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们喊娘还是喊妈,喊爹还是喊爸,王秀娥都没有意见。
虽然她也觉得喊娘听着不自在,但这些称呼问题不大。
她主要纠正的是他们的卫生习惯,她真的看不惯随口吐痰,还有随时随地用手擦鼻涕,又不洗手!
王秀娥有时候白天会带他们三个在附近逛逛。
今天准备蒸包子。
江德华抱着国庆在一旁和她聊天。
江德华真的很实诚,家里的什么事都和她说。
“德华,过两天开学我要去上课了,你等国庆大了点,也可以去上扫盲班。”
江德华赶紧摇头:“俺才不愿意去,上学有啥好的。
嫂子你怎么想不开,要去扫盲班啊?”
江德华干活是一把好手,就是没上过学,也不想上学。
“以前我们哪有这好事,想上学都上不成。现在可以上学,我一定要去,以后不能当个睁眼瞎啊。”
王秀娥已经半个多月没有练字书法了,每天江德华都会过来,她去空间洗衣服的时间都是偷偷摸摸空出来的。
她上扫盲班,才能跟着丁济群练写字啊。
“我是不想去的。”
“你现在跟着你哥住在城里,不认识字,以后要是找不到问路的人,连路牌都看不懂。”
“有嘴就行,找不到问路的人我就等等。”
“万一有人给你指错路呢?”
“那几率很小吧?再说了,都这么大了,还上什么扫盲班啊。”
王秀娥把包子蒸上:“你能有我大啊。”
王秀娥今年都35岁了。
她也不觉得自己大。
包子蒸出来,两人先吃了。
王秀娥煮粥,她喜欢喝那种软软糯糯的粥,把米油都熬出来了。
香的很。
“嫂子,你包的包子真不错啊,挺好吃的。”
“好吃等下你拿回去几个,给你哥和嫂子吃。”
丁济群回来的时候,江德华也抱着国庆回去了。
王秀娥没有留她,让她把碗端回去。
老丁看着包子说:“今天蒸包子啊,好久没吃你做的包子了。”
“洗手吃饭。”
饭前洗手三个娃是已经被罚改了。
俗话说半大孩子,吃穷老子。
大样和二样的饭量比王秀娥都大。
她蒸这一锅包子,一顿饭就吃完了。
所以她才不爱做饭,累的慌。
吃面条省事,直接从空间拿。
如果江德华在,她就和面做刀削面,不用擀,不用揉,直接用刀削。
这个时候能吃饱饭就是幸福的,没有什么是不好吃的。
王秀娥在为上学前做准备,三个孩子的书包已经编好了。
把草染成红色,还在上面编出了五角星。
三个娃都非常喜欢。
老丁休息的时候,带着一家人去照相馆照相。
照完全家福,老丁还扭捏了一下,和王秀娥照了一张双人合影。
今天下雨了。
王秀娥不喜欢下雨,洗的衣服晒不出去,就晾在厕所。
下雨会把屋子弄得湿湿的,她一看到湿哒哒的,她就难受。
进屋之后,她摆了一张草垫子,全当鞋垫。
放了五双草编的拖鞋,回家就换鞋,这样湿气就进不来了。
等他们上学的时候,还好天气晴朗。
王秀娥去的是脱产扫盲班,这样可以更快速的学完知识。
她和丁济群先送孩子们去学校。
然后他们一家五口,都各自去自己的学校上课。
扫盲班的人员年纪差距挺大的,全天学习,中午可以在学校吃饭,也可以回家。
他们家整天吃学校食堂,老丁的工资不一定够。
王秀娥还是回家吃。
回家吃也方便,炒个菜下个面条,一顿饭就好了。
以防万一下雨,王秀娥还编了几个可折叠草帽,放在孩子书包里。
下雨的时候可以戴在头上挡挡雨。
晚上回家的时候,老丁和孩子们已经回来了。
看到她回来老丁就问:“回来啦?第一天上课怎么样?”
“挺好的,老师都夸我记性好。老丁,你教我写字吧?老师现在主要教的是听读。”
红袖添香?
“行啊,我教你写字。”
三样是托儿所,大样和二样插班生,跟不上。
老丁就在家里当起了家庭小老师。
三样是顺带的,能听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不听。
大样、二样坐不住。
王秀娥实行了积分制度,两个坐不住的学不进去也可以坐的住了。
老丁主要教的是王秀娥写字。
教她之后,老丁才发现,原来王秀娥记性是真的好。
一教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教她写字,也会教她毛笔字。
因为王秀娥夸他毛笔字写字也好看。
还让老丁写了一幅字挂在了墙上。
老丁的虚荣心那个满足啊。
“老江,原来让孩他娘认字还能有这好处。”
江德福不懂:“啥好处?”
老丁不说话了。
他能说媳妇上学之后,夸他的次数多了?还是虚荣心得到满足了?
那不能说啊。
“好处就是每天有人和我一起看报纸了。”
江德福知道他的心思,想要一个有学问的老婆。
“这下可不用嫉妒我了吧。”
老丁被他说急了:“我嫉妒你啥?你老婆不错,我老婆也不错啊,人家进步大着呢。”
“是是是,你老婆进步大。”
江德华没人和她聊天了,楼里的其他嫂子她也见过,再也没有一个人像王秀娥一样懂她了。
每天最盼望的就是王秀娥下课之后了。
一回到家,王秀娥一家做饭,江德华就在旁边和王秀娥说话聊天,她也不感觉尴尬。
安杰看着江德福:“江德福,她是不是长在人家家了?她是你妹妹还是老丁的妹妹啊?”
“那我还想问你是她嫂子,还是王秀娥是她嫂子呢。”
江德华爱待在丁家,纯粹是因为王秀娥。
她喜欢王秀娥,和她待在一起开心又自在。
“德华,晚上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学习?让大样当你老师。”
让大样当小老师,他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
“姑姑,你来吧,你放心,我绝对能当好一个好老师,把你教会。”
江德华为难,她又想在丁家,又不想学习。
“姑姑,姑姑,我也当你老师,你就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