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后,蒙毅便率领亲卫骑兵从函谷关来到了蓝田县——项梁所部驻扎之地。
蒙毅刚出站在营门口,一名守卫便急忙奔向主帅营帐汇报。
另一名守卫则连忙上前拱手说道:“蒙毅将军,您来了。”
蒙毅微微颔首示意,目光望着整齐的大营,时不时的传来士卒的操练之声。
不多时,项梁带着范增、项庄等人匆匆赶来。
蒙毅望着几人的身影,连忙翻身下马,上前行礼,声音洪亮地喊道:“师傅。”
项梁脸上带着笑意,眼神中满是慈爱,说道:“毅儿,刚刚我还和范兄谈起你,说你当真是英雄出少年,他可后悔当时应该抢着收你为徒了。”
蒙毅听后,赶忙向范增行礼道:“范先生抬爱了,先生之才,晚辈一直钦佩不已。”
范增抚须大笑起来,笑声中透着对蒙毅的赞赏。
项梁接着说道:“走走走,咱们进去说话。”
他一边说着,一边领着众人走进营帐。
进入营帐后,双方分宾主落座。
项梁命人端上酒水,营帐内顿时弥漫着浓郁的酒香。
项梁端起酒杯,微笑着对蒙毅说道:“毅儿,此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蒙毅回应道:“师傅,如今山东诸地叛乱皆已平定,特别是大哥,以五万大军大破王离麾下十三万大军,并生擒王离,此战誉满天下。”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项梁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欣慰,“羽儿之猛确实英勇非凡。”
蒙毅接着道:“如今除了四处流寇逃窜,只剩下咸阳一城。天下平定在即,然师傅日后还需警惕李泽此人。”
而此前的项梁也知晓李泽对他有仇怨,但并未放在心上,毕竟大局为重。
一旁的项庄却握紧拳头,说道“叔父,那李泽若敢来犯,侄儿定叫他有来无回。”
项梁摇头,“庄儿,莫要冲动。”
范增这时开口道:“蒙毅小友,这李泽为人谨慎,而且其与项兄有杀父之仇,虽不足为惧,但也不得不防啊。”
蒙毅点头称是,“范先生所言极是,而且李泽深受公子扶苏信任,所以此次前来也是想提醒师傅早作打算。”
蒙毅解释道:“师傅、范先生,几位恐怕不知,当年先帝的遗诏就是李泽冒死从沙丘城,一路南下千里、才把诏书交到了公子扶苏手中,而且其还将公子的家眷以及长公主华阳,暗中从咸阳护送到公子扶苏身边,其父李信也多次救下公子扶苏。据可靠消息,李泽已命令手下多次暗中窥探师傅您驻地的情况。只不过后来不了了之了。”
范增对项梁说道:“项兄,此事不可小觑。蒙毅小友带来的消息甚是关键。”
项梁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既如此,我们也需有所防范。但目前收复咸阳在即,此时若与其内讧,恐怕公子扶苏那也无法交代啊!”
项庄忍不住道:“叔父,只是被动防守,未免太过憋屈。不如我率一支小队前去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项梁呵斥道:“庄儿,休得莽撞。李泽既然敢派人窥探,必然有所防备。如今,当以大局为重。”
蒙毅应声道:“师傅说得没错。徒儿以为,一方面派人暗中防备、密切监视李泽动向,另一方面按原计划进军咸阳。待拿下咸阳之后,再回头处理李泽之事。那时若李泽出手,师傅则可以名正言顺,也不会引起公子扶苏不满。”
项梁听后,点头赞许道:“毅儿所言极是。”
范增也捋着胡须说道:“如此一来,既能稳定当前局势,又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举两得啊。”
项庄也松开了拳头,说道:“还是蒙毅兄弟想得周全。”
项梁当即下令安排人手去监视李泽部队。
随后众人又商议了一番进军咸阳的具体细节,包括兵力分配、粮草运输等事宜。
一切商定之后,蒙毅起身告辞,前往武功县。
项梁等人亲自送他到营门之外。
蒙毅翻身上马,带着亲卫骑兵离去。
望着蒙毅远去的背影,项梁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这位徒弟的欣赏,也有着对未来局势走向的一丝担忧。
此刻的武功县,大军驻地之内人声鼎沸,喧闹异常。
淳于越、伏胜等一众儒士正围坐在公子扶苏身旁,个个神情激动,慷慨陈词。
他们或挥舞手臂,或紧攥拳头,口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百姓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治国之理念。
每一句话都充满激情,仿佛要将心中积压已久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公子扶苏专注地聆听着众人的发言,时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时而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显然,这些关于民生疾苦和治国方略的观点引起了扶苏极大的兴趣,让他开始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造福万民。
而在一旁的蒙恬,脸上却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无奈之色。他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却是思潮翻涌。
自从始皇帝驾崩之后,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六国纷纷反叛,大秦江山风雨飘摇。历经这一连串的变故,蒙恬不禁对大秦一直以来奉行的严峻刑法产生了些许疑虑。
面对未来大秦国策的走向,蒙恬心中一片迷茫。究竟是继续坚持法家那一套严苛的律法制度,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还是采纳儒家的仁义仁政,感化民众;亦或是遵循道家的无为而治,让社会自然发展?这个问题反复在他脑海中盘旋,然而他始终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另一边,司马彦满脸愤恨地站在那里,目光时不时地投向蒙恬,眼神中闪烁着熊熊怒火。
事后,司马彦一脸愤懑地走到蒙恬面前,愤愤不平地说道:“将军,您瞧瞧那些个儒生,简直就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整日里围在公子身旁,喋喋不休地念叨着儒家的那套理念有多么的好,仿佛这天下就只有儒家思想能够拯救苍生一般。”
蒙恬听后,轻轻地拍了拍司马彦的肩膀,安抚道:“你我皆是行伍出身的武将,对于如何治理一个偌大的国家,怎样才能让黎民百姓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的确难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过,以我的直觉来看,先帝所推行的治国方略兴许在某些方面还存有那么一点儿瑕疵和不足。”
司马彦闻言,不禁皱紧了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话虽是这么讲,但将军,咱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帮儒生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在公子耳边聒噪吧?天长日久下去,势必会干扰到公子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呀!”
紧接着,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无奈地摇头说道:“唉……若是此时此刻小将军在这里的话,说不定就能想出应对之策来了。”
蒙恬听到这里,心头猛地一动,暗自思忖起来:“可不是嘛,毅弟向来机智过人、聪慧伶俐,没准儿他真能找到破解当前困局的良方妙法呢。”
就在这个时候,营帐之外忽然传来了士兵急切的通报声音:“禀报上将军!赵高派遣使者前来,声称要和公子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