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吉普车的后门准备上车,坐在驾驶座上的王俊臣却让我坐到前排,在路上陪他说说话。
看领导的脸色不善,说话的语气也很冲,我小心翼翼地问,司机去哪儿了,怎么能让领导亲自开车跑夜路,而且还是那么危险的山路?
我的话没毛病,现在已经五点半了,冬天太阳落下去的早,对面过来的车辆,很多已经打开了示宽的小灯。
王俊臣打火、踩离合、挂档、踩油门,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十分地娴熟,一看就是个老司机。
车子驶离龙腾公司,拐上公路后,王俊臣才回答了我的问题,说司机家里有事,刚才打发他回家去了。
听他的口气,事情显然不会这么简单。
我不是爱八卦的人,好奇心不强,和身边这位县太爷也不是很熟,乖乖闭上了嘴巴,不再多言。
正值下班高峰时段,眼前这条公路,是连接城区和矿务局本部的唯一通道,路上的行人车辆很多,视线也不好,王俊臣却把车开得飞快,不断急打方向猛踩刹车,没过两分钟,就把我这个从不知道晕车是什么滋味的小伙子,晃悠得五迷三道,不得不打起全部精神,全力压制喉部传来的阵阵不适。
好在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长。
驶出城区,上了通往榆树坪的干道公路后,路况好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少了,王俊臣却把车速却降了下来。
我松了口气,一直紧揪着的小心脏回归了本位。
王俊臣也长吁一口气,右手用力捶着方向盘,仿佛终于出了口恶气似的问我,刺激吧!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很快又补了一句:感觉到刺激就对了!
然后,他主动告诉我,下午,自己和县长大吵了一顿,不但没能从财政局借到钱,还被顶头上司讥讽除了会张口要钱,其他本事一样都没有。
王俊臣愤愤不平地说,老子虽然自诩文人,却是个暴脾气,从来没受过这种窝囊气,要不是想着明天上午有好几十死者家属要接待,刚才就直接把脚上这双破靴子,挂在那个狗官的门楣上了。
领导的情绪很激动,我知道这时候,自已最好当个听众,什么也别说,让他把心中的积郁发泄出来,等发泄完了,再对他说句,自己刚才走了神,领导说了什么,一句都没听清楚。
王俊臣开着车,絮絮叨叨不停,好像是自言自语,又好像是专门说给我听。
从他的絮叨中,我大概听明白了他发狠的因由。
王俊臣是三个月前当的副县长,来古城前,他是省社科院的处长,因为犯了点小错,从正处贬到副处,而且被勒令自行联系接收单位,限期离开省城。
至于他犯的是什么错,为什么只是被贬而是没被一捋到底,为什么还附加了五年之内不能在省城工作的惩罚,王俊臣没有说,我也猜不出其中的原因。
从半年前开始,王俊臣四处托人找接收单位。
一开始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地级市的政府部门,最好是专业对口的文教系统的副处级岗位,结果却四处碰壁,瞎忙了几个月,折损了不少颜面,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甚至主动把条件降低到中学校长的档次,也没能如愿。
古城县现任书记是他的大学同学,走投无路的王俊臣,最后只得向老同学求助。同学念旧,也很仗义,亲自出面疏通关节,最终将他的关系落到了古城县,而且安排他当了排名最后,分管工业生产的副县长。
王俊臣的同学虽然是县委书记,但不是古城本地人,担任现职的时间不足两年,自己的位子尚未坐稳,而且和一直在当地任职,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县长,执政理念严重不合。
前者年轻有文化,思想前卫,干劲十足,后者年龄偏大,作风保守,官气足,架子大。
不知道上面的人是怎么想,竟然让这样两个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注定不可能和平相处的人搭档。
搭班子不到半年,两套班子班长之间的矛盾就公开化了,而且对立相当尖锐,几无缓和的可能。
书记的最大权力是管人,对他来说,接收安排个从省级单位平调而来,排名靠后的副县长,难度没有多大,没必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县长虽然强势,内心再不情愿,面对同样强势的书记,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这样一来,还没上任就成为对立焦点人物的王俊臣,处境不是一般的难受。虽然身后有书记力挺,但干的却是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直接领导是县长而不是书记,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公开针对,处处刁难一点都不奇怪。
本是一介书生,对仕途没多大兴趣,又刚经历了一场重大变故,自尊心严重受损的王俊臣,一开始对两个主官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特别在意,只想置身事外,明哲保身。
如果不是因为宝龙煤矿这起严重事故,把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推上了风口浪尖,王俊臣可能还会像刚上任时那样,昏昏沉沉地混日子,继续当他不理朝政的八贤王。
一场突发事故,让王俊臣置身事外,不介入任何争权夺利斗争的梦没办法做了。
小煤窑归煤炭局管,煤炭局在政府序列里属工业口,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受县长委托,被县长指定,担任处置突发事故领导小组组长,牵头负责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并没什么不妥,但如果细究的话,却是大大的不妥,既不合理也不合适,摆脱不了故意为难人的嫌疑。
难怪王俊臣对我说,自己是被强赶着上架的鸭子。
县政府的领导很多,光副县长就有六七个之多。
县长之下,有常务副县长,还有常委副县长,他们都比王俊臣这个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更有资格担起重大事故调处责任的担子。
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比王俊臣的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比他了解政府组成部门的分工和人员情况,能调动的资源更多,协调不同单位、部门的力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