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此去西蜀三个月,便是因为西蜀最后一位大将军,姜伯约驾鹤西去。
而就在姜伯约去世后不久,西蜀那位大宗师,皇甫守义也未能幸免。
一时间失去了姜维和皇甫守义,这等于是断掉了西蜀最大的两根支柱,如果不是金夏已经被覆灭,只怕是现在西蜀已经被金夏大军压境了。
李兆此时前往西蜀,无疑是让天下人都议论纷纷,猜测大唐是否会对西蜀动手,毕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在李兆的布局之中,西蜀虽然物产丰富,但与外界隔绝太深,若是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攻取,对于目前的大唐来说并非是好事,即便有意将西蜀吞并,也不会急于一时。
大辽内乱,金夏覆灭,吐蕃向来不问世事,西凉相隔太远,眼下唯一能对西蜀产生威胁,自然便剩下大唐。
西蜀那位皇帝知道太子刘睿曾与李兆有些关系,便是很快退位,让刘睿继位皇帝,以此来缓和与大唐的关系。
然而李兆此行西蜀,其实并不是觊觎西蜀之地,纯粹是为了参加天水姜伯约的葬礼。
西蜀最后的高光时刻都在这个老人的身上,在李兆看来,姜维比曾经的诸葛丞相活得还要累。
将一国之力扛在一人肩上,何其重担,而这一扛,就是一辈子,到死都未曾放下来。
回忆起当初与姜维见面,那首广陵散依然萦绕在耳畔...
在李兆忙于应付西北乱局以及大唐内乱之时,姜维并没有如吐蕃一般,趁机向大唐动兵,反而是在很多事情上给予了李兆许多帮助。
当然,姜维这番手段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看中李兆此人,想要给西蜀留下一条退路。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份情谊,李某人向来是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终归是要还一些人情。
但就在李兆到达西蜀之后不久,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便是传出。
刘睿宣称,西蜀从此之后与大理一样,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年年岁岁上贡,以君臣之礼以待大唐天子。
几国之中,若论硬骨头,西蜀可以说是最硬的一个,没人能猜到,西蜀竟然会做出如此决定。
就连李兆在此行之前也未曾预料到这样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姜维最后布局和安排...
曾经的姜维想要以身入局,将李兆绑上西蜀这艘船,但怎奈李兆根本不上当。
再加上如今金夏覆灭,大辽内乱,六国鼎立的局面其实已经打破,姜维能预见,在不久之后,统一中原的不是大唐就是西凉,至于吐蕃,其实中原历朝历代,就没有王朝能将其纳入麾下,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留给西蜀的出路并不多,与其坐等被吞并,不如主动做出选择,至少还能保留下刘姓的皇室,以及让西蜀的百姓能免于战乱之苦。
至此已经是姜维能替西蜀所谋划的最好的一条退路,只是姜维也不敢肯定,李兆是否会接受西蜀的投诚,对于姜维来说,这一盘棋依然是赌局...
李兆又如何不知道姜维所图谋的是什么,其实他大可以拒绝西蜀的投诚,反正迟早也能通过武力将西蜀吞并。
亦或是李兆选择虚以委蛇,假意接受投诚,待大局已定之后再攻占西蜀。
在大部分人看来,武阳王都会选择第二种,一来稳住西蜀,二来避免西蜀与西凉牵扯到一起。
但就在不久之后,大唐皇帝发出了诏书,诏书的内容则是承认了西蜀独立的藩属国身份,除了西蜀不得掌控军队兵权之外,其余一切皆可以自己管辖治理,其中包含了各种详细的制度和法令。
若是后世的人看到诏书,绝对会无比熟悉,这不就是一国两制的内容吗?
这一纸诏书发布之后,原本刘睿还担心日后是否会被大唐吞并,这下倒是不用再怀疑。
毕竟按照诏书上的条约来看,即便大唐不吞并西蜀,其实也等同于是拥有了西蜀,对于西蜀皇室来说,唯一的好处就只剩下保留了足够的体面,至少明面上的西蜀还是姓刘。
这样的骚操作自然是让天下人都啧啧称奇,同时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续大唐便是派遣官员前往西蜀,同时还有韩信所率领的十万大军,西蜀这边并没有什么抵抗,原本的西蜀大军几乎都被解散到原籍,即便有留下来的,从此以后也是归属于大唐的军队。
其实西蜀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西蜀百姓对于大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这个事情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毕竟西蜀立国几百年,也是经历了六七代的百姓更迭,这件事也只得是从长计议。
至此,维系了数百年的,六国鼎立的局面,一下子变成了四国,其中的大辽也处在岌岌可危的困境之中。
天下各方势力皆是在暗中谋划,不少人都认定了不久之后便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势,毕竟西凉和大唐之间绝不可能保持一直的对峙关系,更何况大唐的国力已然是日趋强盛,而西凉则是再走下坡路。
只是没人能猜到,西凉和大唐两国的一把手,平日里那可是凭借书信你侬我侬,这两人只要不开口,西凉和大唐就绝对不会开战。
太平院,后院书房
李兆坐在熟悉的椅子上,听着曹达华和陈近南汇报出海的事宜。
靠着李兆提供的海图和路线图,这两人从不同的方向前往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虽然有海图提供的信息,但也难免遭受了不少的风波,一来海上捉摸不定的气候就让船队损失不少,不过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总算是成功抵达了最终之地。
在路上两人所率领的船队都遇上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还有大不列颠的船队,其余诸多西方国家的民间过官方的船队亦是不少。
这让太子和老三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两人都从来没将出海放在心上,如今看到了这么多国家都在争夺海洋,才明白了重要性,不禁感叹李兆之前所提及过的殖民手段,暗道,将海外之财汇聚于本国,这种买卖不就是等于是在抢钱吗,用一本万利来形容都毫不夸张。
李兆给两方所配置的火器和兵力都完全不逊色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此番出海可谓是将大唐两个字的威名,深深的刻在了西方人的骨子里。
而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交手中,大唐更是以五胜一负一平,打出了赫赫威名。
曹达华和陈近南所带回来的不可估量的财物,大部分都是从西班牙无敌舰队手里抢的,这件事传回西班牙皇室,差点把西班牙的皇帝气得当场吐血,谁也不知道这支来自东方的神秘舰队,怎么会出现在他们所统治的海域。
在登陆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之后,太子和老三都选择了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修筑港口,建造城池,反正随行的能工巧匠很多,船上也不缺劳动力,短时间内便是站稳了跟脚。
尤其是李兆看到老三在非洲大陆抓了许多奴隶的事情,心道,果然论起心狠手辣,自己这个三哥丝毫不比西方人手软啊。
不过对此李兆并没有什么评判,一个时代的人做一个时代该做的事情,站在不同位置上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说到底殖民地是侵略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无非就是利益二字,只是,弱者向来就没有讲道理的资格,大唐想要继续立于这个世界之巅,就必须要做这些事情。
对于曹达华和陈近南所立下的功绩,李兆自然不会吝啬给两人奖励,这两人所作之事无异于是给大唐开疆拓土。
几日后,朝廷册封两人为爵位便发出,这两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封爵一天,分别成了大唐的庆海伯和忠勇伯,毕竟爵位可是能福泽子孙后代的东西,只要不干出造反的事情,这一脉人都能一生衣食无忧,这等于是直接跨越了阶层。
这件事情李兆也让人通过万民报和官府邸报,在民间大肆宣扬了一番,就是为了此计更多的人出海,固步自封永远不是出路,天朝上国也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只有将目光放在更遥远的未来,长此以往大唐才能迎来完全不同的盛世。
至于那五千多万两银子,被皇帝老爹毫不留情的拿走了三分之一,只是挂了名就赚了一千六百万两,这种好事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难,不过好歹大头还是留在李兆手上,李兆将大部分的银子都投入到了大唐城建公司,少部分则是用来充实自己的军资。
眼下被李兆看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唐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的核心就是道路...以及铁路...
自四年前,第一台可以实用的蒸汽机在兰银城被制造出来之后,很快便开发出更大型,输出动力更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蒸汽机。
有李兆提供的图纸加持,光雾山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不出半年便完善了蒸汽动力火车的雏形。
就在一年多以前,一条从临安城通往南京城的铁路便修建完毕,而且已经完成了通车,这条长达五百六十多里的铁轨,标志着大唐从真正意义上,迈入了全新的工业时代。
眼下各地州府的官员也意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毕竟铁路只要修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能发家致富,为了自己的政绩,请求朝廷修筑铁路的折子,几乎已经堆成了山。
不过修铁路所需要耗费的银子庞大,即便国库如今并不差钱,也可能让各地州府都修筑铁路。
而后李兆又提出了民间集资的办法,让民间的商贾和地主出资修,皇室宗亲和官员也可以参与,所修筑的铁路在往后的盈利,这些出资人都可以长期的进行收益,而且还可以买卖收益权,虽然短期看这笔收益比起投入的银子,要显得微不足道,但很多人都是聪明人,他们看得出这是一次机会。
和朝廷共同修筑铁路,一来可以将自己的利益与朝廷捆绑,二来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可以一直享用的保险,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家族可以一直兴盛,而这铁路收益无疑是一笔长期收益。
李兆的桌案上堆放着没过头顶的文书,虽然李兆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但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依然很多,而且这些事情同样是关系到国本和民生,就比如股市的变动,哪怕是一点风波,都会导致民间动荡。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门外蹑手蹑脚的走进来,手里提溜着一本练习册。
紧张的走到桌案前,抬起小手,恭敬的说道:“父王,您忙吗?您要是很忙,我待会儿再来...”
李兆放下手中的文书,抬眼看了看李世民,这小家伙从小就被李兆教训得服服帖帖,只要李兆咳嗽一声,就能把皇太孙吓得尿尿。
李兆走上前,将李世民手里的练习册拿起来翻了几页,接着点了点头。
“正确率有八成,不错了,算得上天资聪颖,不过比起你爹我,那还是差远了。”
看着自己的老爹自卖自夸,李世民心里揶揄,脸上却是露出恭敬的神色:“父王是世上最厉害的人!”
李兆虽然习惯被人拍马屁,不过来自自己亲儿子的马屁,李某人还是十分受用。
“今日的课不用去上了,老爹带你去逛逛晴文馆!”
说罢,李兆一下子将李世民举起来放在肩上。
李世民手舞足蹈的开心道:“哈哈哈,看漂亮姐姐咯,父王,我要吃香易居的蛋糕。”
“买!今天你要啥,当爹的都给你买!”
站在门口的黄大楼,看着自家主子扛着小主子一步迈出便从屋子里消失不见,脸色尴尬的摇摇头。
老子带着儿子去逛青楼?难道说,皇太孙会被殿下培养成下一个天下第一纨绔?
李兆的身影从屋顶跃起,如今他的轻功已经是登峰造极,可以说除了武道真意之外,李兆最厉害的本事当属轻功。
毕竟在李兆看来,最保命的手段还得是逃跑的本事...
整个临安城都在李兆的脚下,听着头顶的李世民发出兴奋的欢呼声,李兆不禁暗叹一声:大唐,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