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 第360章 《包拯怒斩江南贪宦(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0章 《包拯怒斩江南贪宦(一)》

天空上司马镜兴高采烈地腾云驾雾,在那如梦如幻的云端之上快乐地前行。他的几位美妻身着色彩绚丽的紫绶仙衣,像一群漂亮的蝴蝶围在他身边。

李师师手握着子鼠属性的灵剑,俏脸上笑容灿烂,小心翼翼地给司马镜递上仙果,眼里满是深情。

她朱唇轻启,声音如同黄莺出谷:“夫君,尝尝这仙果,可甜着呢。”

穆桂英握着丑牛属性的长剑,英姿勃勃,目光坚定又沉稳地守在一旁,那是对爱人无言的关怀。

她望着司马镜,心中想着:“愿与夫君岁岁常相伴,永不分离。”

扈三娘的寅虎之剑闪着寒光,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她的温柔,时不时地给司马镜扇扇风、解解暑,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细心。

貂蝉轻握着卯兔灵剑,温柔如水的目光流转,轻轻地给司马镜擦去额头的汗水,那轻柔的动作仿佛在呵护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潘金莲则拿着辰龙之剑,娇柔地靠在司马镜身旁,那妩媚的模样让人动心,她娇嗔地说道:“夫君,这一路的风景可真美,妾身能与您同行,真是莫大的幸福。”

他们一路飞行,尽情地欣赏着大夏的美丽景色。那高山峻岭就好像顽皮的巨龙在玩耍,缭绕的云雾像一样轻盈,让这景象越发有趣。

森林里古木高高耸立,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仿佛在讲述着好玩的故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走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形态各异的石林分布得错落有致,有的像珍贵的宝贝,有的像可爱的小动物,让人忍不住连连称赞。

司马镜享受着众女的悉心照料,心里满是欢喜和满足,只觉得这世界就像欢乐的天堂。

他深情地望着身边的美人们,心中既有深深的爱,也有浓浓的不舍。实在舍不得离开这看似热闹又充满趣味的花花世界。

不过还好他有混元珠,心里早就做好了打算,让妻妾子女都进到混元珠里,带他们一起飞升上界,到时候他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

洛阳皇宫,早朝时分,金銮殿内香烟袅袅,金碧辉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大夏帝国皇帝司马晟高坐龙椅之上,龙袍上的金龙刺绣在光芒下熠熠生辉,他目光威严而深邃,俯瞰着朝堂之下的群臣。

朝堂之上,群臣肃穆而立。司马晟轻咳一声,开口道:“诸位爱卿,近日可有要事禀报?”

吏部尚书苏轼出列,拱手道:“陛下,近来官员考核之事已近尾声,臣等已筛选出数名政绩卓越者,当予以嘉奖;亦有部分官员玩忽职守,还望陛下定夺。”

兵部侍郎宗泽紧接着上前:“启奏陛下,边疆近日虽无大规模战事,但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军费粮草调配还需从长计议。”

户部尚书王韶面露忧色:“陛下,今年多地遭遇旱灾,粮食欠收,赋税征收恐有困难,还需设法赈济灾民,稳定民生。”

就在此时,司马晟微微皱眉,正欲发话,却见一太监匆匆跑来,在皇帝耳边低语几句。司马晟脸色一沉,道:“宣!”

只见包拯疾步走进殿内,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马晟道:“包拯,何事如此匆忙?”

包拯抬头,正色道:“陛下,江南之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王奎官拜江南道转运使,久在江南,权势熏天。

他在赋税之事上肆意妄为,巧立‘河工捐’‘城防费’等诸多名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江南百姓被压榨得困苦不堪,街头巷尾怨声载道。”

在江南忠正小吏林启,司理赋税账目时,发现账目漏洞百出,心中顿生疑窦。他暗自调查,随着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他愈发心惊胆战。

然而,他的行动终究被王奎察觉。王奎心狠手辣,先下手为强,诬陷林启盗窃官银,将其打入大牢。

那狱中阴森恐怖,弥漫着腐臭和绝望的气息。林启遭受严刑拷打,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林启之父为救儿子,四处奔走呼号,却反被王奎的爪牙暗中迫害,含冤惨死。

林启悲愤交加,几近崩溃,但他深知证据的重要,哪怕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也拼死护住那能揭露王奎罪行的关键证据。

京都御史台,包拯刚正不阿,听闻江南惨事,怒发冲冠,决意彻查王奎。他乔装成普通商人,带着几名亲信,秘密奔赴江南。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包拯偶遇一位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老者。老者双目失神,其子因王奎的苛税被强行掳为苦役,至今生死未卜。

老者声泪俱下地诉说冤情,包拯听得怒火中烧,紧攥双拳,发誓定要铲除王奎这一恶贼。

然而,王奎在江南经营多年,耳目众多。包拯的行踪很快被察觉,王奎立即派遣杀手围追堵截。

在一次险象环生的逃亡中,包拯等人逃入山林。幸好,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出手相助,将他们藏在山中隐蔽的居所,并为包拯疗伤。

在养伤期间,老猎人向包拯讲述了更多王奎的恶行,王奎不仅强占民田,还逼迫村民为他免费劳作,稍有不从,便棍棒相加,甚至草菅人命。

经过数月艰难查访,包拯终于收集到了详尽的证据,写成弹劾奏章,快马加鞭呈于司马晟御前。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得仿佛能凝结出水来。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司马光率先出列,他神情肃穆,拱手说道:“陛下,王奎久在江南,贪腐之名早已如雷贯耳。

包大人所呈奏章,臣已反复细阅,证据确凿,实乃罪大恶极,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若不加以处置,恐损陛下威名,寒了百姓之心。

如今江南局势危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再不惩治此贼,民心尽失,国将不稳啊!”

张叔夜亦抱拳进言:“陛下,江南赋税乃国之根本,王奎如此胡作非为,已致民心离散。

如今江南民怨沸腾,若再不处置,恐生大乱,动摇国之根基啊。还望陛下当机立断,明察秋毫,为百姓主持公道!”

王奎党羽御史中丞李勉却站出,阴阳怪气地高声反驳:“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轻信一面之词。

包大人与王奎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突然对其发难?或许是包大人误听谣言,亦或是有人蓄意诬陷。

江南赋税本就繁杂,增税或许是为了兴修水利、造福地方,怎能轻易断定为贪腐?再者,王奎大人在江南为官多年,政绩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不可仅凭这一封奏章就定其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