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昕内心既可怜于妈这个女人,又觉得她可悲。
自己丈夫、儿子,都不帮着她。
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所以说,婚姻里,一个女人的悲哀,都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造成的。
可于妈不懂。
她认为,她的悲哀,她所遭遇的这些不公,是儿媳妇时昕造成的。
她只会反过来埋怨时昕是个搅屎棍,是她让自己被丈夫,儿子说教了。
这是个死结。
哪怕时昕明白这是个死结,她也没办法去解决。
也没那个心力去解决。
这个家里,男人要压女人一头。
她和婆婆语言不通。
她连自己和孩子都救不了,更没能力去救别的人。
于妈炒了一盘芥蓝炒肉果,芥蓝焦了,一看就没什么食欲。
和时昕炒的蒜黄炒鸡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白,一个黑。
叫两个孩子下来二楼吃饭。
儿子之前说肚子有些不舒服,时昕没让他吃蒜黄,给他夹了些鸡蛋,再夹了些于妈炒的芥蓝。
那芥蓝看着虽然没食欲,但清淡。
肠胃不好,吃几筷子也没问题。
汕市人早晚吃粥,但时昕喜欢吃米饭。
今天她炒菜前,就用小电饭锅做了米饭。
于妈用大电饭锅做了一家人吃的白粥。
这也是时昕的一个痛点。
她认为天天吃粥,再配上剩菜没营养。
女儿十二岁,才一米三。
可能是饮食的问题,也可能是丈夫家的基因问题。
因为于涛只比时昕高三公分。
一个大男人,只有一米六五的身高。
他们家的女人,身量都不是很高。
她担心女儿以后长不高,有次就用蹩脚的本地话,问于妈:“阿姐(于涛的姐姐),大概是几岁长高的?”
于妈得意的说道:“我那个时候要挑自己种的菜,去澄区那边菜市场卖,我不知道,我发现的时候,她就已经长高了。”
然后于妈就和孙女忆苦思甜,说他们那个时候没什么吃的,有口饱饭吃就不错了云云。
时昕知道,于妈是理解错了她的意思。
她只是想知道他们家族的女孩子,一般在几岁才开始长身高。
而于妈,说到哪了,时昕也没心思听。
只是让时昕无语的是,于妈作为一个孩子妈,竟然连自己女儿大概什么时候长高的都不知道。
她儿子瞎了一只眼睛,是不是也是因为她要去卖菜,没时间看管呢?
她那种沾沾自喜的语气,让时昕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哪怕于涛和他姐姐不是留守儿童,却也没比她这个留守儿童的童年好多少。
至少她和他弟弟平安长大,身上没什么缺陷。
这也归功于时昕的爷爷奶奶,还有姑姑们的照顾。
时昕小学一二年级的作业,都是两个小姑姑教她的。
自己记忆中的爸妈,只有出了元宵后,和村里其他年轻人出去打工,离开的背影。
吃完碗里的饭,时昕那盘蒜黄炒鸡蛋,都吃光了。
于妈炒的那盘芥蓝,还有大半留在老式的搪瓷碗里。
另外桌上还有两大盘不知道是什么鱼的煎鱼块。
鱼,一直不是时昕喜欢吃的菜,她不会去夹。
但这个鱼,不用想,往后三天,都会上桌。
还有一盘冷的结块的鸡肉。
时昕没动,她也没让孩子去动。
端着自己吃完的碗筷,还有盘子,放进洗碗机。
就上了楼。
坐在工作的电脑前。
时昕眼神发直。
坐在三楼客厅的工作椅上。
她听到楼下有于涛姐姐的声音。
就这么点时间。
于妈竟然叫来她女儿说话了。
时昕有些好奇,于涛这位面善心黑的姐姐,会不会为她妈,上三楼来,找时昕说教一番。
既然这个事,已经闹开了,那索性就闹的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