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商海前行 > 第12章 (1)打灯座厂的主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章 (1)打灯座厂的主意

经历了春节假期的休整与等待,林峰灯座厂和灯饰厂同时在初八这天正式恢复生产了。

灯座厂的生意非常好,由于国内外对灯具需求不断增加,灯座作为不可或缺的配件,自然水涨船高。订单像潮水般涌来。

由于王心怡还没有回古城上班,灯饰厂生意也非常好,林峰又全身心投入到灯饰厂中,无暇顾及灯座厂。吴卓远又不管事,现在灯座厂占股25%的徐强,便以灯座厂总经理自居,参与灯座厂日常管理工作中。每天忙前忙后,忙的不可开交,每天忙到深夜才回家。

徐强老婆胡春风埋怨道:“老徐啊!之前在灯饰厂也不见你这么忙。过去总听说灯座厂没生意,快要倒闭了。那丫头没来多久,施了什么魔法,竟把灯座厂起死回生,生意还变得这么好,害的你每天加班到这么晚才回来。”

徐强苦笑着说:“现在灯座厂生意真的非常好,古城越来越多照明企业选择购买我们家的灯座。照这样发展下去,灯座厂收入很快会超过灯饰厂的。这边未来才是我的主战场,所以灯饰厂我也懒得管,反正现在控股的是林峰。当初都怪我没有坚持住,瞎了眼把灯座厂这么好的生意让给了林峰,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徐强点了根烟继续说:“不过话又说过来,要没有王心怡,灯座厂估计还是从前那样子。所以灯座厂有今天的局面,要归功王心怡。这段时间我在灯座厂深刻的体会到,那丫头是真的厉害。管理上有一手,把各项成本压得很低,销售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员倒没增加多少,这几天可把我累得够呛,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我让财务进行统计,发现各项成本增加的幅度远低于灯座销售额的增长幅度。趁她这段时间没回古城,我借着人员不足的由头,从灯饰厂调了很多老部下过来,把他们安排到各个部门,有自己人在,管理起来比较顺手。等他们熟悉各自的业务了,我也就轻松了。

胡春风担心的说:“我怕你这样安排自己的人在各部门,王心怡回来会有意见。咱们的股份也就25%,林峰他们有50%。这样做我总觉得不太好吧。”

徐强说:“没事的,林峰巴不得我来灯座厂,灯饰厂好他一个人说了算。只要灯座厂每年都有稳定的利润,吴卓远和林峰都不会管的。”

胡春风不解地质问:“既然前景这么看好,未来收入会超过灯饰厂。为什么你不跟吴卓远一起买下林峰手里剩下的一半灯座厂股份?既然林峰重心都在灯饰厂,我想他也愿意卖。我记得上次你跟吴卓远买灯座厂50%股份价格也才600万,既然前景这么好,你要不干脆一个人现在把他剩下来的股份全买回来啊!”

徐强问道:“老婆这几年灯饰厂虽然赚了不少钱,但利润都是留存继续滚动发展,用来建厂房,买设备,请人才…股东都没分红,除了每个月领基本工资,哪有什么钱?”

胡春风用手重重戳了徐强脑袋喊道:“你啊!真是个榆木疙瘩。你跟吴卓远600万就买了一半的股份,林峰买你和吴卓远12%灯饰厂的股份,就花了1200万。没现金,你不会再用6%灯饰厂的股份置换林峰50%灯座厂股份。价格高点也可以接受,毕竟未来收入比灯饰厂高。”

徐强高兴的说:“还是夫人有远见。买了他手头的股份,吴卓远反正不管事,灯座厂就真正属于我一个人说了算。现在林峰在灯饰厂控股后,事情基本上都他说了算。我在人事上很多安排都给他否决了,我也没办法,毕竟人家现在是大股东了。在公司看他这样,我真的很不爽。我早就想出去单干了,买下灯座厂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吧,我明天就去找林峰谈这件事。”

第二天一早,徐强就去林峰办公室谈买林峰手上50%灯座厂股份的事情。

徐强坐在沙发上说:“林峰,我想买你手头百分之50灯座厂的股份,你出个价吧。”

林峰说:“我上次股东会上跟你们就讲过,当初叫王心怡过来帮忙,就许诺人家灯座厂每年一半的收益归她。现在灯座厂在她带领下经营的非常好,我单方面就卖了股份,她的每年50%分红怎么保证啊!你让我以后怎么面对他她。”

徐强见林峰这么说,心想不就是加点钱吗?豁出去了。咬咬牙说:“当初你出1200万买我们手里12%的股份,我和老吴又以600万价格买你灯座厂50%的股份。现在我再用12%灯饰厂的股份溢价一倍换你手里50%灯座厂的股份你看怎么样?”

林峰摇摇头说:“徐强,真不行,实话跟你说吧,当初为了得到控股权才溢价一倍收你们手头的股份。实际灯饰厂按净资产12%的股份也就值600万。以灯座厂的赢利指标,50%股份600万是大大低估的,这里也有兄弟情义的成份在,几乎半卖半送把股份给你们的。再让我这么便宜的股份卖掉剩下的灯座厂的股份,说不过去吧。”

徐强着急的说:“那我用我剩下来的24%换你的灯座厂50%股份总可以了吧。”

林峰摆摆手说:“不是钱的问题,主要还是我当初有言在先,不好失信于人。”

话已至此,徐强见林峰没同意卖灯座厂股份,便找借口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