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 第210章 班一天没上,打一顿没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0章 班一天没上,打一顿没少

解缙被打了板子,回去后,这次他就学聪明了,直接告了假,在家休养。

第二天,凌汉果然去翰林院逮他,没在,没有假装工作。

这才满意。

但是呢,这个解缙偏偏就不安分,你说你屁股前后打了好几次,你就好好休养不行吗?

不行,他说是在家休养,实际上,却一天到晚,去一些文官家里登门拜访。

简单说就是……拉关系!

这官场给他混明白了,他觉得就得和各种官员搞好关系。

何况他还顶着一个第一才子之名。

他认为,他现在是文官里面最受朱雄英器重的,原来的老朱也器重他。

不久的将来必然是一飞冲天。

所以,他要开始网罗关系,做到和大家都处好,然后等自己越来越高了,大家都会支持他。

起码凌汉要再弹劾他,帮他说话的也多啊?

结果,这两天他就跑了七八个文官的家。

这太频繁了,给人一种感觉,他要结党营私……

毕竟官员们平日里私下交往,那都比较低调。

这货倒是好,不仅不低调,还张扬得很。

他认为,这么做就是告诉大家,他人缘好……

可凌汉这个大明集团的纪律委员看到了,怎么样?

本来对解缙形象就不好,你这屁股还没好呢,倒是不挂羊头卖狗肉,跑去整天搞关系,要结党营私啊?

于是乎,第三天早朝,又给解缙弹劾了。

解缙被叫上朝堂那一刻都懵了,看着攻击力十足的凌汉凌御史,解缙说:

“凌御史,下官没有带着伤病去坐堂装工作吧?又弹劾我什么?”

“你结党营私……”凌汉瞪眼怒喝。

解缙张口结舌,开始解释。

不过他这一通解释,也抵不过确实两天内跑了许多官员的家……

这是大忌啊,你明面上这么玩?

不知道最近查的严?

朱雄英也挺无语的……

他让凌汉盯着解缙,是要揪出他的大问题,好把这个烫手山芋给处理了。

结果这凌汉也是一根筋,啥问题都盯着,一些小问题也拿出来说。

而且说都说了,朱雄英还不能不处理……

可是这种事儿,说是结党营私,那显然又够不上,最多就是惩罚教育……

教育就不必了,惩罚吧,老规矩,三十大板……

解缙都懵了,不是,这翰林院侍讲学士当的……啥工作没干,净挨打了?

从第一天看到朱雄英就挨打,一天活儿没干,就隔两天打一次……

关键解缙还觉得,太孙都不训斥他,只是打一下……对自己还蛮好咧,舍不得骂自己呢……

于是乎,就心甘情愿的被拖出去挨打。

百官也觉得朱雄英对解缙的态度颇显暧昧。

不管他有啥问题,太孙都不说啥,只是打板子解决。

这么看,太孙对解缙,挺好的吧?

武勋里,常升就摸了摸下巴,心想:

“这个解缙…的屁股,跟我的屁股有的一拼……看来也是个先天挨板子圣体……”

这种体质,在大明还有两个,一个是常升,一个是朱樉!

朱雄英看着解缙离开,就看向下方所有人,说:

“尔等,也当引以为戒!”

百官纷纷称是,随即退朝。

朱雄英回到了东宫,这些天监国,才知道就算大明在他的改革下,政策优化许多,但这当家还是不容易。

很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有老朱在,或者说有朱雄英在,这些政策都可以强硬的推行下去,大家必须好好执行,自然是利好。

可若是不完善政策,等到后面,出了一个相对弱势一点的帝王,恐怕就压不住政策,继而出现问题。

比如严苛治官,官员都敢找办法反抗。

若不是朱雄英不好糊弄,这条政策还真难施行。

还有就是官员待遇一体化,也必须强硬监察才能执行。

说到底,官员们容易形成自己的势力,来对抗皇帝。

明初的时候,李善长、胡惟庸这两个,就是结党营私,威胁皇权的典型。

到了后面,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势大,内阁大臣和丞相没区别,势力威胁皇权。

再往后,阉党当道,同样是借皇权而行事。

朱元璋收拾李善长和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就是避免权臣当道,底下人威胁皇权。

他甚至也担心外戚干政、担心宦官握权、担心文官势大、担心武勋抱团。

所以,他不仅废除丞相制度,还不准外戚当官,不准太监有文化能写字,把太监当狗,等等。

可以说,老朱虽然是泥腿子出身,眼光狭隘。

但也正是因为他眼光狭隘,担心的事儿多,定下的一些规矩,也就确实能避免一些事儿。

比如外戚干政,明朝基本上就没有这个情况。

还有对武勋的打压,基本上后面武勋都没有再辉煌过。

可偏偏,他定下太监不能有文化,不能写字这点,后面的皇帝没当回事。

后面朱棣当了皇帝,他为了工作方便,觉得太监在身边伺候,不认识字怎么行?

于是乎就默认太监学习认字儿。

可太监要是有文化能认字儿,还帮着皇帝传达一些信息,写一些东西,这权力地位,不就慢慢有了?

以前就是伺候皇帝生活,像狗一样。

现在就能帮着写圣旨,写条子,甚至帮忙看奏折,批条子,这哪儿是太监?这是皇帝的秘书啊!

所以后面,太监渐渐能对奏折批红,也就是决定政策,甚至官员有折子给皇帝,还得看太监脸色。

于是乎,太监就掌权了,比丞相还牛逼。

另外就是,朱元璋为了不让文官势大,避免丞相出现,才废了丞相制度。

结果后来又出了个内阁,内阁大臣权力也越来越大,等于换了称呼的丞相。

后面就导致了文官势大,宦官专权,互相斗的场面。

所以说,老朱的一些决策是对的,只是方法太极端。

比如处理朝政的丞相,虽然没了,也不能啥事儿皇帝一个人扛啊?

小朱就弄出了一个十二人秘书团,一月一考核,一月淘汰一人的制度。

秘书团十二个人负责丞相的议事权,而且还是轮换的,大家只能干活,不能决策,没有权势,就不怕势大。

这个问题,朱雄英不担心。

所以太监这事儿,他也要想办法,绝对避免他们不能学习文化,不能认字儿。

文官的问题,他也有解决之法,那就是考公考编。

一个丞相,能被十二个无权无势只能议事的工具人代替。

那一些官位,同样可以通过考公的方式,让人来做。

如此一来,文官想做大?想结党营私?

稍微有问题,就给你换下去了。

文华殿里,朱雄英把一套一套的想法和计划,梳理的清清楚楚。

就站起来,一甩袖子,背着手,牛逼哄哄的说:

“大明有孤,必开千古盛世!”

只是这话才说完,盛庸就急匆匆进来:

“殿下,开国公……”

朱雄英眼睛一瞪:“他又怎么了?不是才退朝一会儿?抽空又去嫖了?”

盛庸:“这次没嫖……他……他退朝路上,看到了解缙,解缙被一群文人士子围着,这些读书人看到解缙被打了板子。

于是乎又开始污蔑太孙……开国公听了上去把这些文人士子都揍了……把解缙也打的鼻青脸肿……”

朱雄英一愣:“打那些文人士子孤理解,打解缙干嘛?解缙也污蔑孤了?”

盛庸:“解缙没有,但他也没多解释,开国公就把他一起打了,还说: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