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121章 有钱人都爱收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才把手续办好,一位块头高大的男人风风火火走进,老远就说道:“哎呀,建川,实在抱歉,下午的会走不了,让你久等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声如洪钟,一看就是豪爽的人。

董建川介绍:“老徐你还客气什么,来,我介绍一下,这是我小兄弟王景行。景行,这是老徐,徐卫民董事长。”

王景行起身打招呼:“徐总好。”

徐卫民笑着伸出右手,用力和王景行握了握手,说道:“王总年轻有为啊,我听董总提起过你好几次了,怎么样,房子还满意吗?”

王景行说道:“房子非常好,谢谢徐总给我打折。”

徐卫民一挥手,笑道:“那你要谢谢董总,他也是我们公司的股东,那个折扣本来是股东才有的,董总说把他的名额让给你。”

王景行也猜到这应该是董建川把自己的权益让给自己,要不然关系再好也打不了那么大的折扣,笑道:“那我先以茶代酒敬俩位一杯,晚上我做东,请两位大哥吃饭。”

董建川:“那行,金陵你还不太熟,晚上我来安排,算是庆祝你落户金陵,以后和老哥就可以经常聚了,正好我和老徐也有一段时间没见。”

徐卫民见董建川这么说,便也说道:“行,我这刚好还有两瓶好酒,晚上干掉它。”

董建川笑道:“我知道你办公室不仅好酒多,古董也多。”

徐卫民摆摆手:“我就俩爱好,好酒和古玩。对了,小王,听老董说你准备在金陵开古玩店?这么年轻开古玩店的可很少见啊。”

王景行也不好意思了:“主要是学习,想多上上手。”

徐卫民之前听董建川夸过王景行,不过还是不太相信一个年轻人能有多厉害。

便想试试王景行的成色:“那刚好,我办公室摆了一些古玩,你给掌掌眼。”

王景行之前已经观察过,除了墙上挂的王时敏的山水图,博古架上的几乎都是瓷器。

还好是瓷器,其他古董王景行还真不行,但在透视开挂下鉴定瓷器基本是没问题的。

王景行想着在金陵立足,也是需要积累人脉,便不再客气,说道:“掌眼不敢当,许总带我学习学习。”

说完三人起身走到博古架前。

王景行也不上手,说道:“徐总,您对康雍乾三朝的官窑精品瓷器情有独钟啊。”

徐卫民心里微微一怔,看王景行还没上手就能准确判断瓷器年代,确实是水平不低,说道:“玩收藏嘛,要么不玩,要么就得是精品。”

指纹开锁,徐卫民取出左下角的一件青花缠枝莲纹大盘,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让王景行鉴定。

大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底“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年款,与王景行通过透视看到的胎质和气泡特征一致,说道:“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大盘,造型规整,瓷胎细密,釉质莹润,青料发色纯正,是乾隆朝的官窑精品。”

董建川看王景行娓娓道来,水平确实进步很大。

徐卫民看王景行鉴定速度极快,上手两三分钟就给出结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问道:“小王看这盘大概值多少?”

王景行:“市场行情我不如董哥清楚,不过青花缠枝莲纹有‘清廉’的寓意,此类通体白地青花装饰。”

“饰青花缠枝莲纹的瓷器自康熙朝开始至清朝末期一直都有烧制,是清代官窑瓷器中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数量大,价格相对较低,虽然是乾隆官窑精品,但价格应该在百万以内。”

徐卫民比起大拇指,说道:“果然是高手。”

收起青花缠枝莲纹盘,徐卫明又取出一件嘉靖青花花鸟纹梅瓶和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梅瓶:“再帮我看看这两件青花梅瓶。”

王景行:“这两件梅瓶都是精品,这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梅瓶瓷胎精细,胎釉结合紧密,符合康熙瓷‘紧皮亮釉’的特征,而且做工精细,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和这件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

董建川对瓷器也比较有研究:“嘉靖青花因为使用回青料,所以青花发色普遍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而浓重、鲜艳的色调。”

徐卫民再拿出一件雍正斗彩蝠云纹天球瓶。

王景行看完之后,比起大拇指:“徐总,您这可是大手笔啊。”

王景行知道徐卫民成心要考考自己,便接着说道:“清代雍正一朝,是继明成化以来的第二个斗彩高峰。工艺精湛,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色彩搭配都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这件斗彩沿用了填彩的装饰方法,但改变了明代双线平涂的局限,青花线内所用彩料,填彩准确,工整细腻,纹饰更加清逸秀丽。”

徐卫民见王景行确实有水平,取出一件豇豆红柳叶瓶,问道:“小王,麻烦帮我看看这件豇豆红釉,这件柳叶瓶我刚入手的,总感觉不太对,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

王景行早通过气泡判断这应该是清末民国时期的瓷器,便问道:“徐总是觉得哪里不太对?”

徐卫民:“精品豇豆红釉仅在康熙时期烧造过,上乘豇豆红釉色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由于原料配方的原因,雍正以后烧出来的呈色灰暗,俗称‘乳鼠皮’。”

“我这件色彩绚丽,红艳鲜明,有明显的玻璃光泽,应该是铜红釉中最名贵的郎窑红,但总感觉太完美。”

董建川上手细看之后也说道:“器、釉、质都很匀净细腻,釉汁也很厚,口沿呈旋状白线,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完全符合‘脱口垂足郎不流’的特点。”

王景行前段时间恶补理论,知道清末民国时期,官窑改制之后,大量原御窑厂的“大内高手”在仿清三朝瓷器,甚至粉彩、珐琅彩都仿得颇有神韵,钴蓝釉、茶叶末釉、窑变、青釉等也仿得很像,需要功力深厚的专家才能鉴定出来。

见徐卫民和董建川都看不出来,王景行说道:“其实顶级豇豆红并不只有康熙朝才能烧制,清末民国也有高手仿康熙豇豆红出现在古玩市场,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徐卫民一惊,问道:“你是说我这件是民国仿的?”

王景行:“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清末民初的高仿,虽然器型典雅端庄,但仔细比较,这件柳叶瓶的胎质还是没有康熙朝的细密,分量也稍微轻了一点。”

王景行指了指其中一点,说道:“最关键的还有两点,一个是釉面出现有极为细小的白色星点,你看,就在这里。”

“第二点就是柳叶瓶的上半部釉色与下半部釉色略有反差,不够协调。”

豇豆红釉层偏厚,即便是康熙时期的年代也不算太久远,普通人极难通过死亡气泡判断真伪,王景行由果推因,确定了仿品之后再寻找破绽自然容易。

经过王景行一点拨,徐、董二人仔细观察,果然如此。

徐卫民深感人不可貌相,说道:“王兄弟,你这是火眼金睛,谢谢帮我鉴定,晚上的饭一定要我安排。”

王景行:“那我就不跟徐总客气了。”

徐卫民拿出手机:“别叫徐总,叫徐哥,来来来,加一个好友,以后要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