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

来自大明戏班子的乐队凑合着充当了婚庆乐队。

他们是没想到这辈子还得接这活的。

突击练习了几天,好在也不是什么难事。

朱元璋笑呵呵的领着新郎官到自己带过来的骏马面前。

“来,新婚小登科,咱这马可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顺的很,莫要慌哈!上马!接亲去咯!”

新郎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骑白马接亲。

囍字牌子,还有丘府,迎亲之类的牌子灯笼被高高举着。

这也是定制的,反正姓什么就换个字就完事。

头前还有两位大明派出的侍女,打着两盏大红灯笼领路,这是侍者举烛于前,或者火把也行~

正准备出门迎亲,朱元璋就见毛骧急匆匆的朝这边跑来。

朱元璋笑着朝着毛骧那边无声的做了个滚的嘴型。

毛骧猛地一掉头,再见,打扰了。

莫要扰了兴致。

新郎官骑着马,在大明城的道路上走着,随行一路是敲敲打打,还有人捧着一只雁,这玩意好在也有养殖的,没人往野生的那边想去,虽然它真的就是大明野生抓过来的,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还得常常在景区上班。

游客对于在景区结婚,倒也没有觉得被怎么影响,反倒是凑着热闹,有小孩子追着队伍拿糖吃,当然,更多要糖的是大人。

现代迎亲哪有这热闹看嘛,一溜的婚车过去而已。

此时这样穿街过桥的,一路收获着祝福,分享着新婚的喜悦,倒是更有味道了。

“真不结婚啊?这匈奴打完了还有一大堆敌人呢,到时你来句地球未收,何以家为,你姑不得气坏咯?”

李景隆和霍去病吃着分到的糖,远远的看着接亲的队伍,今天的摄影不归李景隆,人家请了摄影团队嘞,他就不碰瓷那些大部头的摄像机了,闲下来看着热闹和霍去病聊天。

“想多了,嘶,谁家好人用话梅糖啊,酸死了!结婚,那不还早嘛,今天这新郎三十二呢,我急啥。”霍去病被酸的皱着眉头,又戳了戳身边的朱瞻基。

“你呢?孙什么的,彻底不要啦?真舍得啊?”

“吃你的糖,别问,那还能咋办,我敢要我爹就敢放白毛阁大学士咬死我。”

朱瞻基看着新郎春风满面的样子,想了想自己的小孙,唉~算了吧。

迎亲的队伍绕了整个大明城,最后到了女方家门。

在门口,女方父亲已经在中门之外等着了。

新郎官下马上前,翁婿互相行揖礼,迎亲队伍暂时在外候着。

随后是入堂中。

围观的游客好奇的问着身边的大明员工。

“不打的吗?”

“堵门呢?不是一路杀威棒打过去的吗?”

印象中最热闹的一幕并没有出现,没有什么女方亲戚拿着木棍扫把打过去。

一时间居然还有人有些小失望。

被问到的大明员工也有点纳闷,结婚还打人?什么毛病嘛:“呃……不知这打人堵门是何处习俗,反正我们那,没见过。”

“这位郎君说的是南北朝出来的习俗吧,催新妇打新郎,《酉阳杂俎》载北朝以杖打婿为戏乐,被擀面杖打死的都有,这大喜之日,有些东西,不是古的就是好的,我倒觉得这样和和美美的多好。”

同样过来凑个热闹的褚遂良扇着折扇,笑眯眯的和身旁的游客解释道。

其实从南北朝开始传下的那种陋习,在后世各朝的一些地方也常有出现,但往往是越低级的越爱玩这些,这要是哪个高门大户传出打死女婿的事,指不定得被笑多少年呢。

而现在都多少世纪了,还有裹小脑的把陋习当习俗供着。

比如闹洞房揩油女方,就常见于宋,实在绿毛龟最爱,难以理解。

景区婚礼都是各朝皇后来操持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谁也别折腾谁,规规矩矩按各朝礼制来。

整个流程,是做足了仪式感,甚至在婚礼前还有明朝人来教怎么行礼,说些什么。

包括出家门前,两边都进行了醮子醮女仪式,这也是新郎新娘人生头一回三拜自己的父母,此后自己也会有个自己的家,也会成为父母。

眼窝浅的父母当时就绷不住泪了。

提前记好的台词也不念了,临场发挥,换成对子女未来的叮嘱与期盼。

此时的新郎,还得再跪一次,并捧着两只大雁行奠雁礼。

待到侍女把大雁收下。

新郎开口道:“某受命于父,以兹嘉礼,恭听成命。”

“吾固愿从命。”

拜过岳父大人后,新娘出阁,再拜父母,启程还家。

也没有什么弟弟背着姐姐出去以免带走了家中财运的习俗,就盖着红盖头,由侍女搀扶端庄走出。

出了外边,那热闹可盛了,乐队继续吹打起来,游客继续拍照,拍新郎新娘,拍那八抬大轿,祝福声不要钱,可劲往出说。

除了白马新郎官,这轿子是最显眼的,朱元璋带过来的至少也是个国公家娶亲用的,没有那种闭塞的压迫感,还与时俱进的塞了海绵垫子。

连抬轿的都是大明的士卒,务必四平八稳走下去。

这一路稳当,是同生顺遂的开始。

路上,游客的孩子们也撒了欢了,追着轿子跑,追着新郎夸。

主家自然不排斥,甚至是欣喜的。

就和婚车路过校车幼儿园,不撒把糖都说不过去。

一路行至男方家,还得牵红,新郎和新娘同牵一条绸带,新郎迎新娘走着红毯入门。

这红毯也是自古有之,自不稀奇。

沃盥礼,挑盖巾,也是在这一步,又不像古装剧里新娘饿半天在新房里等男主醉的半死过来挑。

明朝婚礼,新郎新娘是得在席上吃饭的,要行一个同牢礼。

此时宾客在庭院席中,都是看稀罕的看着台上的新郎新娘,收到手写请帖的时候,他们也没想到自己将会参加个这样的婚礼。

原本还以为什么新花样呢,来了后倒是觉得,这红色炸弹也不错嘛。

除了两边的亲朋好友,就连景区的一些员工也蹭了席。

“朱雄英!不许偷吃!还没开席呢!”

长乐拍了下小朱同学的手,责怪道。

他俩是被主家邀请来滚新床的小孩,虽然是明制婚礼,但主家的定制请求也不能忽视嘛。

反正两小孩拍了拍兜里的红包,估算着得有个几百一千的,倒是一点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