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价,自然就是杜林他们采购这批货物和买下这批奴隶的初始价格。
杜林这是做好打算,这批货物和奴隶,他不赚苏倾玥的钱,保住买这批货物和奴隶的钱就够,既是还恩情,也是为江铭衡在苏倾玥这里树立一个靠谱的好印象。
“不可!”江铭衡想都没想直接一口否定,他如何不明白杜林用意,正是因为明白,他才要一口回绝,坚决不占这个便宜。
杜林见江铭衡拒绝他,他忙开口:“江叔,你听我说——”
“你什么都不用说。”江铭衡直接打断要解释的杜林,他自己是生意人,懂得商队跑一趟有多不易,他看着杜林,“你提价格,我视情况砍价。但你不能用成本价卖给我,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但我不会接受。
你就算不考虑你自己,也该考虑和你一起跑这一趟的伙伴。你总不能拿自己的银子去补贴他们,填上这个窟窿吧?”
杜林见自己的想法被江铭衡看穿,他嗫嚅嘴唇:“江叔,你如今家中遭遇变故,今时不同往日,我只是想尽我所能帮帮你。”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接受。”江铭衡也不和杜林继续说下去,有些事越说越藕断丝连,还不如切入正题:“你直接说,这批货物和奴隶在你心中的预期价格。”
苏倾玥和楚砚全程没出声,也没插话,就静静观看着。
看着杜林一开始拒绝,江铭衡坚持,到后来杜林妥协,说出心仪价格,然后就是江铭衡和杜林压价,两人你来我往,渐渐谈得火热起来。
生意人和生意人的较量,较量的是自己的阅历,自己的认知,自己对行业规则的了解,对各类商品价格的烂熟于心……,杜林很明显还是年轻了些,渐渐在江铭衡的压价下败下阵来。
杜林虽然逐渐招架不住,但他却未退缩,一直坚持。
他又不是个没脑子的,怎么看不出来江铭衡这是借着压价,教他生意场上事的同时,也告诉他行业内的规矩,以及一些被他忽视掉的细枝末节。
这场较量,堪称酣畅淋漓,江铭衡很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杜林也是受益匪浅,看着江铭衡的眼里满满的的钦佩与折服。
最终,双方以一个足以令对方满意的价格敲定这笔买卖。
江铭衡已经谈妥价格,他和杜林说了句稍等,便转身朝苏倾玥走去。
杜林站在原地看着,见江铭衡站在苏倾玥面前低声说着话,他知道这是将最终价格说给苏倾玥,等她定夺。
苏倾玥当然知道江铭衡敲定的这个价格是最好的,便命楚砚:“给银子。”
楚砚应了一声,抽出银票递给江铭衡。
“你问问他,押送货物和奴隶随我们去滥城,他怎么收价。”苏倾玥在江铭衡要转身去交银票时,提了一嘴。
江铭衡还在想苏倾玥要怎么把这批货物和奴隶带去滥城,一听这话秒懂其用意,他忙出声:“是,女郎。”
“这是谈妥的银钱数目。”江铭衡等杜林接过银票放好,又从对方手中接过四十五个奴隶的卖身契,“女郎问:若是你们将这批货物和奴隶送到滥城,要怎么收价?”
杜林没想到货物和奴隶全部售出后,又有一笔生意送上门来,他看了江铭衡,知道他这个讲述公私分明,并不将私情放到生意场上来。
于是,杜林就方才谈妥的价格数目,报了一个价给江铭衡。
江铭衡一听这价格,眼睛一亮,对杜林都有些刮目相看了,这年轻人适应能力强不说,思维转换能力也是杠杠的。
“行,稍等片刻。”江铭衡来到苏倾玥这里,将杜林开的价说了,从楚砚那里接过银子,转手交给杜林。
生意场上的事已经谈妥,接下去就是填饱肚子的事。
陆敏和江母负责教杜林一行人如何制作糟辣椒鱼火锅,杜林的人分工明确,捞鱼的捞鱼,杀鱼的杀鱼,处理葱姜蒜的处理葱姜蒜,谁也没落个清闲。
就连那些奴隶们,也因为有了主人,也能吃上鱼,改善伙食。
众人吃饱饱后,便开始赶路。
这一次,苏倾玥的队伍不再是七人行,而是一支庞大的商队。
接下去的路程,多数情况都是在外留宿,很少进城。
只是一旦进城,苏倾玥就会让江铭衡去奴隶市场购买奴隶。
滥城那个地方可大着呢,要想发展起来,人力可是不可或缺的。
反正这个时代奴隶不值钱,而且听话,一纸卖身契直接能约束,她一路南下能带着大量人力去,也省了到了滥城那个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除了奴隶,苏倾玥还让江铭衡负责买马,买需要的货物。
除此之外,凡事休息时,她便命令楚砚训练那些奴隶,无论男女年幼,都跟着楚砚强身健体,学点防身的功夫。
她们队伍大,货物越来越多,难免会引起这一路上的山匪们打劫。
就连防身用的武器,队伍里的人也是人手一份,奴隶们也有。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倾玥这支队伍已经空前庞大,行走在路上,总能引来注目。
天也是越发冷了,只是她们是南下去滥城,越往南边就越暖和。
在北边时,还能见雪,身上的衣服也裹得严严实实像粽子一样臃肿。
可越靠近南边,他们身上的衣服就越减越少,见到的绿色也越来越多,一路来的景致,胜过北边的荒凉和一望无际看不见尽头的平原。
“女郎,我们已经赶了一半的路程了。”楚砚拿着地图来到苏倾玥面前,将自己做下的标记指给她看,“继续这样赶路,再过半个月,我们就能抵达滥城。”
本利按照他们自己计划,一个月的路程就能抵达滥城。
但是架不住苏倾玥一路不停收货物收奴隶,队伍逐渐扩大的同时,路程自是免不了的被放慢。
本来是想过年前抵达滥城,能过个好年。
但现在来看,他们这行人是要在路上过年了。
苏倾玥站在湖边,面前是波光粼粼的湖水,队伍里的人都在休整,喂马的喂马,处理食材的处理食材,大家分工明确,就地取材。
南方资源丰富,遍地绿油油,野菜种类也多得不像话。
他们现在停在湖边,直接捞鱼。
苏倾玥从楚砚手里接过东西看了,粗略算了算,“大概会在元宵节前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