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汉元帝放任宦官石显等人,斗死了太子太傅这些人,但是儒家学子在同时也大量进入了朝堂。
若说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尊个皮,实际骨子里还是法家,但到了汉元帝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独尊儒术了。
另外,在军事上,虽然汉元帝派人平定了西羌的叛乱,但同时也放弃了海南的珠崖郡,丢失了高句丽县,被扶余人朱蒙在这里建立了高句丽国,并延绵了七百多年。
另外着名的昭君出塞事件,也发生在汉元帝时期。
总的来说,汉元帝有这几大错误:
1,重用宦官,致使宦官结党乱政,致使皇权威严日渐削弱,吏治快速腐败。
2,重用儒家学子,且推行儒家政策,削弱了朝廷对国家经济的管控,致使土地兼并快速严重,朝廷朝政日渐困难。
3,在军事上丢城失地。
所以,汉元帝在历朝历代都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关键执政皇帝,是真正的基祸之主。
虽然我们常说,一个王朝的衰弱,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并非是出一个明君,出一个昏君就能怎样的、
但同样,我们也常说,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人,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
在这个盛极而衰的阶段,一个明君是可以去压制矛盾的积累,减缓兼并的速度,消除一定的隐患,延长帝国的繁荣期的。
所以,汉元帝刘奭毫无疑问,是一个昏君,而且责任很大。】
...
历代时空,无数的儒家学子都如丧考妣。
又说,都说了多少次了,他们儒家现在的名声都要烂透了,虽然天幕上也说了,儒家学说有利于统一思想,但现在,在许多个时空,儒家都快要被彻底的打出朝堂了。
特别在一些乾纲独断的君主时代。
过去,即便是一些霸道君主不太喜欢儒家,但也不得不为了名声而重用儒家,天幕的出现,直接给了这些君王最合理的理由,而且丝毫不用担心名声受损,因为儒家自己已经损了。
...
汉元帝时空,一群大臣激动道:“陛下,臣请斩石显!”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好多的大臣都站了出来。
汉元帝面露难色,看向了石显。
石显被吓了一跳,冷汗直冒,因为他看到汉元帝的眼神似乎逐渐开始变得坚定起来。
忽然,他一个激灵,赶忙跪下道:“陛下,吾对您是绝对忠心的呀。这些都是儒家学子,他们都是为了蛊惑陛下,推行他们所谓的仁政,实际上就是像吸我大汉的血,壮大他们自己的家族,兼并百姓的土地,是要毁我大汉的根基啊。
陛下,上天已经多次提醒,您不能再犹豫了,您应该下令,将这些儒家学子全都驱逐出朝堂啊。”
汉元帝听了石显的话,又开始犹豫了起来。
顿时,石显一派的人和那些儒家大臣们就开始互喷起来,
...
这一幕,上了天,那顿时,汉高祖气炸了。
汉武帝气炸了:“什么混账子孙,这些混账东西,都该通通杀掉,杀掉!”
汉宣帝也是气得不行道:“这混账东西,在干什么,怎么的如此的优柔寡断。”
...
【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19岁继位,在位26年。
他在很多普通人的眼中并不出名,但与他相关的人,都十分的出名。
比如历史上着名的艳后艳妃: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
还有他老妈,也就是传说将秦皇传国玉玺摔碎了一个角的王政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穿越者”王莽的姑姑。
有句话叫做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野史传闻,汉成帝死在了大美女赵合德的怀里,死在了马上风之上,端的是死得“性福”无比,让很多人羡慕啊!】
...
“什么?我#@!!~”
汉宣帝刘询瞬间炸裂,拍案而起,这什么玩意?死在马上风之上?这特么的也太丢人了!
...
汉高祖也爆炸了!
...
汉灵帝刘宏,吴末帝孙皓,魏明帝曹叡,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妥欢帖木儿...
“啧啧,真的吗?要是能在极乐之中,毫无痛苦的突然就死了,那也不错...”
...
汉成帝时空,争吵的大臣们停了下来,一个个的都面面相觑,无论啥时候,这种事情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汉元帝则是大怒道:“去,把太子那混账叫来!”
...
秦始皇则是冷哼了一声,道:“哼,竟敢摔碎朕的玉玺!”
...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哀帝刘欣。
汉元帝刘奭孙子,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
19岁继位,在位6年。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
汉元帝刘奭孙子,中山孝王刘兴儿子。
9岁继位,在位6年。
西汉第十五位皇帝,西汉末代君主,刘婴。
汉宣帝的玄孙,一个很特别的末代君主。】
...
“完了,年龄越来越小了,可恶!这些龟孙子都是在干什么?怎么一个个的死那么早?”
汉高祖刘邦顿时就怒了。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他已经明白了,这些王朝末期,那是经常出现各种年轻,甚至小娃娃皇帝,这无一例外不代表着大权旁落,即将改朝换代。
...
【这最后几位皇帝,咱们来倒着来说。
首先说说这刘婴,他的身份,那也是很奇葩。
因为他虽然被后世称为西汉末代君主,在位三年,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登基称帝。】
...
“什么?没有登基称帝,那怎么又在位三年呢?就算是最后一个,怎么连个名号都没有呢?”
汉景帝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
【话说,自从汉平帝刘衎死了之后,当时已经掌握了大权,并且得到了无数儒家学子支持的王莽虽然想要称帝,但是又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想要立一个傀儡来过渡一下。
于是,他以汉宣帝那些年长的后人都和汉平帝是平辈为由,立了汉宣帝的玄孙,宗室子弟,一岁的刘婴为皇太子。
然后,他自己则是称为“假皇帝”代为执政!
因为王莽经常叫他孺子,所以刘婴又被称为“孺子婴!”
直到刘婴四岁的时候,王莽就彻底的废掉了刘婴这个假皇帝真太子,让自己这个“假皇帝”变成了真皇帝!
西汉覆灭,新朝建立!
所以说,在大汉的最后三年时间里,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作为西汉的末代君主,刘婴完完全全属于背锅的人,并且他也十分的可怜。
在四岁禅让之后,就被王莽囚禁起来,并且不让任何人跟他说话,导致刘婴长大之后,连话都说不清楚,成为了一个傻子。
最终,在王莽的新朝覆灭之后,在更始帝刘玄掌权期间,被方望等人拥立为帝,但很快就被刘玄击败,21岁的刘婴被杀,不知道葬在了什么地方。】
...
“可恶,可恶!混账假皇帝!混账!去把王莽的坟挖了,鞭尸!”汉元帝刘奭气得哇哇大叫。
...
“混账东西,我大汉王朝怎么搞成这样了!”汉宣帝刘询也是大怒不已!
至于汉武帝,汉景帝,汉高祖等人,一个个同样都气炸了。
虽然内容很少,但是他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乱象了,皇帝都没有,出来个假皇帝,这不是扯犊子吗?
...
新朝,王莽皱眉道:“他只活了21岁?那朕的新朝岂不是?可恶,刘秀,刘玄,你们等着死吧!”
...
东汉光武帝时空,刘秀长叹:“唉,是个可怜人啊!都怪王莽乱政。”
...
【说起这王莽啊,那也是个传奇人物。
据说,刘邦在还是个地痞亭长的时候,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
殊不知,那白蛇正是那白帝之子。
他在被刘邦一刀两断之后,十分生气,想要报仇。
但是,刘邦同样是赤帝之子,天命建立大汉王朝。
所以白蛇没法报复刘邦,于是就转生为王莽,将刘邦的大汉王朝也给来个拦腰截断,来了结这番因果。】
...
“什么玩意?朕不过就是搞点事情,提升一下士气,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难道那王莽真是什么白帝之子?”
刘邦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同样的,张良,萧何等人也懵了。
刘邦斩白蛇的事情,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作为上层人物,他们也都明白,这不过就是造势的行为罢了。
要说以前,他们对于鬼神之说也是敬而远之,还时常拿来利用,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
可自从天幕出现之后,他们都有些懵了,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
不然,天幕的出现怎么解释,过去未来的皇帝能够交流,甚至是穿越时空怎么解释?
可天幕又常常把这种鬼神之说的事情叫做迷信。
晕了,真的晕了。
...
“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天命要让大汉被分成东汉西汉吗?”汉武帝也是深深的疑惑了。
...
新朝,王莽怒道:“可恶,可恶,既然朕是白帝之子,朕是天命所归,为什么朕的新朝这么的短?”
...
“哈哈,这不是个传说故事吗?难道还真有这样的事情?”朱元璋笑呵呵道。
...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故事,只是因为大蛇为蟒,王莽王莽,生搬硬套,也能扯上一点关系,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故事。
接下来,咱们说说西汉倒数第二个君王,汉平帝刘衎。
他是西汉最后一个具有实际皇帝称号的君主,不过他也是一个傀儡。
还是和前面说的一样,王莽为了方便自己掌权,就特地挑选了9岁的刘衎继位。
朝廷名义上由汉元帝的皇后,当今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实际上则是由王莽掌权。
刘衎在位六年,刘衎死了。
关于他的死,则是具有争议,有的史书说是病死的,有的则说是被王莽毒死的,至今也无法完全定论。
他也是个娃娃傀儡皇帝,在位期间的所有政策都是王莽出的,所以西汉的灭亡,跟他的关系也不大。】
...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让朕穿越过去啊,朕砍了这王莽,朕要吃蛇羹!”汉武帝破口大骂!
...
这一幕上了天,看得那新朝的王莽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
【再往前,就是汉哀帝刘欣了。
这刘欣呢,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断袖之癖这个成语了。
这个成语来源于刘欣和他的宠臣董贤。
根据班固的《汉书》记载,
董贤因为长得比女人还漂亮,深受刘欣的宠爱。
都宠爱到同乘一辆车,同坐一张椅子,同睡一张床,共用一个枕头了。
又一次,刘欣睡醒了,董贤还在睡,刘欣想要起床,结果发现自己的衣袖被董贤给压住了。
刘欣担心弄醒董贤,于是便想用剪刀剪掉衣袖。
这,便是成语断袖之癖的来源!】
...
“这,他娘的混账东西,什么玩意?恶心!”汉高祖刘邦哐当一下,推翻了桌子。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
汉武帝面色铁青。
汉宣帝面色难看!
汉元帝一脸震惊!
...
汉哀帝时空,刘欣微眯着眼睛,看着天幕,他没有什么表情。
...
唐朝,唐昭宗时空,唐昭宗面色怪异,李世民注意到了他,皱眉道:“你什么表情?怎么?难道你也有这个癖好?”
唐昭宗急忙道:“老祖,儿臣没有,万万没有这个癖好。”
李世民道:“没有就好!”
说完,他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想到了唐昭宗脸色怪异的原因。
他娘的,太子李承乾!
...
【除了断袖之癖之外,刘欣和董贤身上,还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话说,这董贤在刘欣的宠信之下,官位就像是坐火箭一样飙升,22岁就做到了大司马的位置上。
刘欣为了随时能见到他,让董贤住在了宫内,甚至为了方便董贤生活,还将董贤的妻子给安排在了宫内董贤的住处。
甚至在一次册封董贤的文书上,用上了“在朝中掌事诚信”。
这句话,乃是上古时期,尧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舜的时候说过的。
刘欣用上了这句话,吓坏了不少的大臣。
后来,在一次宴会上,刘欣还借着酒意,看着董贤说:“朕想要效仿尧舜禅让,怎么样?”
当时,中常侍王闳(王莽的堂兄弟)立马说道:“这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您的天下,应该传位给子孙到无穷,这种事情,请皇上不要随便乱讲!”
刘欣听后十分不高兴,自此厌恶王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