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宇文东方之双龙镇 > 第152章 东方显微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重生之前,龙飞曾对面包有着深深的喜爱。那松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每一口都仿佛是味蕾的一场盛宴。然而,重生之后,变成东方的他,内心一直怀揣着对面包的渴望,却始终未能得偿所愿。

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东方走遍了双龙镇和云鸟城的很多地方,满心期待能够寻找到那熟悉的面包的身影。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打破了他的幻想,这里根本没有面包这种食品。馒头,倒是随处可见,可那味道和做法却与地球上的如出一辙,带着令人难以忍受的酸味。

东方也曾想过,若直接把发好做馒头的面团烤成面包,或许能解一时之馋。但他深知,这样做出来的“面包”必然不会好吃。因为要想品尝到真正美味的面包,关键在于先要培养出优质的面包酵母。

在这神秘的东升大世界中,东方坚信一定能够找到面包酵母的踪迹。毕竟,这里有酒在售卖,而酒的生产过程中后期,酵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些在酒中发挥作用的酵母,是完全可以用来制作面包的。所以,要想满足自己对面包的渴望,就得先从酒糟中分离出面包酵母,并将其培养成纯净的菌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馒头之所以带有酸味,正是因为发酵的菌是让面团自然发酵产生的。虽然其中也有酵母在发挥作用,但微生物的种类繁杂不纯,混杂着大量的产酸菌。这就导致了在发酵过程中,酸味不可避免地产生。

倘若能够成功分离出纯净的酵母菌种,让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便能有效地减少酸味的生成,从而大大提升馒头的口感。

然而,酵母菌是极其微小的存在,肉眼根本无法看见。要想将它们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必须借助显微镜这一强大的工具。因此,摆在东方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弄出一台显微镜来。

这并非易事,对于身处这个世界的东方来说,显微镜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他需要从零开始,探索制作显微镜的方法和材料。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每一次尝试都可能面临失败。

东方整日沉浸在对显微镜的思考中,他翻阅着能找到的一切书籍,向每一个可能知晓相关知识的人请教。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显微镜的模样,想象着通过它看到那微小而神奇的酵母菌世界。

东方深知,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其构造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精妙的科学原理。它主要是由目镜、物镜、调焦装置、压片夹、通光孔、反光镜、载物台以及镜座等部分组成。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心中的构想,东方全神贯注地画出了光学显微镜的构成示意图。在这张示意图中,每一个部件都被他精心描绘,标注得清晰明了。对于其他的部件,东方经过一番思考和研究,觉得获取或制作起来相对较为容易。然而,目镜和物镜却成为了整个显微镜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因为它们需要特定的凸透镜,并且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在光学原理中,物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它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当物体置于物镜前时,通过复杂而精妙的光学作用,物体会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则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这个由物镜生成的实像,会再次通过目镜,最终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此一来,经过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以倒立放大的虚像呈现,从而让人能够观察到肉眼难以直接察觉的微小细节。

反光镜在整个显微镜系统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反射光线,从而照亮被观察的物体,确保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目标。反光镜一般设有两个反射面,其中一个是平面镜,通常在光线较为强烈的环境中使用,以避免光线过强影响观察效果;另一个则是凹面镜,当光线较弱时,它能够有效地汇聚光线,增强照明效果,为观察提供良好的条件。

为了实现制作显微镜的目标,东方经过深思熟虑,直接找到了白飞飞。他诚恳地向白飞飞阐述了自己的需求,希望她能够帮忙制作一些直径为两厘米,但厚度不同的凸透镜。东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他详细地向白飞飞解释着这些凸透镜对于显微镜制作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厚度可能带来的效果。

白飞飞望着东方那坚定而充满热情的目光,感受到了他内心对于这个项目的执着和决心。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答应了东方的请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飞飞全身心地投入到凸透镜的制作之中。她精心挑选着材料,运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对每一块材料进行细致的打磨和加工。每一次的测量,每一次的调整,都饱含着她的专注和用心。

而东方,在等待的过程中也没有闲着。他不断地完善着显微镜的设计方案,思考着如何将这些凸透镜更好地组合和安装,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他的脑海中反复模拟着显微镜组装完成后的样子,想象着通过它看到那神秘而微小的世界。

白飞飞毫不犹豫地按照东方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凸透镜的制作之中。她的工作间里,各种工具摆放整齐,材料罗列有序。每一块原材料在她手中,都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经过精心的打磨、雕琢,逐渐呈现出凸透镜的雏形。

白飞飞全神贯注,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得擦拭。她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东方的承诺,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终于,她不负东方的期望,成功地为东方制作出了多种不同厚度的凸透镜。这些凸透镜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折射着光芒。

东方收到这一批凸透镜后,兴奋不已,立刻投入到挑选和组合的工作中。他将这些凸透镜逐一拿起,对着光线仔细观察,不断尝试着不同的组合。经过无数次的比较和试验,东方最终选择出了一组他认为比较好的组合。凭借着经验和粗略的估计,他觉得这组组合能够将物体放大约 200 倍。

与此同时,乔中环也在为显微镜的其他部件忙碌着。他依照东方给出的详细图纸和要求,精心挑选着合适的材料,运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将一个个部件逐渐打造出来。这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每一个尺寸、每一个角度都需要精准无误。

乔中环耗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调整,终于把东方所需要的其他部件准备齐全。当他将这些部件交到东方手中时,脸上露出了欣慰而疲惫的笑容。

东方接过这些部件,迫不及待地开始装配显微镜。他的双手灵活地操作着,将一个个部件准确无误地安装到位。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东方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成功的渴望,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终于勉强装配出了一个简单的光学显微镜。

这一刻,东方激动万分,仿佛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奇迹。他迅速拿来一长条形的玻璃片,毫不犹豫地用针在自己的手指头刺了一个小口。殷红的鲜血涌出,他小心翼翼地滴了一点血在玻璃上,接着又滴上一滴冷开水。随后,他用纸轻轻把玻璃上多余的水份吸走,动作轻柔而专注。

东方怀着忐忑而期待的心情,把玻璃片放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然后凑近目镜,开始观察。然而,起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落和疑惑。但他没有放弃,不断调整着焦距和角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东方一直折腾了一个时辰。就在他几乎要感到绝望的时候,突然,目镜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影像。他心头一震,继续微调着,终于,清晰而放大的血液细胞呈现在他的眼前。

那一刻,东方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激动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成功了!在这东升大世界中,他创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东方为其命名为“东方显微镜”,这个名字承载着他的努力、智慧和梦想。

拥有了东方显微镜这一伟大的发明,东方满怀激情地在东方研究室组建了一个生物研究团队。为了挑选出合适的成员,东方可谓是煞费苦心。经过层层筛选,他最终选定了五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五名年轻人个个生龙活虎,不仅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神力出众,具备看清比较细小东西的非凡能力。

在团队组建完成后,东方立刻投入到对他们的培训之中。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东方站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神情专注而认真。他手中拿着一支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个生物学术语和概念。

东方耐心地给这五名年轻人讲解着一些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当提到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时,对于植物和动物,他们凭借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很容易就接受和理解了。然而,一说到微生物,他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迷茫和困惑的神情,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

当东方进一步阐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这一观点时,他们更是瞪大了眼睛,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不解。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奇谈怪论,一时难以消化。

东方深知,这些全新的、深奥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让他们完全接受和领悟。他明白,实践出真知,于是果断地安排他们进行试验。

研究室里,摆放着一台崭新的显微镜,旁边放置着各种植物和动物的样本。东方要求他们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结构,并认真做好记录。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观察结果,他还要求他们把观察到的东西用画笔描绘下来。

在这五名年轻人当中,有一个名叫刘一多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不仅观察得仔细认真,记录也做得详尽准确,而且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中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东方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果断地任命刘一多为生物组长。

与此同时,东方让乔中环密切关注刘一多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提出的各种要求和反馈。乔中环深知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他时刻跟在刘一多身边,仔细倾听他的每一句意见和建议。

根据刘一多提出的显微镜在使用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乔中环回到工作间,开始对显微镜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他仔细研究每一个部件,调整着焦距的精度,优化着镜片的质量,力求让显微镜的性能更加出色,为研究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东方对团队的管理井井有条,他特意让刘一多每五天对五个人的试验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在总结的日子里,研究室里弥漫着严肃而专注的气氛。刘一多会将每个人的观察记录仔细梳理,分析其中的成果与不足。他站在众人面前,条理清晰地讲述着过去五天的工作进展,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当前的研究情况,精心分配下一个五天的研究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五个人对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愈发着迷,他们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胞的结构,每一种微生物的形态,都成为了他们探索的焦点。起初对东方所提及的微生物概念持怀疑态度的他们,在不断的观察和实践中,逐渐改变了看法。

那些曾经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小生物,如今在他们眼中展现出了神奇而复杂的一面。他们开始认可东方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意识到这个看不见的世界里隐藏着无数的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