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是:“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此章节深刻阐述了稳重与轻率、静定与躁动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心生虚妄,表相态度对修行者个人行为、特别是领军者之决策的重要性。
首先“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此句话,直接点明了稳重即轻率的根基,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反者道之动,是为真运行。
于此处“重”和“静”被老子赋予了正面的价值,它们分别代表了沉稳、深思熟虑和冷静、自制的态度。相反之“轻”和“躁”则代表了轻率、浮躁的行为和心态。
老子通过自然现象引出此段话题,如大地厚重,乃是万物轻浮之根基,大厦高楼之地基厚重牢固,却是虚浮华丽大厦之根基,以此类比之,大道的德行厚重者,亦是大道之德行轻浮者。
解析个中深意即“死道友,不死贫道”以证己道,“轻重缓急”云泥之别与佛门所言那说的“佛亦是魔,魔可成佛”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此句话,以君子典范例,阐述如何坚守稳重和静定的原则。
修者当如君子于旅途中,过往诸般,皆是过客匆匆,云烟成雨。修者面临各种诱惑和纷扰,如守行旅之人,始终不得离开自己的行旅车载,象征着修者当至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大道原则和修行立场。
即使有美食和美景的诱惑,又或是美人财富的勾引,修者当如君子一般,保持住超然脱俗的态度,不被外物所扰,此也体现了修者内控行气的自制力和稳重静宁深思熟虑的超然智慧。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此句话提出一个疑问,质疑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为何还会采取轻率和躁动的治国理政方式。
此处的“万乘之主”,自然指的是一个大国的君王主宰,也同指真我意识所在。
君主如同真我意志,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因此君主的行为和决策,对于国家和民众来说,具有重大影响。同样,修者的行为与决策于真我身亦是如此。
然而,如果轻率躁动,不深思熟虑,可能给一个国家和民众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修者君的警醒和劝诫。修行一途道远天高,岂容轻率躁动诸般负面情绪。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此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轻率和躁动的危害。
如果一个人过于轻率,他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即失去那些使他稳固、可靠的基础和原则。修者亦然。
而如果一个人过于躁动,他就会失去自我控制,无法主宰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这两种情况,无论道法多么的高绝,亦都会被导入陷落于困境中,甚至最后走向失败,走火入魔。
石中通过对此一章节的参详观想,感悟刻体会到,稳重和静定的重要性。在修者个人生活中,无论何时,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一时的冲动和欲望所左右,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后悔和遗憾。
处真我意志位上,需要具备稳重和静定的道德品质,才能引领诸身万法去应对各种未知且复杂的情况,实现修者长远的发展和阶段性目标。
《道德经》中第二十六章节所出智慧,不仅仅适用于古代修者,也适用于现实世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冲动是魔鬼”,要保持稳重和静定的心态,在面对各种情况和诱惑时,才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和原则,最终达成目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着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然而有的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轻浮就会失根,骄躁就会失控。)
在大东方界域,有那么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江南水乡存在。在这水乡地界,偏安一隅处,静卧着一个宛如隔世的世外桃源小村庄“静宁村”。
静宁村中,住着一位名叫施静松的老鱼夫,他虽年逾古稀,却犹如苍松般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更是透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稳重气度。
施静松自打从业谋生起,就以捕鱼捞虾为主业,乃是个地地道道的鱼夫。
然而他却亦有着,与其他鱼夫不尽相同之处。他总是在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时刻出海捕捞,如若狂风暴雨如注,他便安身立命于家,窝居过活,小酒洒脱。而每次出海,他都能鱼虾蟹藻满舱,凯旋归来,收获满满得令人羡慕不已。
静宁村的村民们,很长时间里,都对他这样逍遥自在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与艳羡之心,只是拘泥于别人财富的私密,亦怕人家胡乱编排打发,都不敢去向他问个清楚明白。
这一天,施静松又是满载而归,村子里多数鱼夫却是收获平平,他们实在是眼红心躁,实在是忍不住了!便纷纷跑过去,向施静松讨教捕鱼诀窍。
施静松老脸上那嘴角处,挂上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言说道:“乡邻们,捕鱼之妙,非是在于力量强大,亦非在于船坚网固,而在于心神宁静。水若不静,则鱼不安生。心若不安,则事难成就。每当我心同止水般平静时,那海水面亦是一般无二,此乃不为外界之喧嚣所干扰,我自然便能洞察到鱼儿的行踪迹象,哪有逮捕不到鱼获的道理。”
静宁村中鱼夫,听闻了他这一番言语,自多少有了心得体会,每每自己出海捕鱼,亦都能满载归来。
然某一日,这村里却来了一个年轻气盛的渔夫,是村子里,老白岩家的上门女婿。他名叫史劲躁。此人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一心想着用最快捷的方式,去捕获最多的鱼获。
当听闻施静松老鱼夫的传奇事迹后,他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决心以自己的方式,向老鱼夫发起挑战。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他向老鱼夫发起挑战的事,便在这片海域传了个遍。他个年富力强的后生,想要看看,究竟是自己一船当先,抢点捕捞来得快,还是那老鱼夫,平凡无奇搞得多。
于是这天,为了能赢。史劲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风浪最为汹涌的时候出海,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他不仅未能捕获到一条鱼,鱼船儿还给海浪掀翻了!自己险些在这场狂风巨浪中,葬送了年轻的性命。
凭着年轻力壮,史劲躁躲过一劫,却像一只落汤鸡般,狼狈地游回到静宁村海岸边上。无巧不巧,正好被老鱼夫施静松所救,当施静松如救星降临一般,给他救了起来时,史劲躁惭愧的低下了头。
然老鱼夫救下他之后,并没有对其有丝毫责备之意,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呀!你且先看这海水来,此时它恰似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表面虽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但深处却是平静无波的,宛如一面光滑的镜子。你心不静,再遇到这海面狂暴,何来静宁好处。
我们做人做事,亦是一样。唯有内心如止水一般平静,方能在风浪中找到前行的方向,才能在茫茫大海中,捕捉到那属于自己的璀璨明珠。心静自然,不愁没鱼获,当知慎之。”
自那以后,史劲躁便拜施静松为师,如饥似渴地,跟在老鱼夫身旁,向他学习捕鱼技巧。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学会了施静松老鱼夫的观海下网绝活,还于生活中,许多不可预见的洪流暗涌中,学会了如何保持一颗鱼夫平常心来。
施静松老鱼夫宛如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的一座灯塔,照亮了静宁村,给众多鱼夫的生活带来满满收获。
几年之后,史劲躁也成为了这村子里,首屈一指的捕鱼高手。更为重要的是,他领悟到了“静水深流”的人生真谛。
无论在海上遭遇到多么大的海风巨浪,他都能如那水深处一般,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更是神奇的影响了周边海面的环境,宛如成了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
这一日,静宁村却是突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袭击。那海浪如同小山一般,眼看在近海那边,就要向着村庄这边压过来了!许多渔夫不自觉的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处之是好!
此时,史劲躁却是镇定自若,他豪无惧色,站在那海岸边上一高地,眼神坚毅,凝视着海面。脑海里似乎响起了老鱼夫曾经的教导。
他召集起村里的渔夫,一边指挥分派,一边高声说道:“大家却莫要慌张,这风暴看似恐怖,那巨浪瞧着也着实可怕,但只要我们的心里,能像深海处海水一样平静,相信是能够度过这危难时刻的。”
众人听了他的话,也都渐渐冷静了下来。都是些有经验的鱼夫,一旦心神宁静下来,自然知道,面对狂风暴雨,巨浪滔天之时,当该怎么去应对了!
史劲躁指挥着大家加固船只,搬运村中重要物资,迁移老弱病残上山躲避。
就在那风暴巨浪即将席卷入村子里来的危急关头,他却于惊涛骇浪中发现,那海中似乎一股神秘力量,在搅动起海水,这才是导致海浪更加凶猛的原凶所在。
史劲躁决定冒险出海,查看一番。他独自驾着一条小船,朝着那股惊天力量的来源处驶去。
当他靠近之后,便是发现,原来是一只巨大的海中蛟龙,被困在了浅海的一处礁石中间,挣扎不出之际,其身所具能量和生物天生的电流磁场,引起了此一域海面磁场紊乱,致发生异常变化。天生巨变下,故尔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大作,巨浪惊天翻起。
史劲躁凭借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以及从老鱼夫那学来的沉着稳重,小心翼翼地施法将海中蚊龙,给解救了出来。
蛟龙脱困之后,自入了深海中去,一时间海面上那狂风暴雨,巨浪滔天平静不少。这场骤起的无妄危机,算是成功的被他所化解了!
从此以后,史劲躁便是成为了静宁村人,继施静松老鱼夫之后,那心目中真正的一位英雄,而“静水深流”的精神,也是从此更加深入到村子里鱼夫们的心田中。
石中解析此一故事,重在使己天道意识晓得,纷繁复杂、如万花筒般的世界之中,保持住内心的平静与沉稳,恰似在汹涌澎湃的波涛中驾驭一叶扁舟,乃是通往成功与智慧的康庄大道所在。
正如静宁村海边上,表面虽如脱缰野马般奔腾不息,但深处却永远保持着那份宁静与深邃,恰似那隐藏在喧嚣背后的无尽智慧。值得深思天道,探寻法则真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