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442章 是朕,对不起你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大福,一个不良人,今日正式得到正七品上武散官致果校尉,也是能穿绿袍的了,比某位江州司马的青衫还牛逼。

给他乐的呀,穿着绿袍就在程千面前百般嘚瑟。

“看着没!看着没!哎呦哎呦,我的新官服!嘿!这做工就是和不良人那缺胯袍不一样哈,以后呀,咱就是同僚了,无论在景区还是大唐。”

程千一手拿着《业余无线电手册》,一手拿着颗苹果,边吃边看。

丝毫不搭理叨叨个没完的刘大福。

“我说,你听到没?看我一眼啊!你看书呢?新的话本?不是我说呀,你这除了嘴皮子和腿脚利索,还能做点啥,你看我,这次手下二十多人,北伐突厥啊,懂不?这才叫……”

“哎~没见过下官在上官面前这样说话的,唉~这银鱼袋兜着老不方便了,唉~真羡慕你,身上不用带那么多叮叮当当的~”程千从怀里掏出五品官才能用的银鱼袋,随手给扣在腰带上晃了晃,眼睛还不离书本。

“你你你!你特么!你什么时候又升了!”刘大福直勾勾的盯着银鱼袋,心里那个酸啊。

同样都是大唐的人,自己想跑路人家也跑路,自己到现在才混上个七品官,人家刚来景区就七品,现在都五品了!

“凭什么啊!为什么啊!你卖沟子了升这么快?”

不忿啊!怨念啊!

程千轻蔑一笑,毒舌继续:“唉~芝麻官没见识,层次太低了,懂什么叫无线电不?老子现在转理科了懂吧,技术性人才懂吧?”

说罢,捧着书,跃起几个轻点上了屋顶,好好学习,天天升官。

“玛德,拽什么!你等着小爷我建功立业的!等我活捉了颉利的娘们送给陛下!你等着吧!早晚压你一头!”

刘大福放个狠话,无奈啊,悻悻离去,赶紧多练练无人机吧。

大唐贞观年间,长安城。

今日,是出征的日子,整条朱雀大街两侧全是百姓,金吾卫每隔十步立旗站定,在宽百五十步的朱雀大街上隔出了一条道。

出征前的祭祀,李世民没有动旧制,但此次出发,他得来点不一样的。

他要用这一次出征,震慑天下,也聚拢百姓对大唐的认可与信心!

多数人,是盲从的,是短视的,永远不知道未来是如何,他们知道未来的大唐是万邦来朝,知道李世民是天可汗,是亚洲洲长。

可百姓们,只知道玄武门之变,只知道渭水之盟,大唐初立,就被突厥人摁在地上抽了两嘴巴子。

他们不知道胜利是否属于自己。

李世民,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唐,是无敌的!

朱雀门城楼上,李世民在做着演讲前的最后准备。

“观音婢,这些天我们就景区见了,不用担心,每日朕会让人去上班同步下情报的。”

长孙皇后帮着整理这李世民的全新甲胄,黑金色调,低调奢华,凯夫拉纤维内衬,后世的钛合金材料制成,轻便且高强度,古今结合,堪称七世纪地表最强铠甲。

不过这样的铠甲也就他定制了一套,实在是成本过高,只能是献礼作品。

长孙皇后温柔笑道:“行了我的天策上将,时辰到了,礼官要等不及了,去吧。”

礼部官员得了李世民的眼神示意,拿起对讲机通报一声:“乐起!完毕。”

对面回了个收到,随后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摁下音响的开关!

李世民的登场,选用了后世的曲子,众所周知,国家宝藏是个音乐节目,破阵乐一响起。

全长安城各处的喇叭同时播放,一时间,整个长安城百姓震动,听着响彻每个坊市街道的音乐。

鼓的厚重,尺八凄肃,琵琶铿锵,笛声潇洒,二胡柔情,筝声凌冽!

习惯了古乐的唐人没尝过这个猛料啊!心脏都似乎跟着躁动了起来。

朱雀门,含光门,安上门,面前的横街上站满了一个个方阵,玄甲军,新军,整齐划一的站立着。

bgm进行到高潮时,李世民缓步而出。

李靖,李绩,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将领在各自的方阵前同步下命令。

“行礼!参见陛下!”

从稍息状态转换为立正敬礼状态,齐整的脚步声似乎踩在了最高潮的节拍上。

整个长安,为之一肃!

百姓们也看到了朱雀门上的那个人。

离的远的,纷纷挤着脑袋想看清楚,金吾卫们的那条线,却是没人踏过去一步。

这里面的百姓,很多都是军属,有玄甲军的,也有新军的,他们知道自己儿子将会走过这段路,去踏平一切,去征战疆场。

李世民对这个场面很满意,他高举着手。

随着他开口,bgm渐渐小声,然后安静下来。

“免礼。”

长安城的百姓们,有些还是第一次听到李世民的声音,如此的清晰,似乎,就在耳边说的一样。

看着简单,实则意义颇深,皇帝的声音,第一次这样直接,传颂全城,以后,甚至要传颂大唐。

被人听到才能掌控话语权。

这一下,不明景区情况的世家们的心都凉了,完犊子了,这个陛下,要开始搞死他们了……

“将士们,百姓们,朕,乃大唐皇帝,李世民。

朕今日在此御驾亲征,有人可能想说呀,这皇帝怎么回事啊?这两年的旱蝗涝,怎么还出征打仗啊?”

李世民的开篇出乎意料,没有礼部官员们精雕细琢的词句,纯大白话,甚至,开局就先调侃一下自己。

身后的礼部官员死死盯着李世民手里揉成团的文案,艹啊!我改了十几版才熬出来,你现在来个即兴发挥!

都快委屈哭了。

然而李世民不在乎。

话,是要说给谁听的,他明白的很!

要说给真正托举着大唐的百姓们听!

李世民没有理会眼珠子爆瞪的官员们,他从容的继续按自己的节奏来。

“武德九年,就在朕的身后,就在长安的身前,渭水之畔,二十万大军啊,他们!突厥人!兵临城下!

不知道有没有武功的,泾阳的还有别的老家遭了难的百姓,举起手,朕能看到。”

人群里,无论远近,从善和坊兴道坊开始,到明德门后的延祚坊安义坊。

陆陆续续的,有百姓在金吾卫的鼓励下举起手。

他们不知道陛下这是搞得哪一出,但家,确实在那年破了。

他们有的是投奔了长安的亲戚,有的是成了流民拼尽了全力,甚至卖了自己一家才在长安活着。

李世民看着,不用望远镜,他看到了百姓高举的手。

他做了个震惊全城的举动。

作揖,躬身。

“朕,对不住你们,是大唐,没有保护好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