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可是在陛下眼中,我们御史的职权是大了啊,如果我们在这样下去的话,怕是不久之后就会分割我们御史台的权力了。”另一个监察御史无奈道。
这两个监察御史都是最近三个月才进入御史台的,都是殿试的佼佼者,都获得了二甲进士出身的称号。
但是他们考中进士的年纪已经不小了,都接近四十岁了,如果不是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在前面顶着,他们可是万万不敢这么喷沈家的。
毕竟他们可还有一家子要养活呢,如果失去了这个工作,那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啊。
御史中丞摇摇头:“沈家暂时不能动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就不是板子这么简单了。”
御史大夫冷哼一声:“难道就让沈家一直做大下去吗?我们御史台的存在就是帮助陛下平衡朝中的势力,避免陛下失了分寸,你看看朝中,有多少人都站在沈家这边,这沈家如果再不弹压一番,怕是都要威胁到皇权了!”
“陈大人慎言啊,皇权之事即便你我是御史也不能说啊。”御史中丞吓了一跳,赶忙道。
随即赶忙起身,打开包间的门,朝着走廊四处看了看,见没有人,这才放心下来,随即再次关上门。
“那又怎么了,我陈泽锋行得正坐得直,我难道还怕小人不成?”陈泽锋冷哼道。
这陈泽锋是老臣了,凌云二十年,以二十八的岁的年纪进士(凌云年号三十年)
一直到了乾明六年,已经做了十六年的御史了,从之前的监察御史一步步成为现在从三品的御史大夫。
之前就数这个老东西叭叭叭的,如果不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秦天早就让他从头干起了。
在凌云二十八年的时候,陈泽锋就成为了御史大夫,一直到现在,就是御史大夫都做八年了,对于御史这一行自然是摸得透透的。
御史中丞一脸无奈:“我当然知道您的性格,但是陛下毕竟不是先帝,您应该也发现了,陛下雄才大略,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周国的版图扩大了两倍有余,远超我大周之前所有先帝的功绩,陛下居功自傲也实属正常!”
陈泽锋喝道:“功绩高就可以不顾外戚吗?外戚一旦干政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难道不知道吗?”
“这。。”御史中丞也是语噎。
两个监察御史虽然年纪大,但是对于凌云年间的事情不知晓,那个时候他们还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呢,干着小杂兵干的活,勉强糊口而已,哪里有空关心这些国家大事啊。
关心别的事之前首先就是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啊,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了,还关心这关心那?先顾好自己吧。
但是两个领导不同,他们早在凌云年间就已经进士了,虽然官职不算高,但是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
在凌云年间就出现了外戚干政的现象,在凌云二十三年,当时的盈和皇后就带着的母族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好在被当时的薛丞相给化解了,要不然大周就没有乾明什么事情了,一旦外戚控制朝堂,无非就是两个结果。
要么就是扶持太子秦天登基作傀儡皇帝,要么就是直接废太子,立皇后一族的孩子为皇帝。
到时候整个朝堂就是皇后一家的了。
至于能不能挡住悠悠众口?抱歉,不需要挡住悠悠众口。
凌云二十三年,整个周国爆发了一场非常大的旱灾,百姓颗粒无收,官府忙着赈灾,百姓自己都要饿死了,还管谁登基称帝?
解决了皇后一族之后,因为积劳成疾,在凌云二十六年,薛丞相便因病去世。
这之后让陈泽锋更加确信,一旦外戚的势力变大,就一定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所以他才对于沈家这么排斥。
虽然沈若凝母仪天下,是一个好皇后,但是他这种顾虑依旧存在,要不然也不会屡次上书请求秦天废除沈仁民的御林军统领一职,理由很简单,就是沈仁民德不配位。
但是沈仁民的工作效率又这么到位,不仅管理御林军管理的井井有条,还将御林军整个改革了一遍。
但沈仁民越表现出自己出色的能力,陈泽锋就越担心。
秦天对于这件事情已经多次驳回陈泽锋的折子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子拥有精兵强将,可以镇得住任何人。
对此陈泽锋也是一脸无奈,因为秦天说的是对的,秦天手中的那些精兵强将,连他见了都不得不服,有这么一支军队存在,难道还怕什么外戚干政吗?
再者主要将领还是自己的心腹,这样的阵容可比凌云皇帝强上太多了。
凌云皇帝是对于军队都已经失去了掌控力,对于当时东瀛国来犯都无法决定是否出兵,还需要皇后的同意,你看这个是不是很讽刺。
这已经成为了定局了,或者说是死局了,军队就是帝王的爪牙,一旦没有了军队,那帝王就等于是一只没有利爪,只能任人宰割。
秦天不一样,首先自己就有一套自己的领导班子,其次就是军队被秦天牢牢地攥在手里。
别说沈云亭现在已经没有定武军了,就是他现在率领定武军杀来,秦天都是一点都不害怕的。
定武军是很强,而且人数也很多,足足有五十余万,如果不强的话,也不能将孔雀王朝挡在西南边境数十年。
可不是为了防御宋国啊,那个小宋国定武军分分钟可以将它灭了,主要还是背后的孔雀王朝。
有了这个钉子钉在西南边境,孔雀王朝才不敢来犯,要不然早在去年胡族入侵周国的时候,就已经发兵入侵周国了。
一个胡族周国就已经抵抗不了,如果加上孔雀王朝的话,那周国就真的是要灭国了,根本等不到秦天穿越过来的时候周国就已经没了。
“陈大人,下官觉得,如今陛下对我们御史台已经非常反感了,我们应当暂时避开陛下锋芒,等之后再寻机进谏为好!”一个监察御史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