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不出意外主动要求进行殿后,只是当各位司令们要求跟着一块殿后的时候,唐亮当即强硬的要求他们先走。
“如果你们不走,难道我在你们面前表演‘火车头去哪儿’了吗?”
只要不是当着他们的面搞事,事后怎么解释都行,或者就是装个神秘也行。
至于鬼子和伪军看到火车头消失后,将消息传开,最终传到战区司令部那儿——唐亮只需两手一摊:
“我也不知道啊。”
难道华夏这儿还有人要把唐亮绑起来灌辣椒水逼他说出原因不成?
这次突袭仅仅用了一天多时间就从太行山山区杀到新乡,虽然这一路上以平原为主,不过距离也达到了110多公里。
尽管焦作和新乡的鬼子都通过无线电台及时向鬼子主力部队发布了八路这支坦克装甲部队的行踪,但是以往鬼子主力尽出时,从来没出现过上百公里外的大后方被坦克装甲部队突袭的情况。
鬼子在新乡的驻守兵力不过1个大队而已,面对新乡火车站这儿近万大军和上百辆坦克装甲车,这些鬼子根本不敢出城反冲击。
于是新乡火车站这100多鬼子华北铁道株式会社守备队外加200多伪军就此被歼灭,只是唐亮也就分到了46个鬼子人头,加上此前殿后阻击和凿穿敌阵的杀伤,唐亮居然收获了638个鬼子人头。
考虑到鬼子要利用平汉路和刚抢通的新开铁路从邻近的淇县(今河南鹤壁)和开封运兵过来,也得要4个小时以上。
有这个时间,新乡火车站这儿近万华夏军人足够将火车站的物资搬走不少了。
只是对下一步的行动,大家有不同的见解。
“将新乡的物资带走后,我们直接南下,90多公里就能抵达黄河岸边,渡过黄河就能直接回到郑县(今河南省会郑州)。”
“不,我们应该直奔开封而去,这次围攻太行山的鬼子也有不少是第35师团的鬼子,想必开封的守备不见得比新乡更充实。”
两种意见都有道理,直接返回郑县显然风险小,大家就享受了一次博爱-新乡-郑县两日游;后者继续向开封攻击前进,一路上会碰上什么实在很难说,但如果运气好,确实能把鬼子在开封的物资给端了,造成鬼子更大的损失。
毕竟在1月初开封被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和唐亮的坦克部队联手打破开封,顺路端了鬼子扶持的河南伪省政府后,还让国内外记者好好拍了一通照片,让鬼子脸上很是难堪不说,好些押宝鬼子此战胜利的国际资本也犹豫起来。
至少鬼子原本要购买的技术转让代价一下子高了不少,美国出售的机床等精密设备价格也随之抬价,而犹太财团原计划在东四省设置犹太人专区的“河豚鱼计划”也准备搁置。
这一切让国库日渐匮乏的倭国焦急不已,为此,再度攻陷开封后,鬼子让第35师团整整一个联队驻扎开封城内外,比原先的力量强了太多。
只是随着新开铁路的抢通,鬼子开封驻军还有这么多吗?所有人都有疑问。
“反正我们有机动性优势,打不过就跑嘛。”
虽然这么看起来似乎不太好看,但是国军将败仗宣传为胜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是从开封边上溜过也算不上败仗,要粉饰起来更容易,于是所有人都不再犹豫,决定直接赌一把,在开封和鹤壁的鬼子守军还没乘坐火车赶到前,就再一次集体跑路成功,没入夜色之中。
“沿途所有驻军,一旦发现重庆军和八路军的行踪,立即上报华北派遣军司令部。”
鬼子自然知道新乡城下跑路的这上百辆战车外加近万步兵部队威胁绝对不小;然而既然靠着夜色掩护开溜,鬼子飞机又无法进行夜间侦察,那么就只能依靠依托于铁路和主要公路干线的驻军和周边汉奸的汇报来处理了。
只是不管是敌我双方都知道,一旦让战车部队飙起车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可就不好说了。
“安阳守军立即南下鹤壁,归德守军向开封开进,已经抵达新乡的部队就地防守,各自守好各自的辖区,没有得到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命令,不得擅自追击敌人。”
……
“他们往开封方向过去了?那我们立即坐军列赶去郑县。”
收到正在豫北大平原飚车的切斯特的电报,原本打算赶往太行山的苏军顾问团成员,坦克兵顾问别洛夫当即决定改变行程,同时也向在重庆的顾问团和使馆报告。
“这支部队跑得也太快了。”
作为在苏联红军中担任骑兵军官,后来又在苏联工农红军总学院(后改名伏龙芝军事学院)回炉深造过的军官,别洛夫对于给自己授过课的前沙俄白军参谋长,骑兵贵族学校出身的勃鲁西罗夫的战例讲解很感兴趣,尤其是对这位身份特殊的教官当年发动的“勃鲁西罗夫攻势”更是赞叹有加。
作为一支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兵种,自从马蹬发明之后,骑兵的地位大幅上升,到近代更是大放异彩,在拿破仑战争中,虽然火炮的作用被拿破仑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其手中的骑兵同样耀眼异常。
欧洲各大列强在近代也是极力强化骑兵的作用,毕竟骑兵的战术和战役机动性实在过于诱人,经常能用其机动性打出一些奇迹般的突袭。
在沙俄的近代,好些骑兵军官甚至能成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床上之宾。
因此各国在骑兵的投入上相当夸张,只是不是所有的马匹都可以当战马,近代历史上精锐骑兵的战马绝对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以沙俄为例,沙俄民间的马匹储备超过了八位数,沙俄骑兵却常年只有几万人,它还要进口大量马匹。
只是从倭俄战争开始,铁丝网加上重机枪仿佛就成为骑兵不可逾越的天堑,这让原本被称为军队中的贵族的骑兵地位一落千丈。
虽然在侦察和追击上,骑兵的作用还不可或缺,但是正面作战已然不适合骑兵发挥;而骑兵高昂的维持成本,也让人无比肉疼。
此前被枪毙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苏联工农红军总学院中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只是别洛夫始终觉得这个理论似乎是从勃鲁西罗夫老师的战例中做的引申;此外,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打算以骑兵和坦克装甲兵混编作战,让别洛夫总觉得有点不对。
然而别洛夫并不敢像学长朱可夫那样,直接对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骑兵和坦克装甲兵混编理论提出了质疑。
压着心头的疑问,他虽然被派往华夏战场担任坦克兵顾问,不过这儿因为公路铁路设施落后,骑兵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别洛夫也兼职做了骑兵的顾问,所以别洛夫的任务本就是为国军的骑兵部队进行训练,尤其是为编入张自忠将军第33集团军的骑兵第13旅进行训练。
此外也经常去国军的坦克兵团进行指导。
对此,别洛夫只能无奈的表示:
“虽然这儿太落后了,不过自己所学毕竟还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