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悬案侦破之谜 > 第332章 炕洞下的罪恶第3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最后一次见到贾海涛是在2006年2月,那天,贾海涛像往常一样出现在他面前,神色看起来还算正常。

贾海涛当时并没有退房的意思,还特意叮嘱房东,说自己的东西还在房子里,让房东不要把房子租给别人,他还会回来住的。

房东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然而,从那之后,贾海涛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他一直没有续交房租,房东按照之前留下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电话那头却始终无人接听。

房东心里渐渐有些不安,多次前往出租屋查看,可房子里一直没有人。

在多次尝试联系贾海涛无果后,房东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损失,又担心房子长期闲置会出问题,便把房子租给了白洁。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出租的房子里竟然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情。

警方认真地记录下房东提供的每一条信息,深知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很可能成为解开案件谜团的关键 。

案件发生后,白洁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

每一个夜晚,那具恐怖的尸体都会在她的梦中反复出现,让她从睡梦中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

她不敢再踏入那间屋子半步,惊恐万分的她,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匆匆搬离了这个充满噩梦的地方。

每一次回想在那房子里的经历,她都觉得头皮发麻,浑身的血液仿佛都要凝固。

警方在了解案件情况后,丝毫不敢懈怠。

他们从邻居们的口中得知,贾海涛的身高恰好是1.65米,与那具尸体的身高完全吻合,而且失踪时间也高度一致,身体特征更是极其相似。

这一系列的巧合让警方坚信,死者极有可能就是贾海涛。

为了查明真相,给死者和家属一个交代,警方立即围绕贾海涛的社会关系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

经过一番艰苦细致的排查工作,警方将目光聚焦在了一个名叫于书文的人身上。

于书文出生于1983年,同样是龙井市德新乡人。

原来,他和贾海涛从小一起长大,是彼此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他们一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童年时光,那些在田野间奔跑嬉戏、在河边捉鱼摸虾的日子,成为了他们记忆中最珍贵的片段。

长大后,两人的情谊依旧深厚。

他们经常一起在龙井市卖煤,为了生活而努力打拼。

在这个过程中,于书文始终照顾着贾海涛。

由于贾海涛生活拮据,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于书文总是慷慨相助。

他经常请贾海涛吃饭,每当贾海涛遇到困难,需要钱周转时,于书文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借给他不少钱。

在贾海涛的心中,于书文不仅是朋友,更像是他的亲人,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之一。

而警方也敏锐地察觉到,于书文作为与贾海涛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之一,或许掌握着案件的关键线索 。

当警察怀着探寻真相的急切心情,来到于书文的家时,气氛却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那是一座略显陈旧的小院,围墙有些斑驳,院子里的几株植物也在秋风中显得有些凋零。

警察礼貌地敲开了门,于书文的家人满脸疑惑地将他们迎进屋内。

当警察说明来意,询问关于贾海涛的情况时,于书文的家人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与哀伤。

他们无奈地告诉警察,于书文在2006年2月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此后便如同人间蒸发,再无半点音信。

这个消息让警察们心中一震,本以为能从于书文这里获取贾海涛的线索,没想到他竟也失踪了。

而更让警方惊讶不已的是,在进一步询问过程中得知,于书文的身高也是1.65米,这与炕洞内那具高度腐败尸体的身高完全一致。

两个年龄相仿、身高相同的年轻人,在同一时间莫名其妙地失踪,这绝非巧合,警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死者有可能就是于书文。

为了确定死者的真实身份,警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将从于书文父母那里提取的生物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吉林省公安厅进行dNA比对。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警方深知这个结果对于案件的侦破至关重要。

他们一边继续梳理案件线索,一边将死者的照片带给于书文的家人进行辨认。

于书文的父亲接过照片的那一刻,手忍不住微微颤抖。

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与震惊,嘴唇也开始哆嗦起来。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照片,仿佛要将照片中的影像刻进心底。

他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那眼神里有对儿子的思念,也有对这残酷现实的不敢置信。

最终,他的泪水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确认那具尸体就是自己的儿子于书文。

然而,当警方询问于书文的父亲关于炕洞角落里发现的手镯时,他却一脸茫然,眼中满是疑惑,对于这个手镯毫无头绪。

这一情况让警方更加怀疑手镯与贾海涛有关,毕竟贾海涛与于书文关系密切,而这个手镯又出现在案发现场,其中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警方暗下决心,一定要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揭开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

在那间弥漫着腐臭气息的出租屋内,案发现场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于书文的鞋子静静躺在炕洞的一角,鞋面满是灰尘与污渍,似乎在默默见证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而那只被警方寄予厚望的手镯,极有可能是贾海涛留下的,此刻也在炕洞的阴影中闪烁着诡异的光。

这两件物品同时出现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就像是一道难以解开的谜题,却又明白无误地表明,两人都曾涉足这个犯罪现场。

每一位办案警员都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他们穿梭在现场与警局之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却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躺在炕洞中的究竟是于书文还是贾海涛呢?

这个问题如同一团浓厚的迷雾,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