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快速记录,一边追问道:
“老师,关于卖在分歧,卖在一致,您能不能重点讲讲大盘走势,举个具体例子,观众们都盼着听实战案例呢。”
炒股持家微微眯起眼睛,陷入回忆:
“就拿去年年末的大盘走势来说吧。当时,宏观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一方面,Gdp 增速保持稳定,但另一方面,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
这使得市场对大盘后续走势产生了巨大分歧。
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当时大盘在日线级别上处于一个宽幅震荡区间。
K 线形态上,小阴小阳频繁交替出现,而且上下影线都比较长,这清晰地表明多空双方处于激烈的博弈状态,谁也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再看均线系统,5 日均线、10 日均线和 20 日均线相互缠绕,没有明显的方向指引,这也是市场分歧的重要信号。
从基本面分析,一些传统行业,像钢铁、煤炭,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股价持续低迷;
但与此同时,新兴的科技和消费升级领域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比如 5G 相关产业和高端消费品牌。
这就导致市场资金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部分流向新兴产业,推动这些板块的股价上涨;另一部分则坚守传统行业,等待行业复苏。
在这种分歧的大背景下,我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数据和各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发现,虽然传统行业面临困境,但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这对传统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而且,从估值角度来看,传统行业的很多股票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较高。基于这些分析,我判断大盘虽然短期波动,但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于是在大盘指数回调到震荡区间下沿的时候,果断布局了一些被低估的传统行业股票。”
我听得入神,连忙问道:“那后来呢?市场观点是怎么趋于一致的呢?”
炒股持家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后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地,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企业的盈利状况开始改善。
同时,新兴产业也在持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保持着高速增长。这时候,市场对大盘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都认为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大盘将继续上涨。
从技术面上看,大盘指数开始放量突破震荡区间的上沿,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意味着多头力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均线系统也逐渐形成了多头排列,5 日均线在最上方,依次是 10 日均线、20 日均线,这表明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趋势都向上。
而且,mAcd 指标在零轴上方形成了金叉,红色柱状线不断变长,显示市场的多头动能越来越强。KdJ 指标也在超买区域持续向上发散,进一步确认了大盘的强势上涨行情。
在市场一致看好的氛围下,大盘指数一路攀升,我之前布局的股票也都收获了不错的涨幅。”
我好奇地追问:“那您是在什么时候卖出的呢?”
炒股持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
“当市场上几乎所有人都一致看好大盘,指数被推到一个相对高位的时候,我就知道该离场了。
从技术分析来看,在高位时,大盘指数出现了放量滞涨的情况。
成交量急剧放大,但指数却没有继续大幅上涨,这说明多头力量虽然强劲,但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很可能是主力资金在高位出货。
而且,mAcd 指标的红色柱状线开始缩短,这意味着多头动能开始减弱。KdJ 指标在超买区域出现了死叉,更是进一步确认了大盘短期见顶的可能性。
从市场情绪方面来看,当时各种媒体、分析师都在唱多,市场弥漫着过度乐观的情绪。投资者纷纷追涨,甚至很多原本不关注股市的人也开始涌入。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市场情绪已经达到了极致,一旦风向转变,下跌将不可避免。于是,我果断卖出了手中的股票,锁定利润。”
直播间的弹幕疯狂滚动,观众们纷纷留言。
“原来这就是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太厉害了!”“炒股持家老师,听了您的分析,我好像开窍了。”
我看着弹幕,笑着对炒股持家说:
“老师,观众们都恍然大悟呢。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要准确判断大盘的分歧和一致,好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您有什么技巧或者方法吗?”
炒股持家思考了片刻,说:
“首先,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导向。
宏观经济数据是市场的基础,政策则是市场的风向标。当经济数据出现分化,政策也存在不同解读的时候,市场往往就会产生分歧。
比如,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数据出现背离,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不明确,这些都会引发市场的分歧。
其次,从技术分析角度,除了刚才提到的 K 线形态、均线系统和技术指标,还可以关注成交量的变化。
在分歧阶段,成交量往往会出现不规则的波动,忽大忽小;而在一致阶段,成交量会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或缩小趋势。
比如在上涨的一致阶段,成交量会持续放大,推动股价不断攀升;在下跌的一致阶段,成交量会逐渐萎缩,市场陷入恐慌。
另外,还要关注市场热点的切换。
在分歧阶段,市场热点比较分散,没有明显的主线;而在一致阶段,会形成一个或几个明确的热点板块,资金会大量涌入这些板块。
比如在去年年末的行情中,前期市场热点分散在各个行业,随着市场观点趋于一致,科技和消费升级板块成为了市场的主线,吸引了大量资金。”
我接着问:“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运用这个理念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