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公共建设
从府城来的工匠们,陆续回到了青峰镇,开始未完成的修建工作。
去年因为扶助穷困百姓,才会大量招上万的短工。百姓缓解了短期危机,今年顾汐就不准备这样做了,而是按需招收有能力的300人,跟着瓦匠木匠后面做事。
毕竟开春后,百姓还是要以农耕为主,有力气的人都来做工,那荒废的地谁来种粮食呢?难道大家都准备不吃不喝吗?还是用银子进口呢?普通的村民支付的起,用银子购买粮食吃四季吗?
顾汐作为青峰镇之主,她还是要多方考虑,均衡发展,合理引导百姓。
如果说去年是建设新街轮廓,那么今年就是在精装内部细节。
青峰镇的商铺已经售出十七个,有卖出带后院商住两用的,也有卖出上下两层楼大铺子的。还成功租赁出去六十五个,不同大小类型的商铺。
针对这些已售铺子,二月全款购置的,全部享有九折优惠。租赁的铺子享有三个月免租期。除此之外的优惠,顾汐为了一鼓作气盘活市场,还答应包人工精装服务。
店铺新主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只要提供内部细节设计和材料。她请来手艺精湛的工匠们,免费优先提供精装服务。
这样一来,商户们也能早点进驻,开展生意买卖吸引人流。
青峰镇的招商信息,可不只是针对本地人喔!这则消息早就被传到府城,以及周边的镇上了。很多低调的富人,有本金的外地商人,来到青峰镇考察市场。
由林一为主负责的招商团队,每天都忙的不得了,对大家的咨询问价给予解答。小厮们腿都溜细一圈,不断的有人来看铺子,小厮们几条新街来回的转,领着不同的人去看去选铺子。
外地的有钱富人,即便不在青峰镇做生意,来这里转转考察后,遇到看中的店铺,也想买来作为投资。
顾汐推出免费精装服务,这则重磅好消息传出后。让有些犹豫徘徊买铺子、租赁铺子想做生意的人,不再犹豫果断出手交银子。
其中有两位从府城来的,是林一亲自接待的贵客,刚开始还看不出来深浅,聊着聊着发现对方不一般。
谈吐不似普通小商户,说话严谨思路清晰,不时与同行来的人低声交流,带着纯纯的投资者眼光,认为青峰镇未来有发展前景。
出乎人的意料,俩人挑选的铺子,加在一起能占半条街,有转角处四面临街的最大酒楼,有占地最大的客栈,还有十多个位置极好,都是不同类型的铺子。
这么大的买卖,林一紧张的直咽口水,就怕速度慢了点,大客户跑了一样,加急最快的速度,去县衙给客人办好红契、地契收据等手续。
仅靠这位神秘买主,顾汐当天收到九万多两银子。也是目前收到最大额度的外来投资。
三年...只过了三年呀!
今天这位神秘买主,拿下的店铺涨幅了俩倍多,什么都不做,光店铺的升值,就赚回了本金,更别提做生意赚回的附加银两了。
遗憾当初没有多买些,而很多青峰镇本地人,更是后悔自己没有抓住银子,子孙后代都能翻身的机遇。
随着卖出的铺子一个个被标记,后买的人选择机会越来越少,有本金想购产的人,看着一天天减少的铺子,人性本能的冲动消费,加快了购买和租赁的进度。
靠这出售租赁不动产的收入,给顾汐带来丰厚的回报,粗略算了下,刨除人工成本和前期投资,顾汐目前就已经挣回了,四十七八万两银子。还有小部分没卖出去的,和租赁出去的呢!后期租金也能细水长流。
小小的青峰镇嘛!投资那么大成本,一次性挣回这么多银子,她已经很知足了。肯定不能拿青峰镇跟京城、或青州那般繁华大都城比。
到目前为止在很多人眼中,青峰镇发展建设的很不错。但是顾汐多来转悠几次后,就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再完善改进下。
最后面的一条街,是以居家住宅为主的,最不着急的就还没有动工。相邻的一条街是,四面镂空带顶棚的菜场,里面有很多小摊位置,外面都是小型店铺,可以开食肆小吃。
这里的人流是最多的,年前卖货时,有些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里街头位置,必须要修建个共用水井。街尾的地方要修建,公共的大茅房,还有收集垃圾的地方。
菜场没有这些功能,一天两天还能凑合,但是时间长了呢?根本没有办法维持环境卫生。
其余三条街属于大号商铺,酒楼设计,茶楼设计,客栈设计,甚至是当铺钱庄设计。青峰镇的重要商圈商业,未来这里必将是繁华的中心,会吸引很多人来到商圈活动。
于是顾汐认认真真的,亲自走遍青峰镇每条街道,包括周边的地理位置。然后去到县衙一趟,与县丞几人商讨,将无主的空地利用起来。
不论是新街还是老街,每相隔两条主街的街尾,都修建一个公共茅房。
还有青峰镇上的路标设计,公共的户外园景设计,多多的栽种绿植花卉水景,路边提供老人的休息座椅,还有孩子们玩乐的空间。各种多样化的便民、利民生活设施。
顾汐还重点指出问题,如果遇到连连降大雨,整个青峰镇目前的状况,能否快速排出积水,抵抗雨水淹没。
其中一位老衙役,开口插话到:“乡君,这几年的青峰镇,也没有下过多少大暴雨。”
“以前没有下过,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有些事情我们做了,可能不会当下受益,但是子孙后代会受益呀!”
县丞很认真的思考乡君的提议:“青峰镇是没有被淹过,但是下面有些低洼的村子,雨水稍微多下几天就会被淹。”
主簿摇头示意老衙役,别再胡乱说话。
顾汐看到说:“没关系的,大家都可以探讨交流。我们有没有考虑过,面对各种灾难的应季准备呢?县衙有没有准备粮?除了做预防隐患的准备,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多修建水利,挖掘水库池塘呢?
雨水多时可以存储,遇到旱灾时,百姓农耕也能有水可用。就像去年经历过的干旱,有多少百姓因为地里没有收成,抬头看天吃饭听天由命的。
如果提前修建水利,不至于无水可用。我也清楚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实践做起来就是大工程,但是我们不尝试去做,又怎么会知道做不到呢?又怎么会知道没有好结果呢?
不是有句老话,叫做人定胜天嘛!当官如果不能为百姓办实事,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震耳欲聋的发问,让县衙里的人警醒反思。顾汐的居安思危做事理念,日后带领着青峰镇县衙完成了,一件件利民,一项项的长远工程。
很多年以后再去回顾,那些提前预备的物资,关键时刻救了很多人性命,辛苦完成的水利工程,大大改善了农耕,百姓深有感触。
县丞是真的感受到,乡君在为百姓做事。心中叹息她是女儿身,要是男儿身进入官场,一定会是位好官员呀!
不过现在这样也很好,青峰镇人因为有顾乡君,而成为有福的百姓。
顾汐一顿输出后,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交给大家思考研究,等有好的方案提上来,通过后再去执行实现。
顾汐查看县衙的地理志,指着上面的一处问:“主簿先生,这块地方有村民居住吗?”
“回乡君,这块是有个村子的。还有这离青峰镇上近!慢慢有些村子里的人,可能是在镇上做工的,还有不知道从哪流浪来的,迁移到这里搭的窝棚,时间长的慢慢扎根住下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零星的有十三四户居民。”
“那他们有购买这里土地,办理过官府地契吗?”
“有的办了地契,有的没有办理地契。住时间长离开本村的,开荒的土地有来办理过。”
顾汐了然的点头,她准备拿下青峰镇北边的五万亩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无主荒地,只是中间有一个小村子,还有附近移居过来的零散住户。
这片地方就在青峰镇外围,她准备好好利用、开发这片土地资源,将来修建成居民住宅区。
顾乡君是这里最大的头头,县丞看到她洁白的纤指,在地理志上画圈,立马收回刚刚心中的想法。
乡君得亏是个女儿身呀!这要是男儿身进入官场,不怕是个鱼肉百姓的大贪官吧!
县丞犹豫一瞬间,还是壮胆打气后开口:“乡君,这边还有一个小村子呢?如果你购买占有这片土地的话,这些土生土长的村民要怎么办?”
顾汐听到旁边几人,也变了脸色倒吸气声,无语的开口解释:“放心吧!难道我会欺压百姓吗?
主簿和账房你们二人,负责统计下这片土地上,到底有多少家住户,每家合法占有土地是多少?调查清楚数据报上来。
随后我会整理出,协商让出土地的赔偿银子,村民可以迁移到别处重新安家。或者村民也可以用现有的土地,等量兑换新房住宅。
实在不愿意搬走的也没有关系,我也不是非要开发每寸土地,绕过此地也一样的,只是整体设计改动下。
具体不同的协商赔偿细节,等我回去整理好后,会让人来县衙对接,协同官府的人一起,与村民还有散户商议,肯定不能让百姓受损失的。”
有了顾乡君的口头保证,大家又把心放回肚子里。以前也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只是听顾乡君嘴上说说,所以有点懵懵懂懂的。
最后顾汐以600文一亩的荒地价格,拿下青峰镇北边的五万亩地。还有山泉村往北走半个时辰,那座石头山前的五千亩荒地。
在众人的见证下,顾汐将3万3千两银票,交给县丞大人,主簿办理地契,账房登记入账。
有了这大笔的银子进账,青峰镇县衙也有现银运转了,官府对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有日常的开支消耗,也有了本金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