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沈清楠主仆二人就出现在了这禹州最有名的庵堂——庆全庵外。
其他人都没有跟过来。
毕竟,这庆全庵最大的规矩就是,
只能女子入内,男子禁足。
来到这里,正是清晨,庵外已是人声鼎沸。
算卦的、卖香火的,已经摆开了摊面。
一些大姑娘、小媳妇的,也是挎着篮子,
早到的在呼朋引伴,相互问候着,
路上的也都相携而行的多,
都往着庵堂大门这边过来,
时不时地还停下脚步,
补充一些自己还没有备齐的装备。
沈清楠也是看到了一个卖花的小摊,
踱步过去,蹲在了摊前。
摊主是个看上去只有几岁的小姑娘,
花也不过是山里常见的野花,
但却被修剪组合成一束束的,
整齐摆放在摊上,还挺别致的。
沈清楠伸手拿起一束,凑上去闻了一下,
有股子花香,浸人心脾。
小姑娘天真的大眼睛望着沈清楠。
这位姐姐长得好漂亮,人花相印衬,
煞是好看。
“这位姐姐,这花是我很早就在山里摘的,
特别新鲜,奉在佛前,
佛祖是最喜欢的。”
“哦,你如何知道这是佛祖最喜欢的?”
小姑娘伶牙俐齿,说话也是童声童气,
让人不自觉很是信服。
“我当然知道,我是在这庵堂附近长大的,
奉在佛前的花,都能开好久都不败的。”
“真的吗?”
“真的,姐姐可买一束试试。”
“那我倒是真的要试一下了,
如果真如你所说,
那我可是要买上许多。”
小姑娘一听沈清楠可能会买上许多,
脸上的笑容更盛:
“姐姐放心,庵堂之处,
不能打妄语,我不会骗姐姐的。”
沈清楠拿了一束,让玉竹给了钱,
并没有大方地多给。
在庵堂外又看了其他摊子,
这才缓步进入庵堂。
尚朝也是佛教非常盛行,
这庵堂因是尼姑修行之所,
非女子不得入内,
礼教森严的尚朝,反而成为女子们礼佛的常去之处。
庵内也是香火缭绕,处处都是人。
尼姑们穿行其中,莫名让人心下宁静。
沈清楠花了些时间,把这庵堂走了个遍。
这庵堂里的供奉和其他寺庙差不多,
都是供奉的如来佛祖、弥勒佛祖和观世音菩萨等。
不太一样的是,这里的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
香火比其他更盛。
这也属平常,女子嘛,和男子所图,
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逃不过三样:
婚姻,子女,以及子女的前程。
沈清楠慢慢行来,入乡随俗地拜佛、烧香、磕头。
再一个个佛像看过去。
这个时代的雕像技艺已经很好了,
佛像个个栩栩如生,宝相庄严。
玉竹也跟着一个个地拜,
只是在沈清楠拜送子娘娘时,
玉竹红着脸,小声提醒沈清楠:
“小姐,这个,也要拜吗?”
沈清楠笑笑,来都来了,拜呗,
有事说事,没事也交流一下。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万一佛祖不在家怎么办。
说得玉竹深以为然,一个个佛祖挨着拜过去。
沈清楠但笑不语,这庵堂挺大,
后面还有一排排的房子,看上去是尼姑和居士的住所。
见玉竹拜得差不多了,沈清楠让玉竹拿了一锭五两的银子:
“捐点香油钱吧。”
这也太多了些吧,不过是个庵堂,
小姐出手也太大方了:
“会不会太多了些,小姐?”
这才哪到哪啊,这可是敲门砖,
沈清楠没有多说,只催促玉竹去捐。
自己则在庵堂提供的长凳上坐着休息。
远看着玉竹在捐功德那里拿出银票。
接过银票的尼姑看到银票上的数目都愣了一下,
跟玉竹说了些什么,玉竹遥指了一下沈清楠这里的方向。
尼姑并没有立刻登记下来,而是请玉竹稍候,
自己则穿过大殿往里面走去。
过了一会儿,尼姑出来了,
又和玉竹低语了几句,
玉竹便带着这尼姑过来沈清楠处了:
“这便是我家小姐了。”
那尼姑向沈清楠唱了个诺,随后说道:
“施主,贫尼澄清,
可否移步,庵主有请。”
沈清楠微笑回答:
“怎敢扰了庵主静修。”
“施主哪里话,今日施主前来,
自是与庵主有缘。
庵主说,备下一壶清茶,
与施主共饮。”
“这……恭敬不如从命,有劳师父了。”
沈清楠站起身来,与澄清做了个请的手势。
澄清再行一礼,给沈清楠指示前往的方向。
跟在澄清的身后,玉竹忍不住低声问沈清楠:
“小姐,这五两银子换一壶茶,
有些亏了。”
这小财迷,怕是与段小舟处得久了,
精打细算成这样:
“这不过是敲门砖而已。”
沈清楠也低声回了一句,
两人说话时稍微离得澄清远了一些,
不好让澄清听见。
说完,沈清楠轻捏了一下玉竹的手,
表示别再讨论了,紧紧跟上便是。
玉竹见沈清楠说五两拿来敲门,
想是小姐心里有些什么成算,
虽然觉得如何算都算不过,
也不再多言,只是跟在后面一起往后殿方向走去。
来到一间比之其他住所更加雅致的所在,
沈清楠就确定,这就是庵主的主所了,
咱在现代也是去过不少寺庙的人了,
信息又发达得很,那些个住持的一应用度,
比之普通僧人可是高规格得多,
这尚朝,也是不能免俗。
沈清楠心里偷笑,一看这装修,
接下来的事情,想必也是更加顺利了。
跟着澄清进门,一个精美的静修室就出现在了面前,
沈清楠面带微笑,率先开口:
“打扰庵主修行了。”
那对面榻上,正坐着一位慈眉慈目的老尼,
正是这庆全庵的庵主弗言。
见澄清领着沈清楠两人进来,
起身唱诺:
“贫尼法号弗言,乃是这庆全庵的庵主。
施主大义,为敝庵添了不少香油钱,
澄清来报与贫尼,贫尼满心感激,
特邀施主到此,谬表谢意。”
“庵主客气了,信女一向礼佛,
今日见到这庵堂一派祥和,
让信女心里有了些感悟,
这才略捐了些。”
沈清楠也双手合十,态度十分虔诚,
一副多年老香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