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婚纱这么金贵吗?还专门要有个箱子放?我得好好看看。”
魏桂娟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箱子。
看到箱子里面的婚纱是白色的,魏桂娟看着婚纱有些愣住了。
“这,这怎么是白的呀?哪有人结婚穿白色的呀?一点都不喜庆。”
然后,魏桂娟又拿出了头纱问孟建林,“这个是穿在哪儿的?这么透,穿在身上不可能吧?”
孟建林想象了一下,人差点没晕过去,然后有些无奈的把头纱放在了魏桂娟的头上说:“媳妇儿,这个是头纱,是戴在头上的,你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魏桂娟见孟建林要把那个白色的东西戴到自己头上,连忙要拿下来,着急的说:“哎呀,这怎么行,家里又没有人去世,怎么能把白色的东西戴在头上?”
孟建林听到魏桂娟这么说,瞬间有些无语。
不过他也意识到,的确,按照现在的习俗,婚纱还真不符合大众的审美。
想到这里,孟建林真觉得,上一世这个时期就敢把婚纱穿在婚礼现场的人,真的是胆子太大了,没被家人打断腿,也算是家人对她过于宠爱了。
孟建林无奈的拿起了魏桂娟放在桌子上的小镜子说:“你看,这个白色和那个白色的不一样,这个戴上可好看了。”
魏桂娟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她可真没觉得这个头纱哪好看,甚至婚纱魏桂娟也没觉得很好看,直到孟建林把婚纱拿出来以后,魏桂娟才意识,到这个婚纱真的太好看了。
主要是裙摆也太华丽了。
本来魏桂娟还有些嫌弃婚纱的颜色,但是拿出来以后,这个婚纱直接好看了好几倍。
魏桂娟之前对婚纱一直没兴趣,而且看起来好像不太喜欢的样子,孟建林心也有些打鼓。
心里想着,早知道白色的婚纱,魏桂娟这么不喜欢,自己当时不如找时间,找人专门定做一条,红色或者粉色的婚纱了。
也不是不能做,只不过现在还是白色婚纱比较多。其他颜色的需要专门定制。
孟建林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这个白色的婚纱就是好看,他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魏桂娟肯定很适合。
可他忘了,这个年代的人,很多思想和后世的思想相差很多。
哪怕到了后世,在头上戴白色的东西,还是会被有些老人嫌弃说晦气。更何况是这个年代了。
孟建林觉得还是自己想的不够全面。
直到自己把婚纱拿出来之后,全部的裙子显露在魏桂娟眼前,孟建林才从魏桂娟眼中,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惊艳。
幸好,好像自己媳妇现在挺满意的。
看到魏桂娟欣喜期待的表情,孟建林提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媳妇儿,要不你现在试试好不好看?我觉得应该很适合你。”
魏桂娟看了看婚纱,然后又看了看孟建林说:“要不你去外面等我换一下?”
孟建林却把婚纱的背面给魏桂娟看,然后说:“媳妇儿,别害羞,这个衣服的拉链在背后,你一个人不好拉,到时候我帮你,所以,你就让我在屋里吧。”
听到孟建林这么说,魏桂娟的脸有些红,刚准备换,孟建林却阻止了魏桂娟,“等会儿,等会儿媳妇儿。这屋我觉得还是有点儿冷,等我再加点儿煤火,把火烧的旺一些,等这屋再暖和点儿,你再换吧,不然再把你冻感冒了就不好。”
其实这屋里已经很暖和了,孟建林就是怕这屋凉,所以,弄这套煤炉的时候,不仅把这个煤炉弄得比普通人家更大,而且还让那些弄煤炉的人,帮自己把这屋有缝的地方都好好的又检查,并且封了一下。
但是当初弄煤炉的那些人,跟孟建林说,如果封的这么严实,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然到时候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孟建林当然也知道,所以经常会提醒魏桂娟。
孟建林这么一提醒,魏桂娟也想到了这点。
现在是冬天,虽然有些冷,但是因为屋里的煤炉一直都烧的非常的热,而且穿的衣服也厚,所以魏桂娟其实在这个冬天,基本上没有感觉到寒冷。
除了那帮小朋友来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因为人太多,屋里挤不下,会把门打开,那些小朋友坐在屋外面看,这个时候屋里有些冷,其他的时候,魏桂娟这个屋都是很暖和的。
然后,魏桂娟又仔细的看了看婚纱,这才意识到,这个婚纱,虽然看起来一层又一层的,看起来挺厚的,但是都是纱呀,根本就不保暖。
想了想,魏桂娟对孟建林说:“要不算了吧,等到天热一些再试吧,啊不对,可能要等到孩子出生,我才能试了。再过一段时间,我的肚子应该就会大了,到时候应该也穿不上了。”
魏桂娟这么说着,有些惋惜。
孟建林,却不甚在意。
是他考虑不周了,说实话,这个天气,孟建林是真的不觉得冷。
他一个大男人血气方刚的,这种天气对他来说刚刚好,甚至干会儿活儿,可能还会觉得热,需要把衣服再脱一点,所以,他之前也没注意到婚纱太薄了,魏桂娟如果换的话,可能会感冒。
“没事儿,媳妇儿,还有那么长时间呢,到时候咱们慢慢试。下次等我有空了,再买一套别的颜色的给你,你要是不喜欢这个颜色的,到时候咱们穿其他颜色的拍婚纱照也行。”
孟建林说完,就要把婚纱塞回去。
魏桂娟看到孟建林没有好好叠,就要塞回去,有些无奈的让孟建林把婚纱给自己,然后,魏桂娟仔仔细细的把婚纱放回了原来的箱子,然后对孟建林说:“对啊,说不定到时候我们拍婚纱的时候,还能抱着孩子一起拍呢。”
孟建林听到却有些不高兴:“什么呀,怎么就要和孩子一起拍?跟孩子一起拍的话,那还叫婚纱照吗?那叫全家福,咱俩拍的才叫婚纱照呢,到时候让他在旁边看着。”