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怎么越打越多了?”
“情况不妙,大家赶紧通知大部队后撤。”
原本唐亮带着坦克总队主力赶往东边增援时,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鬼子来的兵力似乎并不多,大约4000多人的样子,以坦克总队自己的实力外加“装甲骑兵”即便无法吃掉对手,起码也能轻松拦截。
然而当夜幕降临后,唐亮却发现对面鬼子射来的炮弹越来越多,而鬼子步兵更是死了一波来一波,无穷无尽的感觉。
这显然是鬼子来了援军。
只是这鬼子未免来的有点多了吧?
“总部首长要求我们弄清到底鬼子来了多少?”
“太多了,无边无际,起码上万。”
得到这个消息后,原本正在围攻焦作的第一战区各军顿时有些犹豫了。
“要不要再坚持一下?焦作也快拿下来了。”
“鬼子主力距离这儿不过15公里,如果我们不赶紧撤,真被鬼子咬上了,我们损失小不了。”
“不甘心啊。”
“撤吧。”
尽管此次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出动兵力超过8万人,加上八路军兵力超过9万,但是鬼子战力毕竟更强,如果鬼子兵力超过1万多人,甚至更多的话,在这大平原上一边顶着鬼子飞机轰炸,一边扛着鬼子进攻,只怕大家好不容易补充的兵力也会损失不小。
“这次出击我们满打满算也就打了3天多,就这么后撤,只怕军委会那边不会轻易同意的。”
“军委会远在重庆,他们懂什么,听我命令,全军交替撤出焦作,立即后撤;八路军的战车部队负责殿后,务必保证各部成功撤离。”
就在此时,一份电报送了过来。
“战区炮兵团主力抵达博爱县。”
“他们才到博爱县啊,赶紧撤吧,一定要保护好这个炮兵团,别让第9兵团在南昌的事重演了。”
对于此次第一战区直属炮兵团动作的迟缓,国军将领们普遍不满;虽然这个炮兵团的运动时间并不比其他时候更慢,但是还是那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坦克总队在一旁做对比,实在让人很难不嫌弃这个炮兵团来。
“每次都是最晚赶上来,最早撤离。”
“看来我们还是得多配备迫击炮了。”
迫击炮便于携带,基本上步兵部队能推进到哪儿,迫击炮就能跟着赶到哪儿,不会明显拖步兵运动的后腿,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迫击炮炮弹初速低,造成击穿敌人的土木工事都费劲,更别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事了。
换句话说,迫击炮用于野战和防御阶段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于攻坚就比较尴尬了。
所以配置能打能跑的战车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大家也知道这是做梦而已。
目前国军就只有杜广亭手中有一个战车兵团,真正是郑三发子的心头肉;然而那个战车兵团的炮战车数量上比起八路这支战车部队少得多不说,炮管子也细太多了——尤其是卫立煌,自然是知道杜广亭那支战车部队炮管子只有45毫米,这玩意甚至连八路战车部队中炮管子最细的【瓦伦丁坦克】都比不上。
不过八路毕竟是归于第二战区所管辖,加上卫司令跟八路军关系不错,将八路这支战车部队算入第二战区战力也未尝不可,就算不是100%算入,算入50%呢?
“既然红军之父坚持战车部队用于殿后也是相当不错,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
“我们又有一艘新的驱逐舰正式下水了,估计再有大半年时间便可完成舾装入役?”
“哦,是哪一级的巡洋舰?”
“不是巡洋舰,是阳炎‘雪风号’驱逐舰。”
“原来是这种‘水雷屋’的小家伙,我还以为是新的重巡洋舰下水呢。”
“我们的【‘最上级’轻巡洋舰】完成所有155毫米炮塔更换为203毫米炮塔的工作了吗?”
“预计1个月内就能全部完成更换了;可惜陆军那帮家伙占用了太多预算,否则我们既然已经不续签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何不多造几艘重巡洋舰和超级战列舰呢?”
海相米内光政对海军省次官山本五十六的抱怨感同身受,自从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倭国海军得到的预算基本就停滞不动了,而同一时期,陆军得到的军费却是节节高,这就让倭国海军上下极为不满。
——不管是甲午战争,还是倭俄战争,胜负手都是海军打出来的,倭国是海洋岛国,怎么能让陆军军费超过海军呢?看看英国都是怎么干的?
就连地理优势无比明显的美国,从南北战争结束后,投入海军的军费就迅速超过了陆军军费,而美国“大白舰队”的全球巡游,可是极大的“伤害”了倭国的感情。
要知道倭国的首都东京就在大海边上,绝大部分重要城市也都在海边,一旦海军跟不上美国的扩军步伐,就很可能再度出现“黑船来袭”的事件,届时海军上下都将是倭国的罪人。
“陆军那帮家伙现在在大力鼓吹南昌会战的胜利,要求进一步加大在华夏的兵力投入,如此一来势必要增加更多陆军预算,如此一来我们哪还有预算扩充海军,实现对美7成?”
对美7成的算法,是沿袭当年对马海战前的测算;在倭国发动倭俄战争前,倭国认为只要能达到对沙俄主力舰7成的吨位,便能击败沙俄舰队。
后来对马海战的胜利则进一步强化了倭国海军对这一理论的崇拜,至30年代,这个理论更是被尊为圭臬,不容有反对意见。
然而英国提出,美国同意,最终各个海军强国坐下来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让“海军假日”中的倭国被限定吨位只有美国的6成,根本就达不到对美7成的要求,因此这事一直让倭国海军所诟病。
为了想方设法达到对美七成,倭国海军干脆搞了个瞒天过海的玩法——既然条约中限定轻巡洋舰的标准是装备不超过155毫米口径的舰炮,那么就让【‘最上级’】以8500吨排水量的轻巡洋舰名义建造,安装5座155毫米三联装炮塔。
但该炮塔单重与203毫米双联装炮塔相当,一旦条约失效,可随时更换为203毫米主炮,成为重巡洋舰,加上偷偷摸摸上报的明显压低的排水量,这一级的巡洋舰一旦更换炮塔和其他内在弹药和防护后,吨位将超到吨。
尽管如此,倭国海军还是深感不足,尤其是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过的山本五十六,对于美国的工业实力实在是忧心忡忡。
“倭国与美国作战绝无长久作战之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