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富豪从倒卖80年代野生海鲜开始 > 第205章 过春节,王家村小学没老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过春节,王家村小学没老师

王海川不喜欢和老狐狸打交道,既然他们借口过来买港片胶卷片子和看港片的,王海川就当真是这样。

这港片胶卷的事就算了,国内对外国片卡得严,港片没几个内容没刺激和血腥剧情的,大陆这边小范围私下看看还行,在电影院大范围播放容易引起思想斗争。

“也行,确实是我考虑不周,那我们在你这看看港片没问题吧?”

“这么嘛,可以。”

“都有什么电影啊?”

“主要武打片,喜剧片。”

王海川带来的片子挺多的,但能拿出来给干部看的就少了,片子内容不能有颜色,李小龙的片子可以,武侠片有三四部还行。

近代喜剧片,纯搞笑,温馨路线的还行,想来想去也只有两部,没办法,港片这类片子在港岛那边不好卖,拍的人就少了。

“有四五部李小龙的片子,还几部武侠片和喜剧片?”

王海川一说,张主任这几个干部齐齐看向王海川,都喜滋滋的连连点头。

“可以啊,县电影院才三部港片,只有两部是李小龙拍的。”

“李小龙的片子打得真好看。”

“武侠片也好看,这次真来对了。”

几人催着赶紧快放,他们也就今天一天时间,这么多港片争取多看几部。

王海川上楼拿片子光盘,最近闲着没事所有片子都看过了,很快找出能拿出来的片子装进纸盒。

带着纸盒下楼,把纸盒放到茶桌上让他们选片,光盘上都有影片介绍,几个干部争论着先看哪部,这些片子他们都没看过,都想看啊。

只有徐东成没去选片,他瞅了瞅光盘,知道这次海川哥拿的都是正经片子,这些片子好看归好看,但少了份刺激有点扫兴了。

一天看片时间很快过去,张主任他们到了晚上八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王家村,临走前还说过几天再来商量这大彩电和影碟机的事。

徐东成还想在王海川家过夜,王海川一脚把他踢了出去,据后世研究表明,年轻人经常看涩涩不好,自己也是为他考虑不是。

这元旦过后公历进入1981,新年开头挺糟糕的,先是几天大风,接着几天大风雨,眼看这都快过春节了,天色才放晴,至于冬天下雪什么的,在这边可就少见的事了。

这个月村里的手摇船就出海过三次,机动船出海五次,收获不多,说实话王家村的村民们挺失望的,以往每个月每家最少收入价值三四百块钱的工分,这个月就一两百个工分,大部分还是家里老人编竹编和抢合作社工分任务赚来的。

由奢入俭的心态不是所有人都能平静接受的,眼看要过春节了,村里人像霜打的茄子似的。

这可不行,今年王家村可是翻身的一年啊,咋能这种情绪过春节呢,因此王富贵和王太爷赶紧组织人给全村做思想工作。

听不懂的就骂,今年家里不光温饱无忧,还存了不少钱,就一个月收入不高,就这鳖孙模样,贪心鬼上身哦,以前一个月能赚一两百块钱吗?

骂到这个,所有失落的村民都清醒了,是啊,去年别说一个月,一年能赚一两百块钱都厉害了,去年还有不少家在村里挂账呢。

村里情绪很快翻转,整得来王家村换生活物资的外村人莫名其妙,要是他们知道前几天王家村村民,因为这个月只赚到一两百块钱而失落,指不定伸出巴掌把自家在王家村的亲戚扇醒。

他们靠送山货到王家村每月全家四五十块钱收入就乐得不行了,一个月有一两百收入还失望,知道穷亲戚的含量吗?

这个月王海川往现代时空送过三次货,主要送竹编和山货,这两种东西在现代白石湾很好卖的,除了白石湾村民用,还有很多游客想买,毕竟货真价实,对比市场相当划算。

因此白石湾村民除了倒卖从王海川那里进的野生海鲜,又增加了竹编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山货,至于原产地是不是白石湾,游客也没较真,只要货真价实就好。

在1980这边过春节,跨年进入1981,王家村春节非常热闹,从春节到元宵节,请了放电影的,唱戏的,舞龙灯和舞狮子的,比镇上过春节还要热闹。

这么一搞,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王家村翻身了,成了这边最富裕的渔村。

王海川很忙,跟着王富贵接待拜年亲戚,还要被王太爷拉过去陪他接待给他拜年的各路领导。

要不是不能躲开,王海川真想回现代时空躲躲,太累了。

还好元宵过后总算轻松下来,只是刚在家休息两天,王富贵带着几个村干部找上门了。

“海川,跟你商量个事。”

“啥事啊?”

“俺们村以前有个小学......”

王富贵和几个村干部过来,是找王海川商量村里孩子上学问题的。

村里目光不短浅的,都知道知识重要性,以前村里有个小学,老师都是下乡的知青,不少孩子在村里上完小学,考上初中就去镇上上学。

但后来知青逐渐回城,去年初最后一个教书的知青走后,村里的学校彻底瘫痪了。

这年代师资资源极度缺乏,镇上都缺老师呢,怎么可能下派老师来王家村教书。

村里读过初中的人也不多,聪明的考上高中走出去了,留下的不会教书,连照本宣科都整不明白。

王海川恍然明白了,原本还纳闷村里怎么那么多孩子在家,还以为家里太穷读不起书,原来是没地方读啊。

想来也是,镇上的小学仅够镇上居民孩子读书,周围村小学的老师也不够,也不会接收王家村的孩子。

“去年俺们村赚了不少钱,俺们村这小学必须开起来。”

“小学那边翻修好后,就是这老师不知道从哪找。”

“海川,你能帮忙找几个老师过来吗?三四个就行。”

“我在这边认识的人比你们还少啊。”

“俺们不认识城里的领导啊。”

春节这段时间,他们可都见过了,有不少城里人来给王海川拜年,甚至还有县里的领导。

其实给王太爷拜年的更多,但给王太爷拜年的都是穿军装的人,他们也不好麻烦王太爷,只好找上王海川。

“让我想想。”

王海川皱眉想着,王富贵他们实在高看自己了,自己在城里认识的也就徐东成和钱倩倩白燕她们几个。

春节她们过来给自己拜年,带了些伙伴闺蜜过来,也不算单纯拜年,顺便找自己换港岛货的呢。

徐东成,钱倩倩,白燕春节期间来了三次,每次带的伙伴不一样,这让王富贵他们误以为自己在城里有不少熟人呢。

至于电影院的张主任他们,来给自己拜年只是借口,因为自己没把大彩电和影碟机卖给他们,他们打着拜年旗号,招朋唤友过来看片子的。

城里自己认识的人就这么多,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自己在县城关系广。

不过村里小学招老师真困难,这年月都向往去城里,谁愿意专门跑到乡下教书啊。

王海川突然有个想法,起身说道:

“走,先去学校看看。”

“学校和招老师有啥关系?”

“先去看看。”

王富贵几个摸不清头脑,这商量招老师呢,难道担心招老师过来了,没地方教书?

“海川,俺们村学校可是重新翻修过的,教室绝对没问题。”

“看过再说。”

王家村的小学学校,在村北的一个小土坡上,小土坡上面有两三亩平地,连排四间房子,前面大片空地是村里唯三晒谷场之一。

这地理位置,王海川点了点头,前面还有座小山挡着,海上的台风什么坏天气都影响不到这里,安全得很。

只是走进王家村小学后,王海川无语了,还以为这联排四间房子后面还有房子呢,结果就这四间。

这四间房子门口还挂了牌子,育红班,小班,中班,大班,对应幼儿园和小学一到六年级。

“这里只有教室,老师住在哪里?”

“老师当然住在村里啊,村里有空房供应老师住。”

王海川更无语了,就这条件,难怪那些知青都不肯留下继续教书,要啥没啥的,愿意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老师早被抢光了,愿意教书混日子的,城里打临时工都比这里教书强好多倍。

这是想要马儿跑,又不知道马儿要吃多少草才会饱。

“光教室还不行,得修老师住房,老师还得给学生批作业呢。”

王富贵几个相互看了看,嘀咕道:“以前那些知青教书,都是给学生放学后,在教室批作业的,哪用修老师住房,村里房子又不是不能住。”

王海川没好气道:“所以,以前村里那些教书的知青都不愿意留下来啊。”

“那咋办?”

“还能咋办,当然是赶紧重新修学校啊。”

王富贵和几个村干部有些为难了,去年王家村从王海川这里赚到不少钱,但绝多数都落到村民手里了,村里也就捕鱼合作社扣了点运营费,能拿出的钱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