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邦耀着实是想多了!
别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宋王府参与了西进集团的骗局,就算查到了,李邦华也不会追究,他甚至在思考如何结案了。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宋王殿下对李邦华有救命之恩。
去年闯贼兵临城下的时候,李邦华因为提议迁都和送太子去应天,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受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授意,对其进行猛烈弹劾。
当时李邦华差点被罢官免职,眼看着闯贼临近,李邦华束手无策,已经做好赴国难的准备。
结果大明突然就多了个宋王殿下,一下子就把闯贼赶走,救下了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
李邦华平日里和宋王殿下的交集不多,但是他打心底感谢宋王,不仅仅是因为宋王救了他的命,更是因为宋王救了大明的命。
李邦华不愿意深究宋王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西进集团的骗局对普通人的影响不大。
且不要说西进集团不接受普通人的投资,就算接受,那么贵的股票,普通人哪里买得起?
同时李邦华还非常讨厌以周奎为首的大明权贵,吝啬短视、鼠目寸光、为富不仁。
但凡他们当初响应皇帝陛下的号召,大明也不至于被一伙流寇围了京师,宋王未必有机会入住大明。
所以他们现在的遭遇,都是报应。
宋王殿下把大明的权贵骗到破产,这是李邦华乐意看到的事情。
钱财留在权贵的手里,要不存在地窖里生霉,要不用来奢靡享受,要不用来掠夺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但是钱财在宋王的手里,那可就不一样了。
它们会变成工厂,变成武器,变成远洋货轮,为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它们还会变成大明普通百姓的工钱,变成小孩子们的教育费用……
这一年来,宋王给大明带来的改变,实在是太大,把日落西山的大明帝国治理得蒸蒸日上。
这些事情,李邦华都看在眼里,很多人都看在眼里。
李邦华觉得,钱财在宋王手,比在权贵的手中有用得多。
即便西进集团骗局是宋王殿下的手笔,李邦华也觉得这是在劫富济贫。
而且还不是那种抢劫富人,把钱财分给穷人的劫富济贫,宋王殿下是真的在给老百姓寻活路,给老百姓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尽管李邦华已经打定主意不牵扯宋王府,但是眼睁睁看着老友兼同事施邦曜被带走,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施邦耀还是要保的,他为人虽然古板,还不太理解宋王的所作所为,但是他的确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忠臣。
一念及此,李邦华给宋王府下了拜帖,准备找赵赢求情。
结果宋王府很快回话,宋王殿下被崇祯皇帝召进宫,明日才有空闲。
李邦华原本打算明日再去找宋王,但是想到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恐怖,他怕施邦耀撑不过今晚。
算了,人最好还是不要在北镇抚司过夜吧!
于是李邦华向宫中递了条子,请求面圣。
有些事情,当着崇祯皇帝的面谈,效果更好也说不定。
就在李邦华准备进宫面圣的时候,赵赢正在和崇祯皇帝聊天。
“嘉定侯现在天天找你母后,你知道,你后母这个人耳根子软,心更软。”
“她的娘家周家欠了这么多钱,她也愁得茶饭不思。”
“我和她结发这么多年,见她这样,也心里也难受得紧。”
崇祯皇帝揉着脑袋,询问自家女婿接下来的计划:“驸马,西进集团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善后?”
赵赢没有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父皇,你觉得朝廷还要不要推进西进计划?”
“西洋确实有很多财富。”
崇祯皇帝思索一阵,答道:“坊间传言,永乐年间成祖爷派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其实那都是文官的污蔑和愚夫愚妇的妄自猜测。”
“成祖爷派三宝太监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给大明挣钱。”
“当初成祖爷对外三征漠北,扫平安南,对内兴修水利、翻修城池、重整长城。”
“这些事情,都是耗费极大的工程,仅凭大明当时的国入,根本支撑不起来。”
“这些事情的花费,其实都是从西洋带回来的。”
“朕查阅过自大明开国以来,皇室内帑的收支情况,成祖爷能持续对外用兵,对内大兴土木,全都赖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功。”
讲完永乐年间的旧事,崇祯皇帝喟然一叹,道:“朕登基之初,为了增加国入,也想过重下西洋。”
“但是彼时朝廷既无可用水师,更无先进战舰,此事也只能作罢。”
“更何况,当时海洋已经不属于大明了,大明虽然还有海上贸易,但是都潜藏在暗处,不归朝廷管辖。”
“如今大明在你的带领下重塑海权,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把海上贸易收归朝廷。”
崇祯皇帝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赵赢只能报以尴尬的微笑,毕竟他当初在吕宋称王称霸的时候,抢了不少大明的生意,比如说盐、铁。
吕宋还没有做大的时候,崇祯皇帝每年至少还能收到一笔盐税。
等吕宋垄断大明的盐业之后,崇祯皇帝连盐税都收不到了。
盐税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在中央王朝实施,崇祯朝连盐税都收不上来,赵赢绝对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不止盐税,吕宋还把大明的关税也给收了,当然,在吕宋没有做大之前,大明的关税一直是郑芝龙在收。
反正大明又不收嘛!
大明之所以财政困难,少不了赵赢、郑芝龙这类人的推波助澜,当然最大的罪人还是士绅集团。
他们不交关税、商税也就算了,他们连田税都不想交。
当真是不当人子。
听完崇祯皇帝的分析,赵赢觉得自家老丈人还是有些东西的,只是现在大明的皇位束缚太多,让他放不开手脚施政。
待崇祯皇帝说完,赵赢借口道:“所以,父皇的意思是,大明还是要出海,要去西洋赚取更多的财富。”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对,若是我们只看着大明的一亩三分地,大明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重蹈覆辙。”
“三百年兴衰,是历朝历代都逃不过去的魔咒,大明想要打破这个魔咒,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以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