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383章 再兴书房愁情笺,剑影补书诉衷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3章 再兴书房愁情笺,剑影补书诉衷肠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杨再兴与陆抗商议完荆州、江东之行,完成了政务交接后回到家中。杨再兴与剑影相聚了片刻,便前往书房准备着手操办与剑影的婚事。此刻,他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告知远在江东的甄宓,自己即将要与剑影成婚的消息。

书房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杨再兴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张布帛,手中的毛笔蘸满了墨汁,可笔尖悬在布帛上方,迟迟未能落下。他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纠结与挣扎,数次提笔,却始终无法写下一个字。

要如何向甄宓开口呢?告知她自己即将与“剑影”成婚的消息,这实在是个艰难的抉择。他深知,这封信一旦寄出,便如覆水难收,会在甄宓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苦思良久,杨再兴仍是毫无头绪,他轻叹一声,搁下毛笔,起身来到窗边。伸手轻轻推开窗户,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带着些许凉爽,却也未能吹散他心头的阴霾。

他的目光越飘越远,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与甄宓初次相遇,是在无极。那时的她,灵动又温婉,一眼便让他心动不已。后来,在新野,他们喜结连理,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之一。再到,他随义父拿下了益州,甄宓又为他生下了继祖,孩子的啼哭,仿佛是世间最动听的乐章,让他们的家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一幕又一幕,如走马灯般在他眼前不断闪现。不知不觉间,他与甄宓在一起竟已十余年了。这十余年的夫妻情分,在他心中重若千钧。可如今,他对“剑影”的爱意也同样炽热深沉,难以割舍。他苦恼的并非要在二人之间做出抉择,而是不知如何向甄宓坦诚自己想要迎娶“剑影”的想法,既不想伤害与甄宓的情分,又渴望能与“剑影”携手一生,杨再兴只觉得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心中满是无奈与痛苦 。

良久之后,夜色早已深沉,窗外的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此时,早就过了晚膳的时间,饭菜在桌上摆了许久,来来回回热了数次,热气腾腾的饭菜也渐渐没了温度。

“剑影”坐在房中,双眼紧紧盯着门口,满心期待着杨再兴的身影出现。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书房那边始终没有动静。她的眼神中渐渐透出担忧与焦急,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轻轻揉搓。

一旁的春桃正手脚麻利地收拾着饭菜,准备再拿去热一热。她抬眼偷偷瞧了瞧“剑影”的脸色,心中暗自盘算,脸上装出关切的神情,试探着出言相询道:“夫人,要不我去催一催老爷?夫人一味在此痴等,也不是个办法啊!”

“剑影”闻言,心中一惊,警惕地看向春桃。她太了解春桃的心思了,就怕她趁着去催人的机会,又在杨再兴面前耍什么小心机,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于是,她不假思索地忙出言拒绝:“不用你去,我自会亲往。” 说完,便将春桃晾在一旁,起身快步往书房而去。

“剑影”穿过长廊,一路脚步匆匆,廊下悬挂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洒下的光影随着她的步伐不断变幻。很快,她来到书房门外,透过雕花的窗棂,看到房内倒映出暖黄的烛光,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温暖,却又透着几分孤寂。她心中轻叹一声,抬手轻轻推开了门。

门轴转动,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她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绕过摆满书籍的书架,来到杨再兴身侧。只见杨再兴正对着一块空白的布帛发呆,眼神空洞,似是陷入了无尽的思索之中,对她的到来竟毫无察觉。

“剑影”心疼地看着他,抬起手,轻轻地摇了摇杨再兴。杨再兴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转过头,看到是“剑影”,脸上扯出一抹苦笑,无奈又略带疲惫地开口道:“影儿,让你担心了!我斟酌了许久,实在是不知该如何下笔。我俩夫妻十余年,宓儿温柔贤淑,操持家中大小事务,为我生下继祖。如今要把这事告诉她,我怕她心里难受,也怕她会多想。可我又不能瞒着她,更不想辜负你,真是左右为难呐!”

“剑影”看着杨再兴那一脸纠结为难的表情,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满是心疼。她轻轻握住杨再兴的手,柔声道:“振武,要不还是我来吧!你放心,我定会注意言辞,把我俩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仔仔细细地说给宓儿姐姐听,也叫她知道你对她的真情从未有过改变。”

杨再兴犹豫了许久,内心好似天人交战。一方面,他感激“剑影”的体贴与担当;另一方面,念及自己与甄宓多年的夫妻情分,他觉得自己还是应当亲自面对。斟酌再三,最终出于对甄宓的尊重,他还是决定由自己提笔。

杨再兴坐在案前,眉头紧锁,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每写下一句,都要反复思量,这话是否合适,会不会让甄宓感到难过。想到过去的点点滴滴,他眼眶微红,手中的笔也微微颤抖。

一炷香过去了,两炷香过去了,杨再兴反复改了数遍,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这才终于完成了这封饱含深情与愧疚的书信。写完后,他长舒一口气,与“剑影”就信中内容又仔细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郑重其事地将布帛封好。

待做完这一切,杨再兴抬眼望向窗外,见月色如水,已然夜深。他轻轻牵起“剑影”的手,柔声道:“影儿,时候不早了,咱们回房用膳吧。”

“剑影”虽点了点头,可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忧虑。适才看完杨再兴写的书信,她内心始终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于是,她轻轻挣开杨再兴的手,说道:“振武,你先回去用膳吧,我想再写封信给宓儿姐姐。”

杨再兴闻言,微微一怔,下意识地便想留下来陪着“剑影”,顺便也瞧瞧她会写些什么。他刚要开口,“剑影”就已经笑着将他往门外推,一边推一边解释:“你呀,女儿家的一些贴心话,你个大男人看什么!放心,我很快便来。”

杨再兴无奈,知道自己拗不过“剑影”,只得叮嘱道:“那你快点,我等你一起用膳。”说罢,他转身离去,脚步带着几分不舍,时不时回头张望,直至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 。

“剑影”见杨再兴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夜色中,这才转身回到书房内,轻轻合上房门,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闷响。

她快步来到桌案前,桌上的烛火跳跃闪烁,映照着她略显凝重的面庞。“剑影”深吸一口气,坐了下来,展开一张崭新的布帛,提起毛笔,略作思忖,便挥笔疾书起来。

“剑影”经过这几日思量,早已决定对甄宓毫无保留,她从香宁宫假借“剑影”身份骗过杨再兴,得以留在他身边开始写起,那些小心翼翼相处的日子,每一个忐忑又心动的瞬间,都被她细细描摹在笔下。接着,她又写了一路相伴的点点滴滴,那晚山洞中相依为命的惊险与温暖,字里行间满是对杨再兴的眷恋。甚至就连前几日与杨再兴成就好事,她也坦诚相告,没有一丝隐瞒。

为了避免甄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她又将昔日先帝前往江东求亲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隐情,事无巨细地逐一道来。其中,更是将自己早在十余年前便已倾心于杨再兴的事实告知了甄宓。

写着写着,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与甄宓相处的过往。她心想,凭着这十来年与甄宓积攒下的深厚情谊,甄宓一定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终于,笔锋一顿,书信写完。她轻轻吹干墨迹,将杨再兴先前写的那封信取来,与自己的信小心翼翼地捆绑在一起,重新端正地放在桌案上。做完这一切,她起身快步朝着寝室走去,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再兴书愁难启齿,剑影添笺诉情长。往昔岁月心头绕,情笺寄意待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