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不夜东京城 > 第151章 太子太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弟,朕坐在这把龙椅上,在面对某些声音的时候,就不得不表明一下朕的态度,以正朝纲啊,咳咳咳咳……”宋真宗继续说道。

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让人感受到他作为皇帝的威严和决心。

“但是,朕知道你从小就为人刚正,朕信你。”宋真宗拍了拍八贤王的肩膀。

八贤王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既然皇兄如此信任臣弟,臣弟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

宋真宗点点头,“如此甚好!”

八贤王抬头看着宋真宗,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皇兄,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宋真宗无奈地笑了笑,“朕会尽力而为的。”

两人又聊了一些国事,最后八贤王告别了宋真宗,离开御书房。

八贤王走在路上,心情沉重。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他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他也决心不辜负宋真宗的信任,好好辅佐新皇,守护大宋江山。

八贤王的思绪仍沉浸在与宋真宗的对话中,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迈出御书房的那一刻,恰巧被刘皇后撞见。

此时,刘皇后正携侍女珞儿前往御书房,打算给宋真宗送上一碗滋补的参汤。

她们刚走到连廊拐角处,便看见了八贤王从御书房走出。

\"娘娘,那不是八贤王吗?\"珞儿满脸疑惑地问道。

与此同时,刘皇后也注意到了他,立刻停下了脚步。

\"这么晚了,八贤王为何还在皇上的御书房内?\"珞儿继续嘀咕道。

刘皇后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丝疑虑。

她深知八贤王与宋真宗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可能谈论的话题。

这个时间点,八贤王出现在御书房,让她不禁猜测其中是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刘皇后也在心里快速地思索着各种的问题,她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起来。

“珞儿,我们先回去吧。”刘皇后转身往回走去,脚步显得有些匆忙。

回到寝宫后,刘皇后坐在梳妆台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她深知八贤王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若他真的与皇上有所密谋,那对自己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不行,我得想办法找机会弄清楚这件事。”刘皇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次日,宋真宗来到了校场,看见了太子赵祯正在认真地练箭。

太子的一众随从们看到宋真宗的到来,立即行礼道:“参见皇上!”

宋真宗微笑着点头,示意众人平身。他走到太子身边,看着他专注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儿,练得不错。”宋真宗说道。

太子赵祯转过头,见到皇帝前来,赶忙放下弓箭,跪地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跟朕走走。”宋真宗扶起太子,两人一同漫步在训练场上。

“朕听闻你近日读书颇有心得,不妨与朕分享一二。”宋真宗语重心长地说。

太子赵祯恭敬地回答道:“儿臣近来读了《论语》,其中许多言论令儿臣受益匪浅。”

宋真宗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儒家之道,乃治国安邦之本。皇儿需多加研读,日后方能成为一代明君。”

太子赵祯连连称是,接着向宋真宗请教了一些关于治国理政的问题。

宋真宗耐心地解答着,同时也借机考察了一下太子的见解和能力。

宋真宗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朕相信你定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随后,他看向远处,若有所思地说:“如今朝廷局势复杂,朕希望你能时刻保持警惕,莫被奸人所利用。”

太子郑重点头:“儿臣明白,儿臣定会谨遵父皇教诲。”

“父皇,儿臣想再跟少保去练一下箭法!”太子赵祯说道。

“哦?益儿如此上进,甚好。”宋真宗笑着说道,“不过,射箭之术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心境。你需心无旁骛,将思绪凝聚于箭头之上,方可射中目标。”

“儿臣明白,少保时刻都在提醒儿臣要注意凝气聚神!”太子赵祯回答道。

“哦?益儿对这个少保似乎很是满意啊?”宋真宗饶有兴趣地说道。

“那是,少保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还精通兵法谋略,儿臣能有今日之进步,少保功不可没。”太子赵祯由衷地说道。

宋真宗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益儿如此看重此人,想必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父皇,您可还记得,这位少保可是您赐予儿臣的呢。”太子赵祯突然开口提醒。

“哦?是吗?瞧我这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哈哈哈哈……咳咳咳……”宋真宗话未说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父皇,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适?儿臣马上宣太医来。”太子赵祯焦急万分,连忙询问。

“不碍事,益儿不必惊慌,只是不小心呛到了。”宋真宗深呼吸几次,缓过气来安慰着儿子。

“益儿,快将少保叫来,朕要见一见这个能得到你如此赞誉之人。”宋真宗决定转移话题,缓解儿子的担忧。

“遵命,父皇!”太子赵祯立刻派人前去传唤少保。

不一会儿,少保便来到了御前。

宋真宗打量着眼前这位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

“参见陛下!”少保跪地行礼。

“免礼。”宋真宗微笑着说道,“听益儿说,你教导他甚是用心,朕甚感欣慰。”

“谢陛下夸奖,这是微臣分内之事。”少保恭敬地回答道。

“朕今日召见你,是想看看你的本事。”宋真宗接着说道,“听闻你武艺超群,不如就在此展示一下吧。”

少保领命后,立刻在殿外施展起了拳脚功夫。

他的动作矫健利落,拳掌之间呼呼生风,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宋真宗看完之后,满意地轻轻点了点头。

他感叹道:“果然身手不凡!朕记起来了,你就是那个曾经在虎口救了益儿的少年,叫……叫……”

少保连忙叩头谢恩,恭敬地回答道:“回皇上,微臣杨文广。”

宋真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连声称好:“好!好!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朕当年若有你这般身手,何惧契丹蛮夷。”

他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杨文广谦虚道:“陛下谬赞了,微臣不过是略通武艺罢了,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

“哈哈,不必谦虚。朕记起来了,你的父亲、你的爷爷还有你的祖父,你们杨家世代都是功臣啊!”宋真宗忽然感慨道。

杨文广抱拳拱手,朗声道:“承蒙陛下厚爱,能为大宋效犬马之劳,是我杨家世代的福气!”

“好!朕决定封你为太保,以后就跟随太子身边吧。”宋真宗龙颜大悦,满意地看着杨文广。

杨文广叩头谢恩:“谢陛下!微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也许是对杨文广的赏识,也或许是觉得自己在天波杨府一案中亏待了杨家,宋真宗思索片刻后说道:“你的父亲杨延昭,就追封为‘太师’吧!”

继而他回头吩咐道:“周怀政,你回去后让人即刻拟旨!”

“是,皇上!”一旁的周公公回应道。

“微臣谢过皇上!”杨文广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恩赐,更是对整个杨家的肯定和荣耀。

他双膝跪地,深深地向宋真宗行了一个大礼,以感谢皇恩浩荡。

自此以后,杨文广便以太子太保的身份,跟随太子赵祯左右,悉心教导他武功兵法,并贴身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