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58年育良种过灾荒 > 第391章 娶媳妇,他是认真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1章 娶媳妇,他是认真的

这回的铁锅靠大鹅没有吃成,孙宝库这次过来,带来了两条大草鱼,毛河挖好之后,上游开闸放水,他们队里拦网下鱼,捕捉到了不少鱼,发给大家,准备也让社员们在过年的时候沾一沾肉味儿,鱼肉也是肉不是。

他们后林队在下雪前的时候,队里刚刚种下的紫冰薯被野猪拱了个干干净净,队长带领全体社员围猎了几头野猪,当时猪头猪下水在队里统一吃了大锅饭,剩下的肉都就分了给大家过年。

至于他们后林队已经属于下游了,毛河放水的时候下网拦鱼那也是上游几个公社的事,到了他们下游,拦不住几条鱼,还把人冻个半死,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没有人愿意干。

林瑞屋外墙上挂着的几条肉,就是当初杀野猪分的肉,整个后林队的社员,只要能稍微管住嘴,过年都能吃上一顿荤饺子,有些会过日子的妇女,把肉埋在盐缸里腌上一腌,吃上一年半载的不成问题。

今天林瑞家里没有吃上铁锅烤大鹅,林瑞却摘下来一挂二指宽的野猪肉,因为用盐腌过的,开水一冲开外面的冰层,里面的腌肉就松软了下来。

林瑞大刀切肉,一片一片的带着厚厚油脂的野猪肉五花被他扔进大锅里,稍微炼出来一些油脂润锅,林瑞便把葱姜蒜搁里头,又把辣椒,花椒搞里头,爆出香味儿之后,林瑞开始往锅里兑水。

接着就是一条七八斤重的大草鱼直接切成厚厚的大鱼块,放在锅里直接大火炖了起来,那边应月娥也已经揉好了一盆三合面,玉米面占了五成,红薯干子面占了两成,小麦面粉占了三成。这样的配比是一般家庭真吃不起。

林瑞抓起一块面团放手吧唧吧唧拍两下,直接拍成一个面饼子。

把面饼子放在手背上,在外面在稍微淋一下水,随手一甩吧唧一下贴在大锅内,不一会儿就围着锅边子贴了一圈的大饼子。盖上锅盖,大火炖煮上二三十分钟就可以了。

早已经霸占了灶台烧火位置的孙宝库,拿着大劈柴块往灶膛里填柴,这时候必须大火烧起来才行。

林瑞看着孙宝库乖乖的烧灶膛,不由的感觉有些好笑,无论是后世,还是现在这个年景,似乎烧火已经成为了女婿上门的必备技能。

前世的林瑞,当时候还跟爷爷一起生活在乡下的时候,每逢过年求亲戚拜年的时候,那些队里的闲着磕牙的嫂子婶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时候。

谈论最多的就是谁家的姑娘今天回门,女婿连锅屋门都不带进的,一看就不是好女婿。谁家的女婿不错,很好,来到就知道帮着烧火做饭。

林瑞想到这里,在看着孙宝库认真烧灶火的模样,不由的笑了出来,孙宝库似乎感应到了林瑞的注视,连忙伸手往脸上擦了一下,以为自己烧火脸上擦上了黑灰了呢。

“小瑞,我,我脸上有啥东西吗?”孙宝库看着林瑞还在笑,擦了几下,也没有擦掉啥东西,犹豫了问了起来。

“小瑞,你笑啥?”林芳也跑过来围着孙宝库看了一圈,脸上没沾灰,身上的衣服有补丁,里面可是填了新棉花,暖和着呢,来的时候林芳特意给他洗刷的,现在也不脏啊。

林瑞看了一下母亲跟大姐,再次的笑了一下说到:“大姐,没啥,姐夫烧火,咱娘可高兴了,看来我以后也要学会烧火。”

林芳,应月娥俩人听的忍不住哈哈大笑,倒是孙宝库尴尬的挠了挠头。

林放摸着脑袋笑着说到:“小瑞长大了,这是知道想媳妇了,娘,过几天我回队里帮他打听打听,明年咱们也给小瑞领个媳妇进门。”

应月娥笑着说到:“你崔大娘都提了好几次了,她娘家侄女可俊俏了,干活也是亮堂堂的,这臭小子就是不愿意见面。”

林瑞看这火烧到自己身上了,连忙摆着手说到:“娘,娘,你儿子马上马上就是工人了,等我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娘你也去当工人,以后咱们都吃商品粮。”

“乡下的丫头可不配做你儿媳妇,你儿子要给你找个城里水灵灵的小姑娘做你儿媳妇,到时候你才倍有面儿不是。”

应月娥一巴掌甩在林瑞脑袋上:“胡说八道,你娘就是一个普通社员,城里的媳妇咱可伺候不起,你看看林源娶的那个媳妇,咱们队里谁不说他们家娶了个姑奶奶回来。”

“娘,你说啥呢,林源媳妇那样的给我也不要,我以后娶个城里的媳妇,一定是知书达理,懂得孝敬我娘的女人你儿子才要,你放心吧。”

林芳也在一旁插嘴道:“我看还是娶个农村媳妇好,咱们三辈子贫农,跟城里媳妇不搭檐。”

“就是,城里媳妇,有几个孝顺娘的?隔壁林洼那边,林茂才的儿子在城里当工人,娶的就是城里的媳妇,一年到头回来不几次,每次回来都嫌弃这,嫌弃那的,咱们这几个队里谁不知道他家啊。”

“还有孙营,你那孙三妮姑姑家的儿子,也在咱们公社里工厂当工人,娶的就是公社上的儿媳妇,你三妮姑姑一说起来儿媳妇,那都是没有一点庄稼人的样子,油瓶倒了都不带扶的那种人。”

“是的啊,我以前也听婆婆说起过,俺们那隔壁队里一户人家的儿媳妇也是城里人,还吃商品粮呢,也是这样的。每次过年回来,老嫌弃这,嫌弃那的,倒弄的满肚子气。”

应月娥,林芳母女二人这是一个又一个的说起来她们知道的农村出身的工人娶城里儿媳妇的事,每说一个,二人就伤心一番,好像城里的儿媳妇那就是慈溪老佛爷一样。

林瑞听的是胆战心惊,连忙伸手打断了母女二人意犹未尽的举例子,让他们去拿点紫冰薯来,塞到灶膛里一会儿烤熟了好吃。

林瑞并不是看不起现在的农村人,实在是现在的农村女子,连个上学都没有,从小就知道埋头干活,生活环境已经决定了她们的思维,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家长里短。

以林瑞以现代人的思维,队里的那些小媳妇还真没有几个能跟他说上话的,不是鄙视他们,而是思想上的巨大差异,注定了就算结婚了,也会没有共同语言。

时间长了那就形同陌路。林瑞对婚姻从来不凑合,上辈子不会凑合,这辈子同样不会。

娶媳妇,他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