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风呼呼地吹着,窗子被刮得呜呜作响。今日,陆家的小院子依旧静悄悄的。

要是搁在以往,林锦等人早就起身了。镇上路途遥远,赶着牛车过去差不多得半个时辰,尤其是天冷之后,雨水也多了,道路越发泥泞难行。冷风吹来,即使有车棚子挡着,那风也像是刀子一样,吹的人脸生疼。

可现下,不止陆家人还在睡梦中,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

小年将至,大家都准备安安稳稳地猫冬过年。村里出门的人越来越少,镇上更是冷清,所以陆家的小摊子早几天就关了,等到来年天气暖和些再继续。

不再摆摊后,一家人自然不再早起,想着睡个懒觉好好养养精神,每天都要睡到太阳高高升起才肯起来。

这段时间的摆摊生活挣了差不多 3 两银子,短短两个月能有这样的收入,陆家人自是高兴得很,不过每日早出晚归,着实累得够呛。

“吱呀”,寂静的院落中骤然响起开门声,随后一道修长的身影出现在院落中。

那身影站在房门口,身上穿着一件绣着几朵祥云的夹袄子。

蹦跳着来到院子中央,舒展身子大大地伸了个懒腰,又仰起头深深地吸了口气。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庞素白如玉,随着抿起的唇角,两个小梨涡在嘴角两侧若隐若现,原来是溪哥儿。

自从林锦在鸡窝里捡到第一个蛋以后,陆家鸡圈里下蛋的鸡就越来越多。

每天清晨,都能捡到几颗蛋,多的时候能有十几个,少的时候也有五六个。

溪哥儿当时正在教莲哥儿算术,没捡到第一颗蛋,心里还有点小较劲。这不,他也不再睡懒觉了,每天早早地就去鸡窝里摸一摸。

第一次捡到的鸡蛋已经被蒸着吃完了,后面溪哥儿捡到的,除了一家人每天要吃的,其他的全都放在了文秋早就准备好的大陶罐里。

这几日,那陶罐已经差不多要装满一半了,这下陆家是真的不用到别人家里去买鸡蛋吃了。

伸完懒腰,溪哥儿拎着自己专属的捡蛋小篮子,欢欢喜喜地去了后院。

打开栅栏,溪哥儿嘴里模仿着母鸡的咯咯声,蹲下身,眼睛转来转去,在鸡窝各处寻摸着。

这一下收获可不少,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找鸡蛋了。然而溪哥儿还是情绪高涨的扫视着每一个角落,生怕有被落下的。

等各处都找寻过了,溪哥儿这才起身,站在鸡圈里,低着头仔细数了数篮子里的蛋。

不多不少正好九个,他抿了抿唇,眼眸弯弯,心满意足的拎着小篮子回到了前院。

“阿姆,哥嬷,你们起来啦。”

“溪哥儿,早啊。”

“溪哥儿,今天又捡到几个蛋啊?”

“阿姆,今天我又捡到九个蛋呢。”

“这么多呀。陆能干,辛苦你每天起来捡鸡蛋了,今天早上的鸡蛋你想想要怎么吃,我们都听你的。”

“嘿嘿,不辛苦。”溪哥儿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那我就不客气了哦,我今天想吃荷包蛋,可不可以啊,阿姆?”

“当然可以啦。那我们今天就吃臊子面,每人加一个荷包蛋。”

文秋从陶罐里拿出四个蛋放到灶台上,把已经醒好的面,揉成细细的面条,放到已经沸腾的锅里。没过一会儿, 粉白的面条就随着沸水翻腾起来,像一条条在湖里尽情遨游的小银鱼。

文秋用筷子夹了根面条试了试硬度,觉得差不多了,用漏勺从锅里将夹生的面盛出放在一旁。又重新在洗好的锅里,起锅烧油,把蛋打了下去,高热的油带着焦香味飘了出去。

“哇喔,真的好香啊。我今天可以吃两碗面。”

正肃着脸,往锅里倒水的文秋,听到他这话忍不住调侃他。

“到时候这两碗面你吃不了,中午的肉就没有你的份了。”

“那,”溪哥儿有点犹豫了,想到中午的肉他又有点舍不得。

“那我就多吃一点点,可不可以?”

“那当然可以啊。”文秋哈哈笑出声。自家这小哥儿咋就那么认真呢,别人说啥他都信。

又被笑了的溪哥儿,挠挠头想不明白他说了什么好笑的吗?

不过不要紧,早上能多吃,中午有的吃就行。见自家阿姆和哥嬷都笑得很开心,也嘿嘿嘿的跟着笑起来。

他们今天虽然起得晚,但不是真的没有事情要做。马上小年了,他们得去买些做腊八粥的材料。

在北方农村里,小年喝腊八粥是一项雷打不动的习俗。

无论家境如何,哪怕穷得揭不开锅,腊八粥也是一定要做的。

虽说叫做腊八粥,可对于做粥的材料要求其实没那么严苛。

家里条件好些的,会备好八种甚至十二种材料。而家里条件要是稍差些,只用一两种材料来做也行。

以前陆家比较艰难的时候,他家就曾做过只加了赤小豆的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来招待小年来串门的客人的,要多备着些。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村里人就不再窝在家里了。

大家会到相熟的人家去坐坐,忙碌了一整年,平日里碰面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也就过年这段时间能得空,大家也都喜欢趁着这难得的空闲时间,和二三好友聚在一起唠唠家常。

孩子们也从家里被放了出来,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在村里到处疯跑,相约着去各家各户尝尝人家家里的腊八粥。

在村子里,大人们一点也不用担心的。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些来串门的孩子们,来的越多证明家里人缘越好,做的吃食也受欢迎。

小孩子是最知道哪家做的好吃,哪家做的不好吃的。要是有人家里,年年都有成群结队的小孩上门,那可把家里的主人给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