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秦国 咸阳宫

朝堂上,秦王嬴政与众臣在议事。

群臣无不是对秦王祝贺:“恭喜吾王,贺喜吾王。灭掉了五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众卿同喜。”嬴政脸上难得露出笑容,又想起在最东方还有一个齐国在那,心里有些许不快。

“那东海之滨还屹立着齐国,天下一统还是差了半步。”嬴政敲打众臣。

朝臣听到嬴政的言语,内心是一阵沉默,几十年不舞刀枪、只谈文墨的齐国,怎能挡住携大胜之势、如狼似虎的秦军。

此刻,李斯适时开口:“王上何不让尚留驻在辽地的王贲将军,率大秦虎贲一路南下,踏灭齐国。”

“嗯嗯,爱卿所言即是。”嬴政认同,唤来人给王贲传令。

随后嬴政又问了朝臣还有何要事启奏,看到下方的众臣皆是沉默不语,便要让赵高宣布退朝之时,一个人小跑进殿,告知齐国使者来访。

嬴政听完眉头跳动,脸上露出古怪笑容,“远来是客。那就宣吧。”

“宣齐国使者进殿!”

秦国群臣都往后看,一个使节模样的人走进殿内。

他先是代替齐王向秦王问好,然后又是恭祝秦国灭掉赵楚魏等五国,并献上厚礼。

接着道出来访的目的,希望秦齐能永结盟好。

但是,齐国使者说出目的后,发现气氛很是奇怪,抬头看去,发现秦国君臣都用一种观赏猴子的目光看着他。

有人提议:“我觉得吧,永结盟好不如共成一体,这样,齐国去其国号,并入我大秦,免去刀兵之祸,岂不美哉啊?!”

“哈哈!是极!是极!”不少人拍手应同。

齐国使者涨红了脸,他用祈求的语气,不甘心地望着秦王:“大王也是如此想法吗?”

嬴政摆摆手,“齐王的心意,孤收下了,不过结盟之事就不要再谈了。”

得到了秦王肯定的答复,齐国使者脸色煞白,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咸阳宫,回到齐国复命。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

齐军多年武备松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

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至此六国皆灭,秦国一统天下!

秦王:“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于是嬴政让王绾、李斯等众臣议改称号。

众臣:“以前上古五帝有地方数千里,但是诸侯有时候服从天子,有时候不服,天子也拿他们没办法。”

“现在陛下兴义兵,平定了天下,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郡县,法令一统,这是自上古以来都没有的事情,这是五帝比不上的。”

“臣等与博士经过仔细商讨,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是最为尊贵。所以臣等冒死上尊号,陛下您就称泰皇。”

大殿之上,久久没有声音,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称号。

嬴政思索片刻,缓缓而道:“去泰留皇,再加上古之帝位号,尊号就定为皇帝。”

“自今日起,朕为始皇帝,后世用计数的方法,从二世三世传到万世,传之无穷。”

声若天威,滚滚而来。

众臣皆叩拜,“臣,拜见始皇!”

随后,始皇嬴政在中央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取缔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而在地方制度上,始皇嬴政先后听取了丞相王绾与廷尉李斯的建议。

丞相王绾认为应当延续周朝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将除了秦国的核心领土,将多数的地区,比如燕地、楚地、吴越、齐地等,分封给嬴室宗族子弟,命其守卫边疆,维持封建制度。

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周朝延寿八百载,一定程度上便是这分封制带来的。

其次,一些蛮荒之地,交通不便,信息传递缓慢,由中央政府来治理,可能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地区的开发。

再者,此次分封仅封嬴室宗族子弟,日后哪怕诸侯国强大起来,肉照样烂在锅里,而且天子与诸侯同出一族,很难出现权臣欺君的情况,何愁江山不定?

最后可以在各诸侯国之间,设立郡县分割开来,避免其吞并弱小,进而威胁中央帝国。

而廷尉李斯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应当实行郡县制。

他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虽然周朝延寿八百载,但是如今是秦掌天下,过去那一套显然不合适了,不然周朝的灭亡又该如何解释。

况且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各个诸侯,哪家不是亲戚?但是最后不都是各起兵戈,互相攻伐、吞并。

这无疑说明了以分封制为基础的宗法制,血脉联系在第一代、第二代,甚至是第五、六代都有很强的作用,各诸侯还是乐意卖自家人面子。

但是到了十几代人以后,他们还会认为自己是亲戚吗?血脉联系明显就不再起作用了。在利益的影响与实力发生变化,又会再重演出春秋战国的局面。

还有一点李斯没有说,不过始皇心里清楚得很,那就是功臣问题,宗亲子弟都封王封侯了,总不能灭六国的功臣没有封赏吧?

始皇思考了良久,决定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

他问众人,春秋战国到大秦一统,这天下灭了多少国?

有博学之士回道:一百零九个诸侯国,后三家分晋,算是一百一十一国。

始皇又问:那这天下,死了多少黔首?

众臣皆默。

始皇:朕也不知道,许是百万之民,许是数百万之民,亦或是千万之民。

朕只知道长平一战,武安君便坑尽四十万赵军。

这天下有多少四十万青壮?够坑多少次?

天下纷乱了五百多载,无数人如草芥般死去,够了。

朕说,够了!

秦军灭六国之程,朕曾下诏,严令不可放火劫掠,杀良者斩!为的是得到一个完整的天下。

朕要让百姓朝有时,幕有所。

朕要让天地开阔,四方臣服。

朕要缔造真正的国与家!

六合一统,即当万世永昌!

郡县制被施以始皇的意志,通过了朝议。

对郡县制的内容进行补充,在郡设立郡守、郡尉、监察御史,县设县守、县承,县下有乡、里,设亭传递信件。

在文字与度量衡方面,始皇表示,他要用一种文字——秦方篆去下达诏令;他要用一把尺子,去丈量秦帝国的疆域!

始皇的目光转移到了整个天下,令人大修直道、驰道,同时命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上,痛击匈奴,收回河套之地。

于南方,始皇下令,召关中子弟二十万,楚地征集三十万,组建南征军,交予任嚣、赵佗二人,南征岭南,修建灵渠,沟通楚蛮两地。

在岭南被征服后,设立四郡管理。

———始皇二十八年

始皇率文武大臣开始了千里东封泰山。始皇一行先到峄山,在山上立石铭记秦之功业。向齐鲁士人展示秦之千古功勋,表示自己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资格 ,不至于重蹈齐桓季孙之覆辙。

之后秦始皇才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

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

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与始皇封禅展示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期望相差很远。

始皇遂贬退诸儒士而不用,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

众人辟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石颂秦始皇帝德 ,明其得封也。”

于泰山之巅,览万里风云的始皇,向天地宣告了自己的誓言: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风云激荡,似乎整个天地都在回应着始皇。

在暗处观察的董宇也看到了这一幕,感慨道:“这位,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个世界,一样都是气运环身。”

“君之伟岸,前人未有,后人难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