,声音清亮,“听闻诸位今日启程,我与母妃特来送行。”

李贵人亦上前福身:“诸位一路保重!待到了江东,还请振武贤兄替我向雯儿姑娘问声好,盼她顺遂生产。”

杨再兴忙拱手道:“多谢李贵人挂心,我定当带到。”

诸葛亮看着眼前的刘谌母子二人,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这母子俩,前两日夜里刚来吊唁过黄老将军,今日又特意赶来城门送行,这般频繁露面,虽是礼节周到,却也难免引人遐想啊!

但他面上并未显露,只是颔首道:“有劳贵人与殿下特意赶来,我等记下了。”

张飞性子最是直接,见状哈哈一笑:“谌儿有心了!你好好在成都待着,待俺日后回来,再教你几套剑法!”

刘谌脆生生应道:“多谢三叔祖!”

关羽看着刘谌,想起当日在镜中见他自刎于宗庙,忙温声道:“谌儿,蜀地虽安稳,却也需勤学不辍,可莫要辜负了你父皇的期许。”

“谌儿记下了。”刘谌点头,目光落在杨再兴身上,“伯父,我听闻江东的鲈鱼最是鲜美,待侄儿再长几岁,定要去尝尝。”

杨再兴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好啊!他日,伯父定在江东等着你。只是,出行前你可得先征得你父皇的应允才行哦!”

一番话别后,李氏拉着刘谌后退了几步。诸葛亮趁机走到蒋琬身边,拉着他走到僻静处,神色凝重地道:“公琰,我等今日便要离去了,益州之事,还需你多费心。”

蒋琬拱手应道:“司徒放心,琬定当尽心。”

诸葛亮听罢,目光朝刘谌母子的方向扫了一眼:“王宫中的动静,要多留意些。吾并非怀疑什么,只是皇家之事,需格外谨慎,莫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话音刚落,他忙解释道:“陛下早已立了大皇子为太子,我等身为臣子的,自当全力辅佐。你也知晓,未迁都时,我儿便与庞宏、继祖皆是太子伴读,跟着董太傅念书……”

“当年在宫中,张皇后待瞻儿他们极好,时常给带些点心,天冷了还让人送炭火。如今皇后不在了,这份人情,我总得替孩子们还上。”

“再者,云长、翼德、振武他们,也皆是坚定站在太子身后的。我等做臣子的,立场得稳,绝不能让任何可能动摇国本之事发生。”

“蜀王母子虽素来安分,但身处皇家,难免被人议论,你多照看着些,这既是护着他们,也是护着益州的安稳。”

蒋琬闻言恍然大悟,忙道:“司徒考虑周全,琬明白了,此事定会妥善处置。”

“还有益州本土的派系,”诸葛亮继续补充道,“他们在蜀地根基深厚,你既要善用其力,也要防着他们抱团。若有棘手之事,可差人去长安问庞司空,或是直接传信与我。”

“琬记下了。”蒋琬一一应下,将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

另一边,关羽将关索叫到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索儿,我与你三叔他们这便要走了。黄老将军传授你的刀法,切记勤练,不可懈怠。”

关索红着眼眶点头:“孩儿记住了,每日定当勤练不辍!”

“不止要勤练,”关羽眼中带着期许,“黄老将军的刀法沉稳刚毅,如磐石立崖;而为父教你的刀法则重刚猛迅疾,似猛虎下山。你若有悟性,不妨试着将二者融合,取其精华,创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刀法。如此,才算不负黄老将军的教导,也不负你这些年的苦功。”

关索闻言,心中一动,重重叩首:“孩儿定当努力,不辜负父亲与师父的期望!”

关羽扶起他,又叮嘱道:“益州是大汉的腹地,也是黄老将军死死守护的地方。你当与公琰同心协力,好好治理,莫让百姓失望,莫让长眠在定军山的老将军失望。”

“孩儿遵命!”关索挺直腰板,声音坚定。

此时,远处的李贵人对刘谌递了个眼色,母子二人一同走到了杨再兴面前。

“伯父,”刘谌上前一步,对着杨再兴深深一揖,“昔日若非伯父在父皇面前举荐,侄儿也得不到这蜀王之位。这份恩情,侄儿没齿难忘,今日特来谢过。”

杨再兴忙扶起他:“谌儿不必如此,你本就聪慧懂事,陛下封你为蜀王,也是看中你的品性,与我之举荐并无太多关系。”

李贵人在旁轻声道:“振武贤兄说笑了,谌儿能有今日,你在其中的费心,我这做母妃的都看在眼里。今日,斗胆拜托贤兄一件事——谌儿年纪尚小,在蜀地行事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日后若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长安,还望贤兄在朝中能多帮衬着些,莫让朝臣们因些许小事便横加诟病。”

杨再兴闻言,脸上露出几分犹豫。他自然明白李贵人的意思,刘谌身为蜀王,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家体面,但自己若贸然插手,难免会有“结党”之嫌。

李贵人见他迟疑,又缓声道:“贤兄无需有所顾虑,谌儿这孩子,素来懂事,心里只想着如何当好这个蜀王,让蜀地百姓安稳度日。

他常说,能得父皇恩准镇守蜀地,已是天大的福气,从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毕竟……太子殿下聪慧仁厚,早已是朝野公认的储君,谁又会去做那不合时宜的事呢?”

这番话虽说得含蓄委婉,却将意思表得明明白白。杨再兴看着眼前母子二人的表情,不似作伪,又念及后世对刘谌的风评确实不差,便点头道:“贵人放心,贤侄若真是为蜀地百姓谋福,行事妥当,我自会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公道话。”

李氏脸上露出笑意,忙示意刘谌道谢。刘谌再次拱手:“谌儿,谢过伯父。”

这边话音刚落,关羽与诸葛亮那边也已交代完毕。张飞早已按捺不住,翻身上马,粗声嚷嚷:“好了好了,该走了!再磨蹭下去,天黑都到不了下一个驿站!”

众人纷纷上马登车。诸葛亮最后看了一眼成都,随即对蒋琬、关索与刘谌母子拱手道:“我等这便告辞了。”

关羽勒住马缰,赤电马打了个响鼻,朗声道:“出发!”

话音刚落,马蹄声响彻城门,一行人迎着晨光,朝着江东方向缓缓驶去。蒋琬、关索与刘谌母子站在城门下,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

刘谌望着远方,轻声道:“母妃,伯父他们走了。”

李氏轻抚着他的头:“嗯,走了。咱们也该回宫了。”

马车缓缓驶向城门,刘谌靠在车窗边,看着城外的田野,忽然道:“母妃,伯父会帮我们的,对吗?”

李氏笑着点头:“会的。只要我们安守本分,便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车内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车轮滚动的声音伴着晨光远去。而城门处的蒋琬与关索,也转身朝着城内走去,益州的重担,已稳稳落在了他们肩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忠魂远去蜀地悲,众将辞行赴江东。前路漫漫多未知,各担重任踏征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好色小姨 我的治愈系游戏 血圣 我的26岁女房客 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 斗罗:武魂铁棒,小舞被玩坏了 田野花香 甄嬛传之亲一口我的华妃老婆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都回到58年了,我还不能躺平 御心香帅 原神:我在提瓦特当乐子人 开局道祖境,座下弟子皆是大因果 修仙归来在都市 婚前婚后之大龄剩女 曼陀罗妖精 都市大巫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1978,黄金年代 斗破:我能强化万物 
经典收藏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靖康之耻?本太子杀到金狗叫爸爸 大哥,臣弟助你上位 为了不被充军,我靠种地富甲一方!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惊!我成了女频文主角 神话版三国 威远侯府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亮剑:让你抗战,没让打到东京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千收尸军,杀到天下尽归心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我,大楚最狂太子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大唐躺平王 玉符传奇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清宫秘史十二章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水浒之往事随风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寒门状元路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云起惊鸿客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英烈传奇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听风雨轩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txt下载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最新章节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