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如果用价值连城形容也不为过。
在十几年后它曾经出现在拍卖场上,最后以近千万的价格成交。
张震敢断定,如果再过十几年,拍出上亿都不稀奇。
张震强抑内心的狂喜,将这本珍贵的脂砚斋批注《红楼梦》妥善放置一旁,又迫不及待地继续探寻。
随着又几本古籍被取出,一本略显小巧的册子映入眼帘。
册子封面以深色锦缎包裹,虽历经岁月侵蚀,仍能看出其制作时的精良。
打开后,入目的是工整且极具个人风格的小楷,那笔锋刚健中透着灵动,张震一眼便认出,这极有可能是纪晓岚的字迹!
再看内容,正是《阅微草堂笔记》。
其中所记载的故事,有些与通行版本相似,却又在细节上有着独特的记述。
比如一则关于狐仙的故事,通行版本中狐仙只是简单地帮助书生渡过难关。
而在此手抄本中,详细描述了狐仙与书生之间的多次对话。
狐仙所言“世间善恶,皆由心起,助人亦是助己”,不仅丰富了故事内涵,更展现出纪晓岚对人性与善恶因果的深刻思考。
书中的一些插图,线条简洁流畅,寥寥几笔便将故事中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为这本手抄本增添了别样的艺术价值。
这果真是纪晓岚亲手抄本,而且极有可能是《阅微草堂笔记》的原始本。
张震的目光紧紧锁住手中这本册子,内心的震撼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平息。
在他的记忆深处,清晰地知晓,这本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未真正现世过。
倘若将其送上拍卖会,其价值之高,毫不夸张地说,丝毫不亚于举世闻名的元代青花大罐。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一本本珍贵的孤本、善本以及手抄本,如同被尘封多年的宝藏,源源不断地从地板下面被发掘出来,逐渐堆积成了一座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小山。
此时此刻,张震早已被接连不断的惊喜冲击得有些麻木了。
他机械地拿起一本书,匆匆扫上一眼,确认书名后便迅速登记在册,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拿起下一本。
等到整个三楼被彻底清理完毕,日光已经悄然偏移,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午。
了尘走上前,开口说道:“这是三楼,一楼二楼并没有藏书,上面两层我还没来得及查看,说不定还藏着不少好东西呢!”
张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不过此时众人腹中早已饥肠辘辘,咕咕叫个不停,还是先填饱肚子才是当务之急。
他赶忙找来几个人帮忙,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古书搬运回小院,郑重其事地叮嘱槐婷婷一定要妥善保管。
随后又安排专人看守藏书楼,这才带着了尘等人前往餐厅用餐。
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张震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此刻坐在王府宽敞明亮的大餐厅里,面对满桌的佳肴,他再也顾不得许多,开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颐起来。
就在这时,兜里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
张震无奈地放下手中的筷子,迅速掏出电话并接通。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子熟悉且悦耳的声音:“张总,听说您回国了,怎么也不打个电话过来呀?”
张震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竟然是戴琳娜!
在张震原本的计划里,与戴光远见上一面是既定之事,可这几日家中事务繁杂,忙得焦头烂额,还没来得及与对方联系。
没想到,戴光远的女儿竟率先打来了电话。
张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礼貌的笑容,温和地说道:“原来是戴小姐,我正想着找个合适的时机,与令尊见个面呢。
既然你打来了电话,那就麻烦你帮忙转达一下,烦请他抽个时间,让我能有幸拜访他!”
戴琳娜在电话那头轻啐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娇嗔。
“现在您可是大忙人,照理说,应该是您抽时间接见我们父女才对。
不知道您今晚是否有空,能否赏光来家里吃顿饭呢?”
当下危险尚未完全解除,王府这里戒备森严,无疑是最为安全的地方,张震自然不想轻易冒险外出,于是当即说道。
“还是我在王府略备薄酒,诚心邀请二位大驾光临吧!”
戴琳娜听闻,忽而轻笑起来,那笑声清脆悦耳。
“看来张总也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小命呢,其实我爸也早就想上门拜访了,只是担心太过唐突,所以才先让我邀请您。
既然如此,那我们恭敬不如从命了,就今晚,怎么样?”
张震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双方约定好今晚六点在王府设宴款待戴家父女。
他刚挂断电话,那恼人的铃声又急促地响了起来,张震不禁暗自苦笑,看来这顿饭是没法安安稳稳地吃完了。
他再次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老年女子沉稳的声音:“张震,你师父要回京城了,明天中午的航班抵达京城,你安排一下接机的事宜!”
张震一听,立刻听出这是叶师母的声音,他急忙挺直身子,恭敬地问好,随后坚定地答应一定会准时安排好接机。
一想到许久未见的老师即将归来,张震的心情瞬间激动起来,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和困惑,都迫切地想要向老师请教。
这顿饭终于吃完,张震和了尘正坐在一旁悠闲地聊天,槐婷婷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过来。
她刚刚将那些珍贵的古书妥善收好,这才赶来吃饭。
只见她在张震身边坐下,顺手将一张报纸递了过去。
张震疑惑地接过报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内容。
只见报纸上赫然写着好几条关于某些官员因贪污受贿、玩忽职守,而被依法查处的消息。
槐婷婷神色平静,眼中透着洞悉一切的了然,淡淡地说道:“先好好吃饭吧,忙了这么久,我也早就饿了!”
张震微微一怔,瞬间心领神会,只觉浑身的紧绷之感如轻烟般缓缓散去,轻松了不少。
看来这段时间悬在头顶的危险已然解除,这报纸上的信息就是信号。
如今就算郭进依旧对之前的事不依不饶,可从当前形势来看,他短时间内怕也是自顾不暇,根本腾不出手来找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